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態度作為科學素養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我們課題組研究的重點。我認為,物理實驗教學是全面實施物理教育最有效的手段,科學態度的培育植根于物理實驗教學之中是培養科學態度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實驗教學;科學態度
我們知道,很多物理規律和物理定律是通過實驗教學歸納總結出來的,而物理實驗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態度是吻合的。實際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這樣的現象:學生實驗還未做完,結論或規律都已經總結出來了,或者為了得到正確的結論或規律,從而杜撰數據。我們的物理教材上一般有該實驗對應的結論或總結,并且文字是用加粗的形式來加以強調。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們學生做實驗極不嚴謹,更不用說培養科學的態度了。
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處理的,把實驗內容(即書上的內容)通過課件展示出來,讓學生仔細閱讀實驗,并在學生閱讀之后讓學生不看內容回答這個實驗是探究什么,測量什么?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從閱讀實驗開始就要全身心投入,檢驗學生是否有正確的認識,這也是科學態度應該有的表現。實驗之前,老師必須讓學生明白實驗原理和大致的實驗方法,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展示很重要。很多老師怕實驗做不完,為了節約時間,忽略了讓學生介紹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的過程,但事實上,節約了幾分鐘時間的代價就是學生實驗做的一團糟,搞不清楚怎么做,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實驗過程中的任何細節都很重要,比如做電學實驗之前,開關必須是斷開的,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放到阻值最大處。為什么開關要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到阻值最大處?這些細節必須跟學生講清楚。比如實驗前開關閉合的話,若因為電路連接錯誤出現短路現象,可能會燒毀電源,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沒有放到阻值最大處,可能電路中電流過大會燒毀電流表等,同時提醒學生愛護器材,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注重細節也正好體現了實驗的嚴謹。
注重細節的同時,實驗操作也要規范。比如我們做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我們要讓小車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實際上這個操作包含了2個要求,一是在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二是自由下滑。我們很多學生在做這個實驗時,憑感覺判斷是否在同一位置,不嚴密;自由下滑變成了動力助滑,不規范。對于學生實驗過程中任何不規范之處,均要指出來,并讓學生按規范要求操作,久而久之,學生潛意識中就會養成規范操作的習慣。
實驗完成之后,對數據的處理是極為重要的。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實驗時,實驗做完了就覺得任務完成了,在那等其他同學或者等老師做下一步操作的指令。我們必須在學生剛剛接觸實驗時,就要求學生完成實驗后要分析數據。很多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這樣的誤區:每一個學生的實驗都要做對才行。或許是這種要求下,學生都不愛做實驗,或者杜撰數據以此得到正確的結論。對于錯誤的實驗數據,實際上是課堂上很好的教學素材,正是這種錯誤的素材,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互動的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這不正是我們課堂教學中需要的嗎?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細心分析,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并指導學生準確的完成實驗為止。
科學態度的培養并不是一節課兩節課能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這需要我們認真上好每一節實驗課,通過實驗課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
作者簡介:賴揚洲,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樟村坪鎮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