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容至
1.美國醫療保險制度的發展
美國的醫療保障體系是一個復雜的自由市場作為其主要特征。這種獨特性的形成在于它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美利堅合眾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迄今為止有200多年的歷史,它具有宗教精神和歐洲早期定居者的冒險勇氣,是國家重要文化基礎的思想體系。美國開始像許多發達國家一樣逐步形成統一的國家醫療體系保險制度,根據市場的需要逐步形成復雜而又并不完善的醫療保險制度。
1.1社會醫療保險
由聯邦政府和各州,地方政府共同舉辦,是為了幫助弱勢群體(老年人,窮人等)的強制性健康保險計劃。主要形式是醫療體系,國會于1965年正式成立醫療保險法,美國法律為低收入人士和家庭提供醫療服務,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為低收入人群、失業人員、殘疾人提供各種特殊醫療用品與工傷保險,國家普遍實行基本社會保險計劃,用人單位必須提供職工保險工傷保險。
1.2私人醫療保險
私人醫療保險公司在美國醫療保險中發揮重要作用,美國約有50%的醫療費用來自私人醫療保險計劃,而政府醫療保險計劃中的許多工作由私人健康保險公司執行。主要為非營利性健康保險公司,主要代表是藍十字藍。它們是醫生、民間組織和機構,為申請人提供門診和住院服務保險。目前美國開展醫療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已超過1000家。
1.3美國醫療保險制度的特點和問題
首先美國醫療保險制度的特點是多樣性,分散性和復雜性。其優點是提供給購買人足夠的選擇余地,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控制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其問題在于被保險人難以選擇合適保險,難以合理使用保單;另一方面,保險市場的運營,管理和監控難度較大,且復雜,導致保險環節增加、成本增加、保險費用增加。再來是保險覆蓋不足。由于保險類型不同,享受醫療服務的質量、水平、時間和個人開支會有很大的差異。最后,美國是世界上醫療費用最高的國家,這也刺激美國醫療衛生行業發展,使得美國高科技醫療技術、新型醫藥產品、醫療服務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由于醫療費用的快速增長,過高,導致醫療保險費用不斷上漲,政府、企業、個人的經濟負擔沉重,一些企業與個人不得不降低保險水平,甚至放棄保險。因此美國人在整體水平上獲得的醫療服務水平較低,實際的平均健康水平和平均醫療質量低于許多發達國家。
2.國內醫療保險發展
2.1免費醫療保險
1952年政務院發布“關于國家工作人員組織機構實施公共衛生預防指導意見”的建議,建立新的公費醫療制度,中國公共衛生體系是一種免費醫療制度。簡單的說就是醫療費用單位由國家和地方承擔,但也缺乏合理的醫療費用融資機制和穩定的資金來源。
2.2醫療保險
1951年頒布了“勞動保險條例”,1953年勞動部宣布了“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案”等有關法律法規,這些政策的制定,建立適合國有企業的職工及其親屬的醫療體系。但又導致醫療費用的過度增加,醫療和社會保障管理和服務社會化率低,需要拓寬覆蓋面。
2.3城鎮職工醫療保險
1993年11月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994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勞動部,衛生部共同制定了“關于醫療體制改革的試點意見”,經國務院批準,在江蘇省,江西省鎮江市九江進行了試點。199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體改委等四部委“關于進一步擴大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意見”。
2.4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1998年12月14日國務院下發“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在頒布后,國家逐步實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截止目前,原國家保險和商業保險并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演變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貧困制度提供醫療救助。通過一系列改革,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覆蓋總人口約10億,農村人口約8億人,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2.5中國醫療保險制度的特點和問題
按照權利和義務統一原則,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的醫療保險費實行雙方支付。實行限制和激勵相結合的醫療保險制度,但由于歷史原因,醫療保險籌資仍然有限,醫療費用難以控制,患者自費比例增加,服務意識不足,醫療保險被保對象享受不公平待遇等問題也受到了關注。
3.美國和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比較
由于中、美在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文化教育,人口與收入等方面存在很多差異,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醫療保險制度。
3.1醫療保險制度
兩國的保障體系均力求實現全面覆蓋,并且都在實行低收入援助制度。
3.2實施主體
中國醫療保險以政府為主體,美國醫療保險主要由私營保險公司管理,即使通過政府購買也是通過私人保險市場運作的形式實施的。并且美國的健康保險一般是自愿保險;醫療保險是強制保險,通過政府的行政手段執行。
3.3經濟法律關系
美國的健康保險通過保險合同,被保險人,保險人之間所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按比例遵循互惠原則;我國醫療保險具有社會保險的強制性、互濟性、社會性等基本特征。因此,醫療保險制度由國家立法,強制實施,建立基金制度,費用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醫療保險金由醫療保險機構支付,以解決勞動者因患病或受傷害帶來的醫療風險。
4.針對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議
4.1應該重視法律法規的建設
不僅是在美國,從許多國家的醫療保障制度發展過程中可以發現,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社會保障是國家醫療保障制度發展的最重要基礎。
4.2應增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
醫療成本高,覆蓋面不足以及醫療保險計劃中的弱勢群體無法享受保障是美國政府的教訓,我們應將醫療保險視為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環節。以“大家好”為目標原則,拓寬基本醫療保險社會人口覆蓋面,提高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保險率。
總之,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不能照搬美國完全盲目依靠市場的競爭方式。我國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后,應以非營利性社會福利機構為主體,盈利性機構作為補充,進行多元化投資。也應該使我們的醫療保險和醫療衛生發展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逐步完善我國的醫療保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