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濤
【摘 要】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即中國優(yōu)秀的物質與精神的沉淀。是中華文明的血液。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現代設計相融合對我們來說也是至關重要,既能增加現代設計的多樣性,又能傳承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設計我們可以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文化都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設計也同樣如此。中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演變歷史,它的許多設計方法,在今天的現代設計中,也常常被現代設計師們反復使用,雖然因為時代的變化,材料的更新,工藝的進步,使設計手法有很多變化,但它們之間的傳承關系卻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傳承關系,不僅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所獨有,也為其它國家和地區(qū)所常見。
【關鍵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現代設計;發(fā)展;繼承
20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帶來了現代藝術設計領域的巨大變化,各種設計風格、思潮流派層出不窮,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傳統(tǒng)藝術意識觀念的喪失,一些傳統(tǒng)的、民族的美學思想仍然深深地影響著現代設計的文化理念。
從大量的中華原始藝術、民族民間藝術、各種工藝繪畫藝術以及西方現代派藝術的分析比較中,我們發(fā)現傳統(tǒng)藝術與現代藝術設計之間存在很多的相似之處。傳統(tǒng)文化是我國的寶貴財富,它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歷史悠久的。設計存在于我們生活的細微之間,任何一個物品都逃離不了設計,設計不僅僅表達人類對美的追求,更表達其方便性實用性。
設計要表現設計者之意、理、思想、情趣,這樣才是真正的有生命的設計,中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演變歷史,它的許多設計方法,在今天的現代設計中,也常常被現代設計師們反復使用,盡管因為時代的進步,工藝、材料的革新、設計手法審美有所改變。但是他們之間的傳承關系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例如我們在看歐洲藝術文化的過程中會發(fā)現一向追求時尚、標新立異的風格,在現代設計上,就常常受到古希臘一羅馬藝術風格、拜占庭藝術風格、哥特藝術風格、巴洛克藝術風格、洛可可藝術風格、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前拉斐爾派藝術風格、20世紀初期蘇聯藝術風格、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波普藝術風格、歐普藝術風格和極限主義藝術風格等的深刻影響。這些相互影響的藝術風格,雖然都是經歷了積淀的文化,但時至今日,仍然被現代設計師們交替使用著,所以說傳統(tǒng)文化對于現代設計的影響是巨大的,無處不在的,巨大到讓我們感覺不到,無處不在到讓我們潛移默化。人類昨天社會實踐活動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關于藝術的文明成果,對于今天而言,都是傳統(tǒng)藝術文化。人類在創(chuàng)造藝術化的過程中,把那些落后的糟粕淘汰,被保留下來的都能對今天和明天能夠產生巨大影響的,那的確都是人類文化的精華。中國的仰韶文化距離今天己經是7000-5000年了,其彩陶圖案豐富多彩,有魚紋、鳥紋和蛙紋等多種逼真的動物形態(tài);古埃及文化,距離今天怕也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對于現在的我們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傳統(tǒng)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現代設計的長河中,我們越來越將簡約實用作為設計的主流,但在我們設計的過程中,也更多的融合了傳統(tǒng)文化元素,傳統(tǒng)文化對于設計的影響是隨處可見的,我們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的巨大魅力以及它無處不在的廣博性;一脈相承的傳承性,潛移默化的影響性。傳統(tǒng)文化對人類創(chuàng)造的現代的和未來的文明,都必然產生不可否認的巨大影響。
中國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在藝術和設計領域進行研究探索,這種探索,他們將世界先進科學技術與進步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例如南京中山陵,首次把現代科學技術成果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的令世人驚嘆的藝術作品。當我們從紫金山上空掠過,凝視中山陵,我們不僅僅是領悟到一個重新崛起民族的浩然正氣,也體味到現代藝術與設計思想的種種內涵。
將中國傳統(tǒng)圖形藝術與現代標志設計的結合,逐步挖掘、變化和改造傳統(tǒng)圖形,讓傳統(tǒng)圖形成為設計的一個創(chuàng)意點和啟示點,從而使標志設計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北京2008申奧標志可以說是現代標志設計中的一個經典之作。標志整體結構取自傳統(tǒng)吉祥圖案“盤長”,它運用了中國書法中所特有的“筆不到而意到”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的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動勢與意象,并籍以表達標志主題和傳達人民的祝愿。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分別蘊含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五行中的一種,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新石器中的魚紋圖案。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中,魚和水的圖案是繁榮與收獲的象征。晶晶的頭部紋飾源自于宋瓷上的蓮花瓣造型。歡歡頭部的紋飾采用了敦煌壁畫中的火焰紋。再比如說,中國聯通的標志也取自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中國結,有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之意。中國郵政的標志,其基本元素是中國古寫的“中”字,在此基礎上,設計師根據我國古“鴻雁傳書”這一典故,將大雁飛行的動勢融入到標志的造型中。該標志以橫與直的平行線為主構成,形與勢互相結合、歸納變化,表達了一種企業(yè)形象。
中國傳統(tǒng)藝術源遠流長,種類繁多,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出現了對祥瑞之物的描述,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作品中也創(chuàng)造出了大量的瑞獸與祥獸,例如麒麟、龍、鳳。創(chuàng)作者對現實事物形態(tài)進行大量的刪減、夸張等處理,通過藝術語言,充分表現出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習傳統(tǒng)藝術,能夠鍛煉發(fā)現力,以不尋常的觀念去看尋常事物,鍛煉從雜亂中尋求秩序的能力,再通過現代設計體現出來。
現代設計中我們要提倡“回歸自然”,尋求一種簡樸、粗獷而又自然的境界。而中國傳統(tǒng)藝術在材料的使用上,用的就是垂手可得的自然材料。現代設計作品必須形成一個自然、淳樸、簡練的風格,來滿足人們的心理渴求。這樣我們的設計才是一個既有實際功用又富有人性化的設計。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作為人民創(chuàng)造的智慧結晶,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永遠給人們以文化的啟迪和創(chuàng)作靈感的閃現。
漫漫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在世界的東方獨樹一幟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器物和習慣,就像一個家族的傳家寶。設計我們可以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在生產力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物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我們跟傳統(tǒng)文化有點脫節(jié)了。設計,作為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活動,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囊括在內。從傳統(tǒng)圖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不僅能夠保留傳統(tǒng)藝術的神韻,又能夠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并且還能充分地表達標志所蘊涵的理念與個性。陳漢民先生在設計王府井飯店的標志時,把傳統(tǒng)的中國結與建筑墻壁上的裝飾融合起來,使我們看到這個標志時,既有中國的文化的情結,又具備現代設計的特點。靳棣強先生在其招貼設計《自在》系例中,運用了中國的水墨畫技法,融合了現代技術的特殊機理效果,現代又不失傳統(tǒng)。貝隸銘先生更是世界公認的建筑大師,在做中國的香山飯店運用江南水鄉(xiāng)的青磚灰瓦白墻色調,使現代建筑加上文化情懷,形成了一種共鳴。他們這些大師自身都具備得一定的文化素質,挖掘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一種韻致,讓我們感到了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作為當代設計者來說,應該感覺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培養(yǎng)一種設計師的責任感,要做就做最好的,加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更要想到我們當代設計應與創(chuàng)通文化相融合,這樣既促進的當代設計的多樣性,有弘揚繼承了傳統(tǒng)文化。
【參考文獻】
[1]陳望衡著:《藝術設計美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毛德寶著:《標志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凌繼堯徐恒醇著:《藝術設計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受之著:《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5]田自秉著:《中國工藝美術史》東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
[6]李硯祖著:《工藝美術概論》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