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錦
【摘 要】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與其他施工有著很大的區別,在具有很大優越性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對其進行管理,文章就圍繞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管理展開。
【關鍵詞】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管理
一、前言
為了不斷改善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相關人員不斷加強對其的管理工作,希望能夠盡可能提升其管理效果。
二、高層建筑結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優越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高層建筑物不斷增多,在城市建設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但是由于高層建筑本身存在著結構復雜、工程量大、施工工序多的特征,給建筑工程的施工帶來相當大的困擾,也給工程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合理的探討施工方法對于提高工程整體質量、縮短工程工期、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益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而且能保證工程的耐久性與企業經濟效益[1]。
高層建筑工程是一個功能復雜、子系統多、安裝工程量龐大的建設任務,因此在施工中總會涉及各種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對于工程施工管理要求非常高。大體積混凝土作為現代化工程施工中的一種常見混凝土施工新技術、新方法,它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益,同時大大縮短了施工工期。但是在其施工中,由于施工準備工作量大、混凝土澆筑量多且地基處理復雜的特征,因此在施工中對于各方面的技術要求非常的嚴格。在工程施工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必然會給整個工程質量造成威脅,引發混凝土裂縫的發生,進而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見,在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我們有必要對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藝進行研究和探索[2]。
三、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項
1.注意事項
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的差值、混凝土外表面與環境溫度差值不應超過25攝氏度;要盡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混凝土澆筑完后應在12小時內覆蓋保濕保溫;防水混凝土養護期至少14天;大體積混凝土必須進行二次抹面工作,以減少表面收縮裂縫[3]。
2.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常采用斜面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方法
澆筑時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搗時從澆筑層下端開始逐漸上移。分層澆筑時應保證下上層混凝土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完畢。并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插入下層5公分,使上下層混凝土之間更好的結合。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應與預拌攪拌站做好混凝土澆筑的責任分工,配合攪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試配工作,同時確定混凝土罐車數量以及運輸交通路線等[4]。
3.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主要措施
優選低水化熱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和微膨脹劑,減少大體積混凝土體積收縮影響,以降低混凝土可開裂的可能性。在保障混凝土設計強度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水灰比,摻加適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當無設計要求時,控制在25攝氏度以內),如降低拌合水溫度、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暴曬等。適當設置后澆帶,以減少外應力和溫度應力,也有利于散熱,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必須二次抹面,以減少表面收縮裂縫,緊接進行保濕覆蓋保溫養護??深A埋冷水管,通過循環水將混凝土內部熱量待帶出,進行人工導熱[5]。
四、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要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筑施工技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現代高層、超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經常會涉及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如高層樓房的基礎、大型設備基礎等工程,這類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特點主要表現在施工體積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熱集中等方面,因此混凝土干縮中所發生的質量控制非常的方便。就目前常見的高層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研究,其具體施工要點如下[6]。
1.施工準備工作
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材料要求非常嚴格,尤其是在水化熱集中處理模式下,做好材料管理工作非常的關鍵,一般都需要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和普通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結合,從而提高施工質量和處理技術要點。在大體積混凝土準備工作中,具體的工作內容包含了以下幾方面。首先,水泥的選用。在水泥選擇上要盡量可能的選擇水化熱低、凝結時間長的水泥,優先采用熱硅酸鹽水泥等。其次,骨料在應用中應當采用連續級配的方式進行處理,細骨料在選擇上采用中砂,這種方法有助于混凝土強度的提高,減少施工中出現的塌落度。最后,減水劑。減水劑是為了滿足水泥和易性和早期水化熱要求而選擇的一種施工材料,它在選擇中應當盡可能的選擇一些摻合劑較少的,并且在使用中要合理的控制使用量。
2.澆筑與振搗
在工程施工建設中,高層建筑結構的施工方案在確定之后,必須要及時的對方案進行審核,在所有條件都滿足工程施工要求的時候,每一處的混凝土在初凝前就被上一層新混凝土覆蓋并搗實完畢外,還應考慮結構大小、鋼筋疏密、預埋管道和地腳螺栓的留設、混凝土供應情況以及水化熱等因素的影響,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全面分層,即在第一層全面澆筑完畢后,再回頭澆筑第二層,此時應使第一層混凝土還未初凝,如此逐層連續澆筑,直至完工為止。這種方案適用于結構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時從短邊開始,沿長邊推進比較合適。必要時可分成兩段,從中間向兩端或從兩端向中間同時進行澆筑。分段分層,混凝土澆筑時,先從底層開始,澆筑至一定距離后澆筑第二層,如此依次向前澆筑其他各層。由于總的層數較多,所以澆筑到頂后,第一層末端的混凝土還未初凝,又可以從第二段依次分層澆筑。這種方案適用于單位時間內要求供應的混凝土較少,結構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積或長度較大的工程。
3.混凝土的溫控措施
水化熱溫升控制措施,混凝土升溫時間較短,根據工程實踐,一般在澆筑后的二至三天內,混凝土彈性模量低、基本處于塑性與彈塑性狀態,約束應力很低。當水化熱溫升至峰值后,水化熱能耗盡,繼續散熱引起溫度下降,隨著時間逐漸衰減,延續10余天至30余天。作為工程預控指標,可采取保溫與降溫措施的有:采用冰水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廠址配置有深水井,采用冰涼的井水配置;粗細骨料均搭設遮陽棚,避免日光曝曬;選用低水化熱的P.O.普硅水泥,并利用摻合料減少水泥單方用量。混凝土拆模時,混凝土的溫差不超過20℃。其溫差應包括表面溫度、中心溫度和外界氣溫之間的溫差。采用內部降溫法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內部降溫法是在混凝土內部預埋水管,通入冷卻水,降低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冷卻在混凝土剛澆筑完時就開始進行,還有常見的投毛石法,均可有效控制因混凝土內外溫差而引起的混凝土開裂。
五、結束語
文章將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管理作為敘述的主要內容,通過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優越性、注意事項以及施工要點等的介紹,希望能夠不斷推動高層建筑大體積施工的質量和效果,推動工程的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倪安富. 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20).
[2]宋永新. 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 科技經濟導刊, 2016, 2(2).
[3]劉根根, 楊秋歌. 超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 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10):00145-00145.
[4]廖建生. 淺析大體積混凝土技術在高層建筑基礎中的應用[J]. 江西建材, 2016(17):84-84.
[5]趙海平, 趙招勇. 高層建筑的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及裂縫處理方法[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10).
[6]高耀俊. 高層建筑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分析[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