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樹泉
【摘 要】公路路網的不斷完善,公路建設標準相應提高,公路隧道施工的規模、技術更上一臺階。然而,在公路軟弱圍巖施工中,因種種因素,施工安全受到影響,軟弱圍巖隧道事故時有發生,影響了公路工程質量,為建筑行業帶來嚴重的社會影響。對此,筆者根據自身經驗,立足于軟弱圍巖隧道施工,分析了保障施工安全的措施。
【關鍵詞】公路軟弱圍巖;隧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前言
在某公路施工中,需要開通隧道,該隧道呈東西方向,隧道最大填埋深度為318m,隧道總長3169m。在隧道實際施工中,地質勘查人員經過勘查得知,隧道圍巖中存在大量碎屑巖,其中,多數為強風化泥質灰巖,裂隙發育良好,淺層風化現象嚴重,圍巖表層大量剝落。整體來講,隧道圍巖為軟弱圍巖,在隧道施工中,極易出現坍塌現象,加強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成為重點[1]。
二、公路軟弱圍巖隧道施工中常見病害
在隧道軟弱圍巖施工中,病害非常常見,導致隧道存在坍塌風險,為工作人員安全帶來隱患。在軟弱圍巖隧道施工中,常見病害有:(1)軟弱圍巖隧道施工中,極易出現形變現象,尤其是距離掌子面20-30m處,夾雜數據波動區域,形變現象發展較快,存在較大的坍塌風險。(2)在公路隧道早期開挖中,掌子面易出現滲水現象,尤其是降雨之后,滲水現象較為嚴重,支護結構隨時會發生大范圍沉降。(3)在隧道形變區域,極易發生沉降現象,同時,還會產生收斂現象。(4)在隧道拱頂與邊墻位置,極易出現裂縫,隧道質量受到影響。(5)在圍巖形變區域,還容易出現環向開裂。(6)當隧道出現收斂現象時,在收斂最大處,易出現工字鋼架扭曲變形,支護結構開裂,混凝土脫落等現象,公路隧道質量與壽命受到較大影響。(7)若隧道形變時間較長,在隧道襯砌施工過程中,隧道很難始終處于穩定狀態,公路隧道質量難以保障[2]。
三、公路隧道軟弱圍巖的地質工程特點
在公路施工中,軟弱圍巖隧道作為一項重難點工程,若出現質量問題,直接影響了整個工程的安全、質量與精度。實際上,在劃分公路隧道圍巖時,應依照圍巖結構、圍巖穩定性等基本因素,結合圍巖的強度、地下水作用、風化程度等,將隧道科學劃分等級,為后續施工安全技術的實施奠定基礎[3]。在公路隧道軟弱圍巖施工前,勘察地質工程,了解地質工程特點是第一要素。
1.軟弱圍巖地質特點
軟弱圍巖,主要是指圍巖質地軟弱,承載能力較低,節理裂隙發育完整,結構破碎的圍巖。軟弱圍巖一般是由土層、擠壓破碎帶、巖體風化層等構成,因圍巖結構較為破碎,巖體粘結力不足,在隧道圍巖開挖時,僅依靠顆粒之間的摩擦效應成拱,穩定性不足,極易出現坍塌冒頂現象。在以頁巖、片巖為代表的軟質巖施工中,因圍巖強度較低,穩定性較差,在隧道開挖過程中,極易出現風化現象,并且,該類軟質巖遇水易化,深埋地段極易出現塑性變形現象,導致隧道內擠。另外,軟弱圍巖還存在粘結強度低情況,開挖結構面極易發生松弛、滑移現象,影響圍巖隧道施工安全。
2.軟弱圍巖隧道施工的工程特性
因軟弱圍巖自身特點,在軟弱圍巖隧道施工中,表現出以下工程特性。其一,因軟弱圍巖穩定性不高,隧道一崩塌,在隧道洞口施工中,極易出現牽引性滑動,因此,進洞施工較為困難。并且,因軟弱圍巖區域承載力不足,在洞內施工中,支護結構極易下沉收斂,為公路隧道施工帶來風險[4]。其二,因軟弱圍巖自穩能力不足,在施工中,應采用分步施工法進行施工,但是,因隧道施工工序較多,在封閉環形成過程中,耗時較長,極易影響工程進度。其三,一般來講,軟弱圍巖多處于地質復雜多變地帶,勘查人員很難一次完全掌握地質,在施工過程中,工程設計極易發生變動,增加了隧道施工的難度。
四、公路軟弱圍巖隧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超前地質預報
