李馳
摘要:每個學生都有好勝之心,關鍵是要利用好,這樣對學生的成長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多想辦法,讓學生走出自卑,樹立自信。
關鍵詞:學會贊美;持續保護;強化信心
對于學生來說,自信,就是在學習上不服輸,不甘人后,奮力向前。兒童天生就有好勝心,利用好,對學生的成長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在走進學校后,有些學生的自信心往往會消失,不夠強烈。原因是上學后,家長的要求高了,緊盯著分數,分數代表著一切,教育方法也隨之改變。孩子的心是敏感的,脆弱的,他們也想學好,但是考不出好成績,回家會受責怪,他們心里充滿了恐懼,慢慢地對學習就產生了厭惡,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自信心就悄悄地消失了。
一、學會贊美,走出自卑
有經驗的老師,常常不吝嗇自己的賞識與贊美。他們對班上自卑的同學,絕不會用責怪的語氣,而會給學生慢慢成長的機會,給學生犯錯的機會,讓學生的自信心慢慢建立起來。有時一些“你很有創意”、“你想得真周到”、“這個問題你想得與眾不同”之類的肯定,就足以讓學生高興一天。自信,往往是從別人的肯定開始的,自信心就是這樣在贊美中樹起來。
我在剛接手一個班的時候,有一位家長特意找到我,說他的孩子學習成績差,字都寫不好,對學習根本提不起興趣。我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知道該學生已經習慣了別人甚至是親人對他的否定,他一直在別人的“差評”中生活。我決定對學生進行家訪。檢查他的作業,與他面對面地講解,并表揚他的字雖然寫得不是很工整,但錯別字很少,說明他記憶力很好且很有寫字的天賦。家長與孩子對我的話都感到意外與振奮。學生的母親在事后告訴我孩子的變化:“我和孩子還真的發現,孩子的記憶力是不錯。孩子現在都陽光了很多。”我專門從讓學生認真寫好作業入手,還在班上張貼他寫得端正的作業,讓同學感受他的進步,培養他的自信心。逐漸地,學生從自卑中走了出來。
二、樹立自信,持續保護
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會有反復。學生剛剛從自卑中走出來,如果保護不當,往往又會重回自卑,甚至比之前情況更糟糕。
保護,首先是語言上的保護。既然贊美可讓學生走出自卑,那否定就會讓學生重回自卑,“你真笨”,“這件事都做得不好”等指責性、否定性的話語就不能用。學生自信心初步建立起來,就像一棵小苗正像迎著陽光成長的時候,他需要的不是惡劣的天氣,而是和風細雨。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肥料,雨露,更充足的陽光。對學生而言,是讓他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在成長過程中獲得肯定,從勝利走向勝利。
有一位教師,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指導班中的幾名學困生熟記生字。在聽寫生字詞時,采用一課分三次聽寫的方法。給予學生指定的生詞,足夠的“備聽寫”時間,學生自然記得牢。在這樣的聽寫中,他們獲得的是順利,或者說是勝利。在此基礎上,教師適當地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隨著學生的進步,這位教師逐漸地加大難度,由一課三聽寫改為一課兩聽寫直至與別的同學一樣一課一聽寫。學生在這一漸進過程中,是漫長的,是螺旋前進的,雖然有失敗,但這位教師總會在適當的時候給以鼓勵。結果,學生的識字量增加了,遣詞造句能力逐漸提高。這就是因為學生在識字這一個點上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提高語文成績的突破口。
雖然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得要區別對待,因人而異。有的老師在輔導學生時,往往不注意這一點,對他們沒有足夠的耐心,或沒有注意一些細節問題。讓學生看不到自己進步的點滴。比如,學生有一點進步了,本來是好事,要及時的肯定,有的老師卻加了一句“但是這里還是做得不好,怎么搞的”,這對保護自信心是起反作用的。
三、學會獨立,強化自信
不夠自信的學生,往往獨立能力差,依賴性強。一棵小樹長到一定程度,風雨到來時就不用樹起支架保護了,需要的是自己面對風雨。學生的自信心樹立起來后,要強化自信,鞏固自信。要讓學生獨立去完成學習任務,獨立處理學習生活上的事。讓學生在解決具體的學習困難的過程中,體現到獨立完成的成功快樂。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提出問題,請別人回答,這是很常見的事,對于這種問,最好不要輕易地滿足,否則,就是培養學生的惰性,增加了學生的依賴性。老師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啟發學生學會獵取,學會消化,學會吸收,變“學會”為“會學”;孩子會學習了,就不用什么都問家長,問老師,問同學,因為他自己學會了獨立思考,自信自己能得到答案。
在學生自學能力理解能力得以加強后,可以培養學生進行自我檢查自檢的習慣與能力,在學習上,學會回顧做題的過程,檢查正誤,在與同學交往上,要回顧事情的經過,糾正自己做得不夠的地方,從而減少一出現問題就依賴老師家長解決的習慣,在不斷地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就得以加強。
成績不好的同學,往往是缺乏好的學習習慣,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學生的自信心往往樹立不起來,更談不起保護與強化了。習慣是最好的老師,但我們在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時,往往是注入式的培養,忽略了學生自己的主觀強動性。我們要改這種教育方式為“讓學生自己養成習慣”。教師給他們適當的提出要求,合適的目標,少問經過,只問結果,讓他們獨立去完成。比如,給他們準備一個錯題本,要求他及時把錯題抄在本子上,老師定期檢查;給他們一個每人一張背書表,什么時候背。找誰背。用什么方法背,學生自己解決讓他們及時把背書的情況填上去,老師定期檢查……任務下來了,而這些任務往往是需要學生自己定量、獨立完成的,不能再依賴別人,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加強了學生獨立自主能力,強化了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自卑,往往是因為我們不用心去贊賞他們的優點,或不經意地傷害了學生的自信,只要老師在平時多用心,多想方法,學生的自信心是不難樹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