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琳 徐若雪 鐘華思

【摘 要】低碳經濟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實現高碳能源消費最小化的經濟。UCH作為煤和石油,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發展形式。所謂高碳產業即高耗能、高排碳量的產業。中國目前處于工業化時期,重化學工業與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高仍然是在中國的主要位置,而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的比例是70%,從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超過95%,這讓高碳行業碳排放的現狀。通過國家補貼政策組合使得高鐵產業低碳化轉型更加順利。
【關鍵詞】低碳經濟;政策組合;國家補貼
一、在國家補貼對我國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的影響
目前,推進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要素是鋼鐵、煤炭、電力、化工、水泥等以高碳為主的傳統支柱產業。我國以第二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然而,隨著信息和知識的浪潮席卷全球,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能夠更多地依托人才、科技創新和制度完善。不斷提高資源配置和產出效率,從而提升產業結構。從高碳重化工向高技術低碳產業轉型升級。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減少國民經濟發展對工業增長的過度依賴,減少碳排放的工業需求,逐步改善人們的消費需求和偏好,并減少碳排放的每單位產出的價值。能源作為經濟和人類活動的重要輸入之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各種形式的能源生產或能源消費補貼。政府對于能源政策的干預將會對能源供給和需求產生影響,并影響終端能源價格,繼而會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國家補貼對我國高碳產業內部結構的優化。優化能源產業內部結構,擴大新能源,是提升和優化能源產業內部結構的重要途徑。目前,中國仍是一個高碳能源結構?;茉凑贾袊傮w能源結構的92.7%。在工業化進程中,中國經濟依然受到高碳能源的推動,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僅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應調整和優化現有能源結構,加快發展新能源,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中的比重,改善能源結構,開發更多的清潔能源和低碳能源。經過產業政策導向和經濟手段,調整能源產業內部結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節能減排,發展可再生能源。
二、我國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的國家補貼政策的組合選擇
鋼鐵行業是我國制造業中最具競爭力的行業之一,能夠為國內外鋼鐵用戶提供良好的產品、良好的價格、良好的規模、良好的服務和良好的品牌。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內鋼材市場,最完整的鋼鐵工業體系,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及最有價值的冶金人才資源。
近年來,中國鋼鐵產量基本穩定,年產量在10億噸至11億噸之間波動。然而,2017年中國生鐵產量略有下降。具體而言,2017年中國累計鋼鐵產量10.48億噸,比2016年減少9000萬噸,累計增長0.8%。根據中國工商業研究院的數據,中國鋼鐵產量預計將在2018噸達到10億6200萬噸,累計增長約1.8%。
(一)國家補貼政策的分類及含義(見表)
(二)鋼鐵行業階段性的政策補貼
1、鋼鐵行業趨勢
(1)鋼材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國內國際鋼材市場需求減少。隨著鋼鐵產量大幅增加,國內鋼鐵市場供需處于失衡狀態,
(2)鋼材國際需求較大,出口增長較快。國內鋼鐵市場供需比例失衡刺激鋼鐵企業走向國外。
(3)鋼鐵廠鋼鐵庫存數量多。供需矛盾日益尖銳,鋼鐵庫存量持續增加。
(4)鋼鐵企業盈利率下降甚至虧損。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盈利能力還遠未達到行業整體水平。盈利率持續下降。
(5)鋼鐵企業企業總值下降,虧損大于盈利。
因此政府應該對鋼鐵行業進行一定的政策補貼。
2、中國鋼鐵產業補貼
中國鋼鐵產業政策中的補貼包括對企業本身的補貼和上游產業的補貼。對企業本身補貼的主要方式是:財政撥款、財政貼息、退稅;上游產業的補貼則來源于上游主要生產使用品的政府管制。
對鋼鐵行業本身的補貼
(1)財政補貼:國家財政向企業或個人提供的一種補償,以達到特定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目標。中央與省級地方政府扶持鋼鐵行業基金;政府對鋼鐵行業的崗位補貼;鋼鐵生產電費補助:北方鋼鐵生產的供熱補貼;運輸交通工具的報廢換新補貼資金;鋼鐵行業道路使用維修費;鋼鐵行業生產新產品時所需要的補貼;鋼鐵企業用地錢款補貼。
(2)環境補貼;是一種政府行為,是指政府的經濟主體意識的偏差或資本私有制不能有效地使環境保護投資,為了解決環境保護問題,或進行各種補貼企業的政治和經濟原因,提高環境保護技術。國家節能減排專項補貼資金;國家對鋼鐵生產污染治理補助資金;循環經濟對鋼鐵行業的專項補助(尾礦回收再選);清潔生產費用補貼;鈦白粉廠焚燒尾氣治理。
(3)技術改造補貼;鋼鐵生產流水線改造;重點產業發展和鋼鐵生產技術更新等;鋼鐵熔煉技術開發補助;煤焦化資金補助;煤氣鍋爐項目費用環保資金。
(4)科技支持:國家對企業進行高科技創新研究的財政政策支持。鋼鐵熔煉技術專項補貼;技術研發專利資助;鋼鐵生產能源設備創新補貼;鋼鐵生產工藝及生產設備更新補貼;高強化鋼鐵生產高技術工藝資助;新能源發電政策補助;鋼鐵熔爐創新工藝補助,企業創新財政補助;國家對科技研究創新的款項。
(5)政府獎勵;政府對企業技術創新的獎勵;中央或省級財政對優秀企業進行資金獎勵;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對鋼鐵企業的節能減排進行獎勵;鋼鐵產業生產出新的高技術含量產品政策獎勵;企業綠色生產獎勵;企業節水節電政策補貼;鋼鐵行業生產發展政府獎勵資金;鋼鐵行業技術研究專項獎勵資金;納稅突出企業貢獻獎;節能環保降耗突出獎勵;綠色企業獎勵資金。
(6)貼息資金:經濟貿易委員會對企業貸款的貼息;企業技術改進創新政府財政補貼;財政對鋼鐵材料進口的貼息補助;鋼鐵生產機器和進口技術補貼等。
