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鵬

【摘 要】近年來,隨著全球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物流行業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快速發展。通過倉庫布局改造建設、信息系統的建設及自動化設施設備的投入,全國大多數倉儲配送管理水平和專業化服務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國家電網電力倉庫管理水平在整個物流行業更是遙遙領先,但當前倉庫物流PC端業務辦理及信息管理系統占據主流地位、人工作業效率不高、供應商履約風險等問題比比皆是。如何在“云大物移智”全球化的背景下打破辦公地點、時間局限,提升電力倉庫管理效益,增強供應商管控能力是本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本文以物流信息系統為基石,結合電力倉庫實際情況,開發研究“庫管家”信息系統,實現倉庫智能化管理。
【關鍵詞】三維立體建模;業務管理;透視眼
一、前言
本項目立足于解決倉庫庫區利用率不高、人工作業效率低、供應違約管控難三大業務痛點,研發“庫管家”系統,基于三維立體建模、仿真運行、智能分析、OCR光學字符識別、移動互聯及平臺數據共享等技術,實行雙端口數據對接,實現PC端和手機端系統兼容,借助IM即時通信系統,支持同賬號PC端和手機端同時登錄,充分發揮手機終端便攜、移動特性,使業務辦理更加及時和便捷,打破辦公時間和地點局限,實現倉庫智能化管理;同時完善供應商關系管理體系,科學準確評價供應商產品質量、履約能力與服務水平,增強供應商服務意識,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庫管家系統架構圖如圖1-1所示:
二、業務痛點
(一)庫區利用率不高。目前倉庫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現為:倉庫功能區劃分缺乏規范,物資擺放及功能區劃分仍依靠人工經驗管理,倉庫空間利用率低。
(二)人工作業效率低。目前庫內作業管理依托人工,主要表現為:業務辦理時間扎堆、物資入庫貨位安排無序、物資出庫難以做到先進先出、單據種類繁多,倉庫業務管理難度大。
(三)供應違約管控難。目前在物資供應工作中違約情況較多,主要表現為:供應商逾期供貨情況頻繁,部分供應商因產能或資金原因拒絕供貨,物資供貨質量管控難度大。
三、功能介紹
庫管家主界面設立三大功能模塊,分別為倉庫虛擬建模、業務智能管理和透視眼預警分析。
(一)三維立體虛擬建模,實現倉庫智能管理
庫管家應用三維立體建模功能,在倉庫進行升級改造或者功能區重新劃分時,企業用戶可通過三維立體建模功能,將倉庫庫區、物資、設施設備及虛擬作業流程三維可視化,更直觀形象的展示庫區建設細節和功能區劃分,優化物流資源配置。
三維立體建模功能模塊菜單主要設置CAD讀取、倉庫建模、模型導入、試運行、統計、分析診斷六項功能:
(1)CAD讀取功能:讀取倉庫CAD平面圖,建立倉庫外觀模型;
(2)倉庫建模功能:拖動實體模型庫中模型,設置模型參數;
(3)模型導入功能:根據用戶需求輸入參數,自主創建需求模型并導入實體模型庫;
(4)試運行功能:運行模型,調節運行速度;
(5)統計功能:根據運行參數制作匯總報表,用戶可自主選擇報表類型;
(6)分析診斷功能:分析診斷倉庫模型,優化用戶建模參數。
(二)數據智能采集處理,推動倉庫精益管理
出庫方面,庫管家設有出庫管理模塊。倉管員根據客戶需求核實庫存信息情況,下發配送計劃至承運商處,根據“先進先出”原則,合理安排車輛到庫時間、裝卸月臺、裝卸時間等,列出當日出庫時刻表。庫管家將出庫時刻表、各類物資出庫量和待出庫貨物所在貨位推送倉庫叉車工,叉車工確認接收任務,按規定時間、數量完成裝車任務。裝車任務完成后,庫管家生成電子出庫單,推送至物流承運商,雙方電子簽字確認并存檔。
入庫方面,庫管家設有入庫管理模塊。倉管員掃描紙質入庫單或接收電子入庫單,比對物包裝箱上的二維碼信息,無誤后,庫管家根據“先進先出”、“按類別堆放”、“ABC”管理法等原則匹配庫內現有貨位存儲現狀,智能推薦科學合理儲位,生成入庫任務,將任務推送至叉車工,叉車工接收任務,按照庫管家的規劃路線和推薦儲位,將貨物搬運至對應貨位,并確認貨物入庫。
庫存管理方面,庫管家設有庫存管理模塊。依據系統歷史出入庫數據記錄,通過自身算法,計算出各類物資所需庫容,合理劃分存儲區域。庫管家實時監控庫區貨位使用情況,當庫容利用率高于80%時,則系統默認倉庫處于潛在爆倉狀態,生成爆倉預警信息,推送信息給相關工作人員,做好爆倉防范工作;當庫容利用率低于40%(安全庫存以下)時,生成倉庫閑置提醒,工作人員調整入庫計劃。
單據管理方面,借助最新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通過檢測暗、亮的模式確定其形狀,采用光學方式將文檔中的文字轉換成黑白點陣的圖像文件,將紙質文檔中的數據、文字轉換成計算機語言以備處理分析;配合電子簽名識別技術,通過RSA算法和HASH算法加密技術,對文檔進行電子形式的簽名,并加蓋電子印章,實現無紙化辦公,改變傳統人工數據錄入、任務繁重、效率低等弊端,將重復機械性的工作交于計算機處理。
(三)三方信息綜合評估,助力供應分析預警
庫管家下設透視眼功能模塊,可借助數據分析對供應商進行資質評級,針對供應商不良行為進行智能預警,科學規避因供應商不良行為導致的物資供應工作問題。庫管家根據“2+1”評價機制,以預警報告的形式展示風控結果,全方位,多維度的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分,開創征信行業中針對電力細分市場的空白。
其中“2”代表庫管家根據供應商履約和質量兩個不同維度進行評分考核,根據國網規定,確定交貨期后25天內未供貨視為逾期。系統根據物資入庫日期自動匹配計算其實際供貨周期,每超過一天扣3分,滿分100分,扣完為止,若企業倒閉則直接扣完,最終得分記錄為此物資供應商履約評價得分;同時,根據省公司下發的抽檢數據,以月度為單位定期對供應商質量問題進行評分考核,同一月內出現兩次及兩次以上物資抽檢不合格問題視為供應商存在質量供應風險,每超過一次扣10分,超過5次抽檢不合格,最終得分記為零,此物資供應商質量評價得分,若低于80分,則視為風險供應商,及時在功能模塊內查詢供應商征信信息,將綜合信息向有關部門進行反饋。
“1”代表系統同法院、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系統進行數據端口對接,獲取真實、公正、有效的第三方數據。在庫管家內通過輸入供應商名稱或者組織機構代碼字段,查到供應商企業在多個部門內部的信用評價報告。
四、結語
“庫管家”系統的研發,一是通過三維立體建模實時分析診斷倉儲運行最優參數,提高物資庫存利用率;二是將倉儲管理貫穿于各時間點和辦公場所,打破固定區域受限,提高人工工作效率;三是實時全方位、多維度的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估,掌握供應商經營狀況。“庫管家”堅持信息集中共享、業務集成貫通的目標,推動物資倉儲管理工作的便攜化、規范化、誠信化,切實提升物資倉儲質效,為智能電網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物資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正忠,劉佳賓,李濤.《電力物資倉儲管理現狀與優化策略》[J].中國儲運,2011:12
[2] 楊凌.《現代電力企業物資倉儲優化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眼界,2012:31
[3] 洪麗.《wms倉庫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現代物流.2012.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