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涵 吳勝男
摘要:雄安新區頂層設計的出臺,是中國經濟和社會轉型的破題之作,標志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這是集中疏解非首都功能,減緩北京大城市病的重大舉措,是補齊區域發展短板[1],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重大布局,是調整京津冀城市格局,打造綠色生態,創新驅動,開放協調發展新引擎,推進國際標準世界級城市群崛起的戰略舉措,也是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試驗區。當下,在何種語境下考量雄安新區五大發展理念的體現,是本文探析的主題,本文通過河北地質大學華信學院社會實踐小分隊的調研活動展示了五大發展理念如何在雄安新區踐行并有何具體體現。
關鍵詞:雄安新區;五大發展理念;新區
1.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的雄安新區建設
明清時期的京津冀三地在行政上便是“一家”,基本實行一體化管理。北京,天津,河北構成了京津冀區域,面積約為2167.6萬公頃。一直以來,京津冀區域發展較為緩慢,尚未釋放出最大的活力[2]。故,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新區內安新,容城,雄縣的所屬區域經濟發達欠缺,未得到充分開發,一直以來缺乏一體化發展方略,有較大的空間對其進行重新謀篇布局,具有承擔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潛力,正因如此,五大發展理念也將在雄安得到充分體現。
2.五大發展理念簡介
五大發展理念包括: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它是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的統領性思路,也是雄安新區實現千年大計的指導方向。
3.五大發展理念在雄安新區的體現
3.1問卷調查
2018年7月12日下午,盛夏赤子心小分隊來到雄縣居民廣場,發放問卷200份,旨在調查五大發展理念在雄安新區的體現。
五大發展理念在雄安新區體現的問卷部分問題分析
從表(1)可知,雄安居民中知道五大發展理念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占居民總數的65%,部分了解的占32%,僅有3%的居民不知道五大發展理念是什么,而這其中不受教育,沒有工作的人居多,總體說明五大發展理念在新區有極大的影響力,對居民生活有一定的影響。
雄安新區,要建成創新驅動引領區。創新要全民創新,首先應讓大家了解其含義,認識其重要性,才會有更多的奇跡發生,調查結果顯示,82%的人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也意識到雄安建立以來無論在科技上,文化上,還是產品形態,服務形勢上均有創新。
大部分居民表示,推動協調在新區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居民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平衡成為最主要問題,城鄉二元結構,區域發展不平衡也有著很大影響力,不難看出,如果不加大新區教育力度,不能真正提升居民素質,很難將協調在新區推進。
3.2走訪調查
3.2.1創新驅動引領區
7月9日,小分隊參觀了雄縣興達培訓學校,雄縣興達職業培訓學校聯合見賢思齊教育雙創研究院共同推出以“創意雄縣產業提升計劃之--創業實戰”為主題的培訓。我們了解到,建校意義在于培育創業者、服務創業者、提升創業者、幫助創業者將所學用于實踐,帶動學員們共同探索“人才培養+創業孵化+區域經濟服務”的創意雄縣區塊鏈經濟體模式。
3.2.2協調發展示范區
7月8日,小分隊來到雄縣道一村,從村領導班子那里我們了解到,自宣布建立雄安新區以來,雄安新區籌備委員會依托雄縣,安新,容城三地的基層干部,組成駐村工作組,切實解決當地的發展問題,將所有歷史遺留問題逐步清零,注重城鄉協調發展。
3.2.3綠色生態新城區
成為綠色新城區是雄安新區建設的原則和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新區要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綠色智慧新城。7月11日,小分隊參觀雄安新區“萬畝造林”。2017年9月20日,雄安新區啟動秋冬季合作造林實驗,計劃造林1萬畝,這充分貫徹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萬畝造林在城市發展中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新區正在朝著 " 創建良性致富生態,共建共享新區發展成果 " 邁進。
3.2.4開放共榮先行區
7月14日,小分隊前往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參觀,數字孿生園,無人售貨超市,無人駕駛汽車,信用雄安,無人零售從夢想走向現實,實現真正的開放發展從這里開始。過去的開放是“對外”的開放,新區的開放是對自身及擴展的開放,京津冀想要一體化發展就必須打破省市之間的區域限制,形成內生,自我發展的模式,形成區域優勢,實現共同發展。
3.2.5共享經濟開創區
如今,共享經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點。一個有發展成果的共享模式是中國需要實現的,而雄安新區的“共享”將是從共同富裕,社會穩定、民眾幸福各個方面來看的。在市民服務中心,我們還了解到園區內集成了通信自動化系統,綜合安防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多媒體會議及公共廣播系統,電子信息機房系統及智能化集成管理等六大系統,25個子系統,超過20000個視頻采集,溫濕度采集,液位采集,環境空氣質量傳感器,這些實現了園區全方位感知,為數字孿生建筑和孿生城市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來源,數字共享變得真實可靠。
4.結論
本文從實踐小分隊的調查問卷數據及走訪調查兩方面對五大發展理念在雄安新區的體現進行了分析總結。總體來說,五大理念已經在新區有所體現,市民服務中心真切的詮釋了創新,開放,共享三大理念;政策幫扶到村,城鄉趨向協調發展,京津冀協調發展指日可待;萬畝造林,白洋淀生態環境改善,是綠色理念的體現;但,新區剛剛成立,一切還是萌芽階段,體現尚未深刻,千年大事,國家大計,只有不斷摸索,不斷創新,不斷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才會打造創新驅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綠色生態新城區,開放共榮先行區,共享經濟開創區!
參考文獻:
[1]趙新峰.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雄安新區新型合作治理架構探析[J].中國行政管理,2017
[2]肖立軍.明清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J].人民論壇,2015
[3]林峰,聚焦雄安(二):從五大發展理念談雄安新區https://www.sohu.com/a/148852927_463894
作者簡介:
徐夢涵(1997.4),女,漢族,遼寧省葫蘆島市人,河北地質大學華信學院學生。
吳勝男,女,河北地質大學華信學院會計系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