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金寶
【摘 要】通過對油井分類管理,能夠了解和掌握各類油井生產特點,提高油井故障判斷準確率,能夠具有針對性的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措施。鑒于此,文章重點就提高油井分類管理的措施和效果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油井;分類管理;措施;效果
油井分類管理措施能夠及時、準確的分析油井生產動態,制定合理的油井維護措施。圍繞油井正常平穩生產進行反復分析、研討,根據每口油井的不同生產特點,有針對性的錄取資料、取樣、測試,同時結合油井產量變化情況認真分析示功圖、載荷的細微變化,及時掌握井筒流態,井筒流態的細微變化對產量影響非常大,制定針對性措施,重新建立穩定的流態,以減少油井的隱性降產,保證油井平穩生產。
一、油井管理的現狀分析
目前大多數油田對油井的管理還存在傳統的管理模式,停留在完成每天的固定任務,只是按照油井產量分成A、B、C三類,A類井是每天量油,B類井是兩天一量油,C類井是三天一量油,日常工人按照巡檢制度對其進行巡檢,常規故障處理、填寫報表等,缺乏從生產周期,基礎資料分類、地面適合工藝,計量站點管理,監督檢查等方面系統考慮和規劃,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油井和油藏資料缺乏詳細的資料,難以進行合理、科學的管理。油井的管理者素質不高,缺乏經驗,責任心不強,有的只重生產輕管理,無法有效的開展科學管理。
二、油井分類管理的措施研究
(一)按類型合理規劃油井地面建設
油井管理的最基本單元是地面的建設管理,油井地面建設規劃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油井管理的效率,效率高低決定了油田正常生產是否順暢。自噴采油和機械采油是油井生產中主要的兩種類型,自噴采油型油井主要由油嘴,高壓井口工藝,高壓水套爐,清蠟絞車,鋼絲,刮蠟片等清理設備組成;機械采油主要由抽油機井口,抽油機,低壓井口工藝、水套爐等設備組成。合理的規劃單進進站方案和縮短集油半徑是降低油井進站回壓的關鍵性措施。普通抽油機井與自噴井由于壓力系統不同,在地面建設中所采取的壓力等級也不同,采取同一套進站計量系統,對后期自噴井維護和生產操作帶來不便,對低壓井影響較大。在地面規劃時,分高低壓系統布置,有利于降低系統回壓,也便于自噴井替噴等操作。
(二)按類型合理管理自然站
主要分計量站、接轉站。計量站主要對采出的原油和天然氣進行計量,集中加溫、將單井來液混輸至接轉站。計量站工藝由計量間、計量閥組、計量分離器、外輸加熱裝置及外輸管線等組成。接轉站工藝,主要由計量站來液閥組,緩沖罐、分離器、外輸泵房、外輸油管線、外輸氣管線等組成。接轉站接收計量站的液氣混液,首先進入臥式緩沖罐進行緩沖和液氣分離,液進入外輸泵房增壓外輸,氣進入分離器二次分離,分離后氣進入氣外輸系統。計量站和接轉站的平穩合理運行直接關系到前端油井的正產生產。這就要求管理者,根據液量的大小及時調整外輸量,合理的控制外輸溫度和壓力,使整個集輸系統工藝提溫降壓,保證前端油井生產健康平穩。
三、如何提高油井分類管理的措施和效果
(一)完善并保存完整詳細的油井資料
完善的資料是進行油井管理的前提,因此在進行油井管理前,要取全取準油井生產資料,并對其進行分類整理分析,其次是要將資料統一管理存放,建立資料檔案,以便后期的管理使用,資料的更新和分類整理是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加強監督
加強監督,加強考核,是油井管理順利實施的關鍵。因此管理部門要不定期的對油井的計量,化驗、綜合管理等進行檢查。并定期對基層油井的管理進行指導和考核,以此來加強職工對于油井管理的重視,減少管理工作中的失誤和拖延,提高油井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完善井場的基礎設施,規范計量管理設施
對油井進行合理的管理,就要有規范的管理設施。采油生產現場要不斷完善井場的基礎設施,要為油井的管理配備精確,規范的計量設施和先進的化驗器具,并時刻監測油井的管理動態,實現油井的科學管理。
(四)延長熱采井生產周期
針對熱采井油稠、管理難度大的特點,油田對稠油井實施“三期”管理,即開井初期、生產中期、生產末期,保證生產參數合理性,保持原油流動連續性,減少油流阻力,延長生產周期。第一,開井初期。放大生產壓差,使油井“趁熱快抽”,開井后盡量避免五天內有停井和放套管氣工作,以減少停井和激動出砂,順利度過排砂期;第二,生產中期。跟蹤生產動態,根據生產變化情況、防砂方式和水侵程度不同,及時采取措施穩定生產壓差,保證平穩生產;第三,末期管理。采取井筒降粘及地面摻水措施,降低原油粘度和回壓,提高油汽比,采取長沖程慢沖次生產,以延長生產周期,利用有限的資金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油井的分類管理,進一步論證了維護措施的可行性,使措施的實施更有針對性,最大限度的減少了維護性措施對油井的影響,既保證了維護措施的可行性,提高了油井的生產時率,又提高了油井的產量,最終提高采收率。
【參考文獻】
[1]代汝峰.孤島采油廠油井差異化管理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
[2]蒲海龍,孔紅艷,張瑞霞,陳青忠,林麗華.油井分類管理在文留油田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1(22):32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