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民
【摘 要】在城市發展與建設的過程中,經濟發展速度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城市中生活污水量呈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但是在城市污水處理的過程中,相關處理工藝卻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想與城市的發展水平相適應,就必須要進一步提高對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這是當前工作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本文重點對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工藝展開了進一步的討論,并對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相關探討分析,希望在今后的處理工藝上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城市污水;污水處理;技術工藝;發展
城市污水廠建設規摸的確定,是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排水規劃,分期分批地建設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要根據水環境保護的目標,分期實施,逐步到位。城市排水工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城區管渠改造,污水的收集、輸送(包括泵站),污水處理和排放利用,以及污泥處置等問題在。
由于工業廢水處理設施一般規模小、技術性強,工藝組合靈活,結構通常為鋼制,即使內部管線穿插較多,運行維護也不太困難。工業廢水處理在技術上是與城市污水處理類同的,但是如果把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設計思路簡單地套用在城市污水處理工程中會帶來很多預想不到的問題。
一、城市污水的來源
城市污水的來源主要由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城市降水徑流三部分組成。生活污水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排水,經由居住區、公共場所、廚房、浴室等生活設施排出,其中有機污染物占約60%,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等;無機污染物占約40%,主要是泥沙和雜物等,此外還有洗滌劑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等;工業廢水是在工廠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是城市污水中有毒污染物的主要來源;降雨徑流是由城市降雨或冰雪融水形成的
二、主要城市污水處理工藝
1.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就是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安裝一定數量的填料,為了使污水達到凈化的目的,通過填料上的生物膜和供應的氧氣發生生物氧化作用,以此來將氧化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生物接觸氧化法是生物法處理廢水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2.MSBR工藝
MSBR(改良型SBR)工藝是集約化程度較高的污水處理工藝,在系統的可靠性、土建工程量、總裝機容量、節能、降低運行成本和節約用地等方面均具有明顯的優勢。MSBR系統的運行原理如下:污水進入厭氧池,回流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此進行充分放磷,然后混合液進入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反硝化后的污水進入好氧池,有機物被好氧降解、活性污泥充分吸磷后再進入起沉淀作用的SBR池,澄清后污水排放。此時另一邊的SBR在1.5Q回流量的條件下進行反硝化、硝化,或進行靜置預沉。回流污泥首先進入濃縮池進行濃縮,上清液直接進入好氧池,而濃縮污泥則進入缺氧池。
3.兩段活性污泥法
兩段活性污泥法,簡稱AB法。該法把污水管道、污水處理廠視為一個污水處理系統。其工藝特點是:不設初淀池,A段高負荷,B段低負荷,A、B兩段污泥分別回流,充分利用污水管道中的微生物,為不同時期生長的優勢微生物種群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讓其充分發揮作用,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其主體工藝流程為:原污水→格柵→曝氣調節池→A段曝氣池→A段沉淀池→B段曝氣池→B段沉淀池→排放。該類設備采用自吸式射流曝氣機、無支架的污泥懸浮型生物填料、側向流坡形斜板沉淀池等先進技術。BOD5去除率為90%,COD去除率為80%。
4.傳統曝氣結合生物轉盤
這是一種效果好、效率高、比較經濟的處理設備。在活性污泥法曝氣池中設生物轉盤,以提高原有設備的處理效率和處理能力。在曝氣池上側設生物轉盤,轉盤用空氣驅動,盤片的40%浸沒于水中,可提高原有設備處理能力和處理效率,減少占地面積,生物量高,活性強,污泥量少且易于沉淀,動力消耗少,而且附加設備費用低。
5.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工藝
本工藝最大的技術突破就是開發出了一高效復合藥劑,它含有大量的O、H、OH、CH、CH2等原子和離子活性基團,在催化作用下藥劑可以輕而易舉地剩余氨水中的銨鹽最大限度的轉化成游離氨;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氨和其它混合氣體中氨的分壓,大大加快游離氨從剩余氨水中釋出的解吸過程和解吸的傳遞速率,使轉化的游離氨能夠快速充分地與剩余氨水分離,實現氨水或硫胺的回收。藥劑還具有強氧化還原作用,它可以在設備(如反應器或藥槽)物理作用的配合下,將游離氨和其它含氮物質一起先轉化成NH3、NH、NO、NO2,再經過還原作用變成無害的N2。經過藥之后的廢水,NH3-N指標可以降到15mg/L(國家一級排放標準)以下;酚、氰指標亦可去除90%左右,COD可以降低50-60%。完成藥之后再續氣浮、微電解、強化絮凝和曝氣器生物過濾,即可使COD和多項指標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三、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
1.工業廢水處理與城市污水合并處理
工業廢水與城市污水是合并處理還是分別處理,是多年爭辯的老問題,世界各國都存在,在我國更為突出。工業廢水與城市污水處理的關系能否合理的解決,關系到如何發揮投資效益,即能不能使有效的資金用于更好地防治水污染的問題。多數人已認識到,應優先考慮工業廢水與城市污水的合并處理,規定工業廢水進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質標準,并在廠內進行必要的預處理,以控制并處理容易造成的問題,工廠和城市應對城市下水道和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共同負責,可按水量、水質合理分攤。
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污水經過不同深度的處理后,成為人們的第二水資源。污水經過處理不能得到合理的使用,就會淡化了污水處理的意義。中國水資源的擁有量在世界排名第121位,說明我國淡水資源匱乏。實踐證明來源較為可靠的再生水是第二水資源之一,但是人們對再生水的認識有偏見,認為再生水是由污水經過處理后獲得的,歸根還是污水,所以不能得到重用,因此給再生水利用渠道的開發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面對淡水資源的寶貴要求,人們重新認識再生水,把再生水利用的渠道拓寬,要因地制宜根據需要確定利用途徑。例如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市政、園林用水、生活雜用水、城市二級河道景觀用水、利用現有坑塘儲存再生水、地下水回灌溉用水等。
3.建設環保型的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是消除污染、化害為利、造福于民的產業,建設污水處理廠要消除自身對環境的污染,特別是隨著環保法的深入人心,全民環保意識的增強,污水處理廠自身的污染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可以從少到多,從低級到高級。結合我國實際,盡量開發高效、低耗的處理技術,以便在財力、物力不充足的條件下,經濟有效地解決水污染防治問題。
最后,要提高污水產業技術裝備國產化、系列化、成套化水平。加快開發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或國內空白的急需的污水技術和產品;鞏固和提高具有一定比較優勢、國內市場需求量大的技術和產品;依法淘汰設計不合理、性能落后、高耗低效的技術和產品。
四、結語
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工作日趨重要和緊迫,污水處理工藝技術的選擇是污水處理廠建設的關鍵,處理工藝技術選擇是否得當,不僅影響處理廠的處理效果,而且還影響整個處理工程的基建投資多少、處理工藝運行的可靠程度、運行費用高低、管理操作的復雜程度。處理水量在10萬m3以下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可以優先考慮的處理工藝有水解-SBR法、SBR法、氧化溝法、AB法、水解-接觸氧化法、AO法等,如果條件適宜也可采用穩定塘等自然凈化工藝。
【參考文獻】
[1]李文燕, 劉姝瑞, 張明宇,等. 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6, 33(4):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