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珍寶
【摘 要】人力資源服務業是科學配置人力資源,實現優勢集聚,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行業。近年來,其自身的發展也日趨規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但與經濟發展的需求和國際化形式相對照,還存在這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正視問題,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化水準,利用互聯網+,完善公共服務機構的基本服務職能,增強行業競爭力是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趨勢
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人才戰略和人力資源開發的作用已經成為了當今的普遍理念。作為為企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的服務業,在很大意義上都決定著企業發展的高度和方向。
一、當前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現狀
人力資源服務作為一個產業,指的是“生產和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產品的眾多經濟單位的集合”,主要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素質測評、績效薪酬管理咨詢、人力資源培訓、服務外包以及人力資源互聯網信息服務等,以提升企業經營效能,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生產性服務業。
1.人力資源服務業日益受到高度重視
從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歷史來看,早期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僅僅是為解決失業問題、滿足企業臨時性用工需求而產生的。其源頭可以追溯到1650年,英國人HenryRobinson提議由政府設立職業中介所。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伴隨改革開放進程的推進,開始出現市場化的人力資源服務,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從無到有,由小及大,從單一的職業介紹到服務內容日趨豐富,包括勞務派遣、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事代理、人才培訓、高端人才訪尋、人力資源軟件開發等,民營、外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規模和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逐步形成人力資源公共服務體系。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當今企業的共識。
2.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日趨規范化
2007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首次將人力資源服務業寫入國家正式文件,其后,陸續出臺了《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等相關配套法規。
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之后,國家人社部印發了《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了“市場主導、政府推動,融合創新、集聚發展,促進交流、開放合作”的發展原則,和“基本建立專業化、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具體措施,為進一步改善發展環境、培育市場主體,加快開放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3.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呈現蓬勃生機
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隨著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迅速,行業從業人員不斷增加。2016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達到55.3萬人,同比增長22.6%。二是服務機構的類別呈現出多樣化的格局,根據2016年的統計數據分析,縣級以上地方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含其他行業管理部門)共設立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5262家,占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總量的19.7%;國有性質人力資源服務企業1493家,占5.6%;民營性質人力資源服務企業18859家,占70.6%;外資及港澳臺資性質的服務企業227家,占0.9%,民辦非企業等其他性質的服務機構854家,占3.2%。
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要求相比,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存在諸多問題。
1.信息化建設程度不高
各地、各級人力資源服務業組織之間尚未能有效的構建起信息共享平臺,甚至一些地區出現了信息孤島現象,公眾了解信息的渠道少,而相關部門發布的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缺乏時效性和可信度,難以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
2.服務內容單一
從目前情況來看,盡管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各項細分業務發展較快,但總體而言,仍處于粗放式發展階段,大部分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中高端服務和產品開發能力弱,服務細分度不高,提供個性化服務、復合型服務的能力不足。人力資源服務業在服務內容的提供上,更多地是局限在人力資源配置、開發等內容,在聚焦科技創新,促進人才創新創業上還有很大欠缺,特別是對能夠引領未來發展、決定競爭優勢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模式缺乏了解,從而導致了對具有前沿性需求的客戶,在策略設計、需求把握、具體應用等方面出現較大差距,無法實現提供高效有用服務的目標。
3.國際競爭力低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很多國際知名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通過開展并購重組等多種方式積極構建全球服務網絡,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創新意識強,但服務的層次和技術含量偏低,具有行業帶動效應的龍頭企業不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缺乏強大的服務創新能力和國際知名的本土品牌,與跨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在綜合服務能力方面存在明顯差距,不能有效滿足社會需求。
4.市場化管理有待完善
人力資源服務分為市場化服務和公共就業服務兩個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省、市、縣三級按照“統一領導、統一制度、統一管理、統一服務標準、統一信息系統”的要求,整合了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公共服務功能,實現了資源整合、業務貫通,促進了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三、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城鎮居民比重逐年攀升,已由建國初期的不足10%,持續上漲到2016年的57.35%,國企改革持續深化、民營企業不斷崛起,就業結構、用工理念都發生的很大變化,人力資源服務業步入了高速發展極端,面臨新的發展趨勢機遇。
1.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
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大力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牽頭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和服務網絡,建立起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體系。
2.持續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業的內生動力
經過長期的發展歷程,傳統意義上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已經進入轉型升級的發展階段,要優化行業結構,做到服務主體多元化,豐富服務業態,提高服務技術含量。調整人力資源服務業結構,推動跨地區資源整合,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人力資源服務骨干企業,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和產品創新能力,帶動人力資源服務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3.不斷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的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是發展趨勢,尤其在當今大數據時代,做到人力資源服務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更是一種重要的發展方向。要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融合發展。
4.不斷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市場化發展
國際融合的經濟發展形勢,需要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業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集聚和培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使之成為新興產業、支柱產業和基礎產業。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必須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視野中找定位,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化戰略思維的團隊,形成更加優化的服務產業結構,參與全球性的競爭與合作。
四、結語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力資源這個重要因素,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與創新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進入新時代,人力資源服務業也正迎來蓬勃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只有通過不斷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以及服務模式創新,以更完善的人力資源政府保障、更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市場服務,才能推動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亞春 王文靜. 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化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