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民間工藝的一種,繡花鞋墊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學界目前對于繡花鞋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紋飾圖案、造型寓意、美學意蘊等方面。本文以繡花鞋墊為例,論述民間工藝美術的自然生命與文化生命兩種生命樣態之間救贖的關系。
關鍵詞:繡花鞋墊;民間工藝美術;自然生命;文化生命
既往研究對繡花鞋墊的討論多集中于紋飾圖案、造型寓意和美學意蘊三類。其一,研究它的文飾類型、圖案藝術、衍變造型,比如有學者分析繡花鞋墊紋飾的類型以及紋飾所反映的特征、衍變的原因,從而進一步分析不同歷史背景下鞋墊紋飾衍變的造型,試圖從中體現出鮮明的中國民族民間藝術特性;①有的學者從象征、抽象符號、幾何、裝飾變形、平面剪影、文字型等幾方面圖案造型賞析繡花鞋墊的圖案藝術。② 其二,研究它的造型寓意,從繡花鞋墊的制作工藝、紋樣構成形式、色彩搭配、精神內涵等幾個方面來論述漢族民間手工繡花鞋墊的藝術特征和造型寓意。③ 其三,研究繡花鞋墊的傳統文化意識、美學意蘊,比如有的學者試圖從形式、意蘊、功能等方面來挖掘手工繡花鞋墊的美學意蘊。④ 恐有不足之處是目前還沒有學者從文化生命與自然生命這兩個方面來討論繡花鞋墊的文化意蘊。
對于“文化生命”的界定,黑格爾曾說過“藝術美的要素可分為二,一種是內在的,即內容,一種是外在的,即形式。外在形式的價值就在于指引向內容,顯現出意蘊。”⑤ “文化是與自然現象不同的人類社會活動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東西。”⑥ 跨越歷史的長河,一個民族的徽號就是以“文化形態”來見證的,這種獨具代表的徽號背后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及文化傳承方式。每一個民族都會有屬于它的獨特標志,我們可以透過這個標志看到這個民族的文明進程和特殊經歷。繡花鞋墊以民間工藝美術這種“文化形態”保留至今,隨時代的發展其文化生命力愈發旺盛,它以這種方式述說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歷史。繡花鞋墊的文化生命體現為愛的傳遞。鞋墊料子雖粗制濫造,制作工藝也不似宮庭刺繡的錯彩縷金,現在看來甚至有些“老土”“過時”,但它的文化價值不在于物本身,而在于施者對受者濃濃的期盼、關愛與祝福。可見制作者青燈苦燭的縫制將自己對后輩、丈夫、父母或是兄弟姐妹的美好愿望一針一線全數納入鞋墊中,它是“用心”的制作。而收鞋者接受這份沉甸甸的愛意,在享受這份關愛與溫暖的同時丈夫更加珍惜妻子,后輩們更加堅定了為未來奮斗的決心。這一施一受,一針一線之間,體現了人們在制作過程中對美滿幸福生活的追求,它承載著對將要贈與者的濃濃祝福。繡花鞋墊所呈現出的純真質樸之美正源于制作者對親人所傾注的最樸實的情感。
繡花鞋墊的自然生命又表現在手工與機器制造的區別。人們用來源于自然的材料和手工的勞作,來感受自然了解自然并與自然產生互動關系,這呈現為人類智慧發展的一個維度。協調與自然的關系即使用身體感知來順應自然而改變,工藝美術清晰地反應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工藝材料的不穩定性,是自然地常態,它提示人類應該正視自然的規律性。繡花鞋墊材料取自于自然,經過長時間的使用逐漸磨損。制作過程是純手工的縫補,區別于現在的機器工藝。鞋墊作為衣物是每日都必然使用到的,于是人通過手工繡花鞋墊與自然發生了交流。自然生命與時光釀就的醇厚,才值得不斷的去體味。
文化生命與自然生命之間是救贖的關系,當“物”的自然生命不斷弱化時需要文化生命的救贖。以繡花鞋墊為代表的民間自然工藝順應這種救贖,人們就能在其中獲得美感。自古以來,民間的造物是順應自然,與自然發生互動關系的結果。現代社會,科技介入過深則破壞了物與自然的關系,變成物與科技的關系。正如黑格爾的藝術終結論⑦ 所言,科技的發展造成形式與內容的不均衡即“用與美”的不平衡。文化生命會外化為有意義的審美形態。民間工藝美術的“用與美”是“人與物”關系中的核心記憶,它在“用與美”的平衡關系中安身立命。打破“用與美”的平衡意味著民間工藝美術的核心價值發生偏離。其均衡關系一旦傾斜,本體價值便會發生異化,鞋墊的誕生起初是為了讓腳在鞋里更加舒適,在上面加以繡花是人們的審美需求。鞋墊“用”的價值被縮小,“美”的價值被釋放甚至擴大。“喜上眉梢”鞋墊、“云勾紋”鞋墊和婚禮“全鞋墊”,就不僅僅局限于實用價值,更多的則是寄托了制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贊頌、向往之情對人民生活幸福的期望以及審美的需要。“用與美”關系的變化往往是政治、經濟、文化等生態環境發生變化的結果,機械化時代物品大批量生產,人們不再局限于舒適和保暖等實用價值,而是更在意審美價值,繡花鞋墊的興盛也基于此。
民間工藝美術產生于傳統社會,在那段歷史中社會生產者大多數是普通民眾。手工工藝品都因生活需要而產生,所以更貼近于歷史發展中普通民眾的生活情形,也更能夠發掘灌注在物質文化中跨越千年的一種生命的表達與生命美好的呈現。
注釋:
①白姝:《墊在腳下的歷史”——繡花鞋墊紋飾衍變研究》,《美術與設計》2014年第118頁。
②高慕飛:《山西民間繡花鞋墊的圖案造型》,《包裝世界》2012年第88頁。
③李佳怡:《試論巴渝(漢族)地區民間手工繡花鞋墊的藝術特征》,《服裝時尚》2010年第46頁。
④李娟:《山西嵐縣手工繡花鞋墊的美學意藴》,《藝術廣角》2013年第174頁。
⑤[德]黑格爾:《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⑥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⑦黑格爾美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叫象征性藝術,在這個階段里內容大于形式;第二階段是古典主義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內容與形式找到了一個平衡點;第三個階段叫浪漫型藝術在這個階段里絕對理念壓倒感性形式。黑格爾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他認為在浪漫主義之后藝術的發展會被哲學和宗教所替代,這是理念運動的必然結果。
作者簡介:黃雅瓊,江蘇南京人,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在讀研究生(學號:1032011606016),主要研究方向為美術(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