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微微
【摘 要】在新媒體下,無論是日常生活方式,還是思維方式,都發生了改變。新媒體不僅虛擬,而且現實,致使人們無法有效控制,新媒體在為人們生活帶來相關便利的同時,也使得意識形態安全存在威脅。本文首先介紹主流意識形態安全的現實意義,然后分析當前面臨的安全問題,最后探究改進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主流意識;形態安全
主流意識形態彰顯著國家最高利益與最大價值取向,影響著政治體系的實際發揮。新媒體背景下,因去中心化這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模式的出現,促使現下的主流意識形態面臨著一定的威脅,表現出一系列問題。為此,本文關于主流意識形態相關安全問題的探究具有重大意義。
一、意識形態安全的現實意義
(一)意識形態安全可保證政治安全
近些年,網絡新媒體高度發展,國內外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傳播手段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因網絡政治參與以及信息傳播的作用,使得我國政治安全遭遇全新的挑戰。依托國家安全形勢進行判斷發現,學界與相關領導人都非常關注政治安全這一內容。同時,習總書記還明確指出,國家安全依托于政治安全。而政治安全關乎國家的長治久安,并存在眾多的影響因素,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便是意識形態安全。它主要基于一個國家占據著主導位置的思想觀念于政治意識來說,它代表著上述思想觀念與價值體系可有效應對各種社會思潮所發出的挑戰,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新媒體下,存在多種信息傳播渠道,不同形態內部的競爭也更加激烈,我們只有推進馬克思理論的現代化,方能保證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性指導地位,維護政治安全。
(二)意識形態安全可增加政治合法性
現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緊要關頭。常規條件下,有效的政治改革指引政治發展,同時,可提供相關制度保障,然而,隨著政治改革而涌現的社會轉型與文化沖突等問題也對變革活動的政治秩序產生了干擾。在政治改革所引發的社會危機中,最為危險的便是合法性危機。而政治合法性的前提依賴于形態合法性與程序合法性。換而言之,政治合法性的可靠度直接由民眾對上述前提條件的認知。在經濟新常態下,外加依法治國的全面推行,我國所采用的治理方式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更加強調意識形態的合法性建設,且意識形態安全在深化政治合法性壁壘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二、安全問題
(一)不良文化沖擊
新媒體下,各個網民更加注重意愿表達,并面臨著多元化選擇?;谶@一背景,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面臨的不良沖擊有所加重,而這威脅著整體的形態安全。某些發達國家借助資源優勢,以政治和經濟等不同層面為切入點制造熱點事件,展開形態滲透,這對意識形態安全構成了威脅。例如,普世價值于上世紀末傳入中國,將自由和平等等看成跨國和跨級別的普世價值,并指出我國只有傳承這種價值方有前途。殊不知這一價值不管在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是錯誤的。
(二)網絡言論影響深遠
網絡言論會對民眾心理產生深遠的影響,可能會朝著政治事件轉化。當進行公共討論時,某些意見領袖基于利益作用,其參與度大大提升,他們擁有話語權,影響著受眾,可讓網民喜歡,接受他們的所有觀點,并奮不顧身地參與到意識形態爭論活動中。如果煽風點火,一般會形成輿論風暴,致使意識形態爭論順著他們牽引的方向不斷發展。通過傳播技巧將普通事件放大,將敏感事件變為政治事件,最終變成街頭鬧劇。此種炒作手段,加大了網絡爭論轉變為社會政治事件的幾率。例如,打砸日系車和維權律師控制網民等。
(三)滲透形式隱蔽
敵對分子既會進行直接攻擊,也會使用游擊迂回手段。意識形態滲透具有隱蔽性,有些還掛著科學和普世的招牌大肆宣揚。對于話題內容,大多是對中國近代史和英雄人物進行不客觀評價,胡亂剖析社會道德狀況。對于滲透方式,不僅會應用理性探討,而且也會進行惡意謾罵。
三、改進對策
(一)明確社會核心價值的主導地位
各種文化思想經由網絡傳播產生了火花,幫助我國文化吸收了其它文化的精華,與此同時,也對社會主義文化產生挑戰。而社會核心價值彰顯著我國意識本質,一定要培育與傳承社會核心價值觀,其培育與傳承應保證知行合一,確定認知,只有從內心深處得到認知,方能積極踐行。深化核心價值觀的有關學習,經由網絡平臺進行傳播,利用講故事的方式宣傳正能量,堅守正確的導向,指引人們主動加入到社會文明進步的行列。此外,深化核心價值觀也應從小抓起,做好青少年的培育,我們可借助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不同層面,經由多方引導,搭建課堂教育和社會實踐等相互統一的平臺。
(二)創建王牌軍隊伍
新媒體是意識形態論爭的主要戰場,既應具備扎實的陣地,也應提供有勇有謀的隊伍。在新媒體下,對于王牌軍隊伍建設,應做好下述內容:其一,專業性。人才引進應保證專業,全面吸引各個層次的人才。隊伍管理也應專業,盡可能構建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將單個專業力量有效融合到整支隊伍中。其二,純潔性。王牌軍整體的思想政治觀應保持純潔,因為這支隊伍決定著主流意識形態命脈。整支隊伍一定要保持優良的政治觀,規避不良思想的深入。此外,也應對其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嚴格的監測,有效掌握他們的思想動向,將阻礙國家意識形態發展的思想及時摒除。其三,立體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三)完善法律體系
完善法律體系,嚴厲打擊不良行為。我國本是法治國家,然而,相關的法律體系卻并不完善,這使得不法分子存在可乘之機?;谶@一問題,需要從下述兩個層面著手:其一,國家應大力推進法律建設,使其更加細化和具體化,并通過新媒體實施全方位宣傳,加大法律的認知度。其二,以法明責。確立相關責任人,如果因輿情監控失職而引發重大事故,應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法律處罰。只有從法律層面雙管齊下,方可進一步保障國家意識形態安全。
四、結語
綜上可知,新媒體背景下,意識形態安全應緊追時代的腳步,依照文化與社會的實際發展狀態合理調整。而我們應不斷加大主流意識形態安全自身的說服力,不僅要符合社會的基本規律,而且應吸收精華。只有這樣,方可在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與社會發展中保持清醒與靈活,逐步實現意識安全形態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蔡泉水.新媒體環境下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研究[D].南昌大學,2016.
[2]黃鑫.當前中國意識形態安全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7.
[3]魯冬杰.網絡文化背景下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4]馬海燕.中國對外傳播能力建設的挑戰與應對[D].中國人民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