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沛 任聰
【摘 要】本文立足部隊車輛器材社會化保障需要,引入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對傳統器材保障進行優化,提出了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車材社會化保障理念,并初步構建了模式,為軍隊車輛器材保障社會化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社會化保障;保障模式
現代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使第三方物流概念應運而生。作為供應鏈過程一個環節的第三方物流, 在企業和用戶之間起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隨著條形碼技術、電子數據交換(EDI)、自動化倉儲管理訂貨系統(EOS)等技術的出現,第三方物流的理論與實踐也逐步的發展成熟,同時也標志著與信息科技相結合的流通產業的高度發展。
近幾年來,軍隊裝備保障部門正在積極探索社會化保障,如何進一步擴大和鞏固通用裝備保障社會化的成果,實現軍隊車輛器材保障社會化,以適應新形勢下車輛器材保障發展的要求,是各級車輛器材保障部門面臨和亟待解決的新課題。引入第三方物流概念,并付諸實踐,將對軍隊車輛器材保障社會化的進程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一、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源自管理學中的Out-souring,它是指企業動態的配置自身和其它企業的功能和服務,利用外部的資源為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服務。將其引入物流管理領域后,就產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指生產經營企業為集中精力搞好主業,把原來屬于自己處理的物流活動,以合同方式委托給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同時通過信息系統與物流服務企業保持密切聯系,以達到對物流全,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種運作與管理方式。
“第三方”這一詞來源于物流服務提供者作為發貨人(甲方)和收貨人(乙方)之間的第三方這樣的一個事實。物流服務公司在貨物的實際物流鏈中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參與者,而是代表甲方或乙方來執行的。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動下,從簡單的存儲、運輸等單項活動轉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務,其中包括物流活動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設計建議最優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
二、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軍隊車材社會化保障的基本模式
隨著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以及軍隊自身的實際情況,可以建立不同的保障模式。
模式一:將軍隊現有的保障機構與設施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結合,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管理,借助軍隊現有的保障機構與設施實現對軍隊車輛器材保障社會化。優點是,既繼承了軍隊傳統的供應保障模式,利用了長期建立起來的軍隊車輛器材的保障設施與設備,同時也引進了先進的管理理念,二者互為補充,使其逐漸孰悉與適應軍隊車輛器材的保障要求。一般適用于改革的初期。
模式二:將軍民通用車型器材,全部交給第三方物流企業來保障,實現軍民通用車型器材保障的社會化。這種保障模式的優點是,既充分發揮了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作用,提高了對部隊的保障效率,同時也減輕了軍隊車輛器材保障的負擔,使軍隊的車輛器材保障部門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來研究和做好自己負責的保障范圍。適用于保障的成熟期。模式三:軍隊車輛器材的保障全部由第三方物流企業來獨立承擔。通過前期的理論與實踐,使第三方物流企業掌握了軍隊車輛器材的保,障特點及規律,基本上能適應軍隊的需求。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獨立行,使對部隊車輛器材平戰需求的保障。
模式四:引進第三方物流理論和實踐,改造現有的軍隊車輛器材保障機構與設施。通過先進的咨詢公司將傳統的保障機構全面改造成具有現代物流管理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脫離現有的隸屬關系,獨立行使對軍隊實施車輛器材保障的職能。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在原有的軍隊
保障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造,過去的機構與人員設施已經熟悉了對軍隊車輛器材保障的特點,只是需要重新培訓其管理技能與管理水平。減輕了部隊的負擔,通過引進先進的管理理論,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保障效率。
三、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軍隊車材社會化保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利用第三方物流實現對軍隊車輛器材保障社會化,還存在一些具體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對策供實施中參考。
其一,在思想認識上的問題與對策。車輛器材保障部門的傳統保障方式,強調通過內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提供最有利于對部隊的服務。而第三方物流,除強調提供最有利于用戶的服務外,強調與供應鏈中其它成員的聯系和合作,這里也包括與其它車輛器材保障部門、被保障部隊的聯系和溝通。目前各級車輛器材保障部門都分別有自己的保障范圍,保障部門相互間溝通和合作的意識淡薄,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全局的協調對車輛器材保障所起的作用。
為此,應該加強宣傳力度,讓更多相關人員認識和理解第三方物流。只有使車輛器材保障人員認識到從供應鏈其它成員的利益為出發點,站在供應鏈的角度理解和管理軍事物流,才能更好的了解部隊的需求,從部隊的需求出發,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也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同各方面的合作,協同供應鏈各方最大限度的減少軍事物流費用,提高軍事物流服務的效益。同時積極加強物流意識,特別是加強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生產經營者和軍隊各級車輛器材保障部門了解第三方物流,理解Out-souring的管理策略,刺激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其二,人員的素質上的問題與對策。物流業務將朝著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它要求車輛器材保障人員掌握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自動化技術,掌握物流優化管理理論與方法,但是目前軍隊車輛器材保障人員的業務素質難以達到第三方物流概念所要求的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的目標。同時管理人員也還缺乏有關實施Out-souring策略的業務素質。
需要加強人員培訓,提高軍隊專業物流人員和相關人員對物流的認識,加強軍隊車輛器材保障工作人員對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知識的學習、掌握和運用的能力,為將來的軍事物流現代化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利用各種機會加強有關第三方物流概念以及軍事物流管理理論方法的學習。同時可以在有關院校對學員、在職進修干部進行物流知識、物流資源優化配置方面的知識培訓。
其三,硬件設備方面的問題與對策。我軍車輛器材保障部門的倉儲點一般設在偏遠地區,設施設備普遍比較落后,未達到第三方物流的條件要求,智能化、自動化倉庫還比較少,倉儲運輸系統的整合效能比較低,尤其是自動化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還不能保證隨時隨地的資產可見,也不能形成對物流服務需求全面及時的了解,更難以達到對物流過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難以滿足適時、適地的對部隊的保障。從長遠來看,要求軍隊車輛器材保障部門還應具備軍隊自己的先進自動化物流設施設備。這些設施設備應該從物資市場的籌措開始延伸到供應鏈的末端(即所供部隊),除了傳統的物流自動化技術以外,還要加強對于軍事物流過程資產可見性系統的研究開發和應用。
其四,在管理水平上的問題與對策。第三方物流不但對物流企業自身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還要求企業具備復雜情況下(兼顧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協調能力。而我軍的許多車輛器材保障部門還停留在經驗管理、粗放管理階段,未能解決好先進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實際應用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技術、設備等條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難以上臺階。
因此,在軍事物流管理活動中,要解除舊的管理思想和束縛,加強新技術在管理實踐中的運用,增強物流活動的可控性。通過引進、消化與吸收第三方物流企業,切實提高軍事物流的整體管理水平。
其五,信息技術上的問題與對策。第三方物流要求能及時獲取各部隊的信息,適時和適量地安排車輛器材的供應和儲存。我軍的網絡還正在發展建設中,EDI技術還很落后,難以實現不同計算機系統之間數據的傳遞和交換,影響物流中心與部隊各方面的溝通和協作,阻礙物流服務質量的提高。
應加強軍隊車輛器材保障系統的信息網絡建設、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EDI的建設、條形碼建設和自動化設備體系的建設,為形成開放、合作的軍事物流體系打下良好基礎。
四、結語
第三方物流概念在國外已被廣泛接受,并在實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應抓住機遇,通過廣泛宣傳、準確的定位、完善的組織和全方位的管理,利用第三方物流理論,為軍隊車輛器材保障社會化開創一個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王亮.軍用車輛器材保障概論[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3:91-96
[2] 蔡志強,謝新鵬.軍用車輛器材倉儲管理[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16:0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