在公路軟弱圍巖隧道施工中,常出現揭露地質和設計不符現象,直接導致工程設計變更,工程進度與造價受到影響,甚至影響隧道施工安全。對此,在公路隧道施工前,可采用超前預算方式,準確獲取地質信息,提高工程設計的可行性,減少設計變更情況,提高隧道軟弱圍巖施工質量。當前,在工程施工中,常見超前地質預報方式有:地質素描法、鉆探法、物探法等。在軟弱圍巖隧道施工中,若遇到破碎帶或者斷層帶,應延長鉆探深度,查清施工區域地質、地下水分布情況、裂隙發育情況等,嚴禁未清晰探查地質狀況下開挖隧道,以此保障隧道施工安全性,增強公路工程整體質量。
2.微臺階法
在軟弱圍巖隧道開挖中,為提高施工安全性,可采用微臺階法,由三層左右開挖斷面,一般來講,上層臺階高為4.8m,長為4-5m,每進尺1m,可對兩榀進行開挖;在開挖至下層臺階時,應先在右側開挖雛形,以一級兩榀的形式,進行分級進尺,在左側開挖時,其進度慢于右側開挖,通常為三榀,兩側開挖同時進尺。在對仰拱進行開挖時,應保障其進度緊跟臺階開挖進度。另外,在公路軟弱圍巖隧道開挖時,相關人員應對爆破進尺嚴格控制,上層臺階進尺,則同步推進臺階開挖,有效控制交錯距離,保障拱架應用的同時,有效預防拱掉落情況,保障工程施工安全性。
3.工程支護
在軟弱圍巖隧道施工中,工程支護非常重要。在公路隧道開挖中,常用支護方式有:錨噴、鋼拱架+錨噴等。在施工開挖前期,圍巖形變并不明顯,此時,應做好支護工作,保障工程質量。否則,極易導致巖體松動,增加巖體負荷,隧道工程安全性受到影響。對此,在支護過程中,重視支護工程,提高隧道結構強度與剛性,有效控制隧道形變量,避免工程塌方,提高隧道工程施工技術的安全。
4.襯砌
在公路隧道工程襯砌施工中,應以復合式防水襯砌為主,有效避免掌子面滲漏,提高襯砌工程質量。在襯砌施工中,選擇強度為C25的防水性混凝土進行澆筑,提高工程的抗滲等級。并且,重視排水工程設計,有效結合排水與防水工程,提高工程結構防水性的同時,強化混凝土結構,提高襯砌強度與安全性。在襯砌混凝土時,相關人員應注意:保障工程擁有穩定的量測內容,與穩定的圍巖結構;保障位移達到預期限度的90%;在襯砌完成后,若位移速度不超過0.1-0.2mm/d,拱部沉降度在0.07-0.15mm/d內,應及時展開封閉成環操作,充分發揮施工安全技術效用。
五、總結
在公路施工中,隨著隧道數量的增多,遇到軟弱圍巖的比例不斷增多,施工難度增大,加上工期緊,任務重,風險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隧道坍塌事故增多,為行人安全帶來嚴重風險。對此,施工安全被提上日程。對此,文章通過工程實例,重點論述了軟弱圍巖隧道常見病害,并探討了安全風險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公路隧道施工質量,保障廣大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推動我國公路發展規模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劉正林. 公路軟弱圍巖隧道施工安全與質量控制的探討[J]. 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8):00121-00121.
[2]趙秦云. 探究軟弱圍巖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技術[J]. 工程技術:文摘版, 2016(11):00064-00064.
[3]張松濤. 公路軟弱圍巖隧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探討[J]. 建筑技術開發, 2018(10):107-107.
[4]張俊偉. 針對軟弱圍巖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的討論[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7(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