(7)出口支持:政府對鋼鐵行業出口鋼鐵等產品進行稅收優惠;鋼鐵出口政府財政返還;省級財政對鋼鐵出口的獎勵;鋼鐵行業出口增加獎勵;優秀出口鋼鐵公司獎勵;出口劣勢企業增加資金補助;對外貿易扶持基金;鋼鐵出口退稅政策。
(8)稅收優惠:對鋼鐵企業實行減稅免稅政策;鋼鐵生產設備稅費實行退稅政策;綠色生產企業增值稅先征后返政策;鋼鐵企業生產材料稅收減免:鋼鐵企業土地使用稅返還。
未來,鋼鐵工業將實現綠色轉型,節能將成為企業推進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隨著企業節能空間的日益狹小,只有系統節能的理念,通過結構、管理,才能進一步挖掘節能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的能源價值,才能進一步開發系統的技術診斷與優化等方面。要充分發揮環保標準創新的主導作用,運用先進的環保技術和設備,幫助鋼鐵企業實現綠色創新和綠色發展,全面提升環境保護水平。
三、我國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的對策建議
高碳產業向低碳化轉型是當下世界的形勢所趨,是各國不得不面臨的新挑戰。在此前提下,以美歐為代表的世界發達國家憑借資本、技術和經驗積累,在探索低碳減排的道路上取得領先。以歐盟為例,其革新舉措及力度遠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之前,包括提出碳排放機制、制定節能與環保標準及排放指標、協同各成員國落實低碳項目推廣及其余相關政策措施等。因此我們更應迎頭趕上,采取更為進取的措施,以前人經驗教訓為參考,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更好地走我國的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道路。本小組結合前面所研究的我國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面臨的政策組合及其他要素等,提出幾點對策建議。
(一)政府應完善相關法律規范,綜合運用宏觀調控政策
我國政府為保護環境、改善能源結構,引導高碳產業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和條例,包括《煤炭法》、《能源法》、《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及《環境保護法》等。但部分法律法規(如《煤炭法》、《電力法》)存在修訂年份較早,不適應當下環境及發展要求、與現實情況脫節等問題。另有部分法律法規與我國高碳企業現實情況有出入,導致可操作性差,處罰力度不夠,不能適應高碳產業轉型和改革的需要。例如,對高碳企業征收污染物排污費高于征收的企業污染物治理成本,使許多超標排放企業把資金放在了購買排污權上而不注重其污染源的治理。
我國目前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未能緊跟能源產業的發展變化,不能很好地為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提供可供執行的技術標準和行動方向,亟需針對產業現狀進行評估,使得宏觀調控政策能夠落實到位。
(二)政府應對所有制形式不同的高碳企業轉型提供政策方面的保護和支持
面臨我國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的現狀,政府應在政策方面,對有限發展低碳產品的所有制形式不同的高碳產業提供一定的保護和支持。
近年來,我國對于低碳化轉型的重點扶持措施主要針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其中包括部分特大型的火力發電廠、煉油廠等借助國家大量財政補貼及銀行低息貸款,在得到政府重點扶持后,利用自身龐大的經濟體量及強勁的經濟實力,一方面與國際接軌,引進先進的節能設備與技術;另一方面改進自身傳統落后技術,在全國高碳產業內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但政府對民營新能源企業相關優惠政策制定仍存在不足及缺失。作為新興產業,民營新能源企業亟需政府在財政補貼和政策優惠上給予一定支持。民營新能源企業發展局面打開,亦有利于國家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的整體進程。
(三)政府應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
中國擁有廣泛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雖因人均不足和油氣資源較低及其余歷史或現實原因,能源消費結構仍以煤炭為主,對進口石油依存度較高,但政府已有意識地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且注重能源消費結構改革。近年來,中國的清潔能源能力不斷擴大,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正在加速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煤炭消費比重下降8.1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比重上升6.3個百分點。2017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比例分別達到13.8%和7%,分別增長4.1%和2.2%。天然氣置換量為300億立方米。我們應該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耗,增加清潔能源的使用。同年,新能源設備規模不斷擴大,電網容量達到2.93億千瓦;光伏發電成為供電增長的主力軍,新裝機容量首次超過火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分布式光伏爆炸性增長;新能源消耗顯著改善,增長勢頭強勁。國家電網運行區域的廢棄風光得到抑制,年斷電率和斷電率均達到“雙降”。
【參考文獻】
[1]翟安琪.發展低碳經濟對中國的意義及政策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10.(8).
[2]袁男優.低碳經濟的概念內涵[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10.(1).
[3]李澤華.中國鋼鐵行業產能調控政策的有效性分析[D].2015.(4)
[4]張德勇.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J].稅務研究,2010.(6).
[5]張玉巧.中國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20516.
[6]人民日報.我國能源結構正由煤炭為主向多元化轉變[N].人民日報,2018-04-08(01).
[7]國家電網公司.促進新能源發展白皮書2018[R].北京:國家電網公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