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婷 張超然 王有彪
【摘 要】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以石河子大學為例,對大學圖書館參與創文明城市以及環境治理進行分析,提出大學圖書館參與石河子環境治理的主要策略;并且通過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平臺,推動環境共治,實現大學圖書館資源的高效利用,同時,依據石河子市環保部門的有關規劃,開展個性化、協作化、創新性、深層次的信息增值服務;創建信息共享平臺,為環境改善提供優質有效的信息,推動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縱深發展。
【關鍵詞】SWOT分析;大學圖書館;文明城市
隨著石河子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的高度集中,大氣環境污染防治已經成為關乎石河子民生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甚至已經威脅到了石河子創文明城市工作的開展。在石河子創文明文明城市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積極探索并實施污染防治對策,促進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而大學圖書館是學校的信息資源中心,更應廣泛地參與到區域公共決策、提供優質知識中,從而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實現大學信息資源的高效和高速增值。
一、SWOT分析簡介
SWOT分析法,也稱態勢分析,是一種用于制定發展策略和分析競爭情況的常用方法,它能有效識別自身優勢與劣勢、判別機會與威脅,通過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該問題的途徑。在大學圖書館參與石河子創文明城市中,引人SWOT分析,將各個影響因素通過系統分析加以優化整合,為大學圖書館參與創文明城市、大氣環境改善和打造知識信息增值服務提供參考,也可為區域環保部門提供增值信息開發及平臺建設上的借鑒。
二、大學圖書館參與創文明城市的SWOT分析
(一)優勢
l.豐富的圖書資源
大學圖書館有著為教學和科研提供服務的雙重任務,采集各種類型的文獻資料,進行科學的加工整序和管理,為學校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提供文獻資源保障。因此大學圖書館擁有大量的文獻資源、多學科專業知識背景下的人才隊伍、具有良好的信息和數據搜集分析能力的人員和廣泛的文獻資源采集渠道,可以在大氣污染防治、地方環保工作經驗、科技成果等方面提供資源和人才的保障,即為石河子的工作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務,為環保部門提供真正實用決策依據。
2.優秀的學科館員以及在校生
大學圖書館的相關學科館員大都具有良好的信息和數據分析能力,善長各種科學方法的應用、科學數據的積累以及系統的分析。學科館員可以通過關注國家戰略并且解讀國家戰略,同時,結合在校大學生的思維開闊,不受拘束,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創新的小建議,以論壇資料、館內刊物、微信公眾號等發布形式,向合作部門進行前沿信息的推送,來輔助石河子創文明城市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弱勢
1.缺乏有效的合作機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并不是某一組織的專屬工作,而是一項復雜且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動員環保部門、大學、科研機構等各方力量,就當前而言,各組織還存在缺乏統籌協調、相互協作機制的問題。在石河子創城背景下,各單位應該聯合開展攻關,致力于改善住環境,居尤其是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更是需要工廠和政府部門的大力合作,共同推進大氣污染物來源的解析工作以及治理措施的實施。
2.缺乏資源共享、信息平臺的構建
就石河子大學目前的情況而言,一方面,大學外部人員需要登記身份證等信息才可進入大學校園,而大學圖書館更是不對外開放,只有在校大學生及老師才能進入,雖然極大程度上保證了讀者的安全,但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資源的共享性。另一方面,石河子大學圖書館公眾號的建設應與環保部門合作,緊抓大數據建設的契機來共同整合數據,開創石河子創城背景下環境治理、環保工作的新模式。
(三)機會
2016年,石河子市創全國文明城市成功,2017年,石河子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繼創城成功后,又“守城”成功。在城市環境干凈整潔,綠色覆蓋率相對較高,居民精神面貌良好的同時,石河子市的空氣質量仍然存在問題,冬日不見太陽的現象仍然存在,因此創建大學圖書館增值信息服務平臺、服務模式及策略,拓展大學圖書館的智能服務性能,增強大學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借鑒京津冀地區高校圖書館參與到區域大氣污染的治理中的經驗和教訓,參與創衛生、文明城市提供指導。
(四)威脅
環保部門對大學圖書館的參與認可度普遍不高。大學圖書館可以以環保部門提供的監測數據為依據,從而提出參與創城、空氣質量改善等方面的想法和思路,并且在與相關部門共同構建的特色數據庫和信息平臺上發布推廣,協助有關部門制定因地制宜的環境改善措施。但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環保部門對大學圖書館的在環境方面的專業性存在很大的質疑,對其參與的認可度也并不是很高,導致在多方的合作中,互相缺乏信任,甚至協作互動機制運行不暢。
三、大學圖書館參與創城的策略分析
(一)共建的信息平臺
通過大學圖書館獨立的網頁、移動圖書館電子設備、微信平臺等進行資源共享,同時,通過共同建立新的信息平臺或者共同管理已有的信息平臺,多渠道地普及有關創城的科學知識,為市民參與到創城活動中提供便利的渠道和平臺,從而強化市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同時,使公眾掌握基本環保知識,熟悉相關法律,從而有能力更好的參與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
(二)以大學為試點
在校大學生對于各種方針政策的落實程度較高,因此,可以以圖書館為主導,在大學試行一些創新型措施,在大學的的試運行中,找到其存在的問題,并逐步改進,在充分完善后,再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除此之外,大學內有許許多多的社團,通過社團開展各種各樣有關創城的活動,對環境保護,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知識加以宣傳,促進全民參與、全民宣傳創城的新風氣的形成。
(三)共建指標體系、特色數據庫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的目標,結合石河子市的特點,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大學圖書館與環保部門的協作應該從大氣環境、污染控制、社會經濟三個方面入手,共同構建石河子市的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以及特色數據庫。此外,還可以借鑒成都市“空氣質量專家會商”的模式,分析當前石河子市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研究石河子市的污染成因及趨勢,為“科學治理”提供解決方案。
(四)實現聯防聯控
在2015年的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申述要向霧霾宣戰,不達目標,絕不停戰。在如今的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環境污染的防治和社會公眾對環境監測的要求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數據提供和統計匯總了,開展數據資源統一管理和共享平臺建設,加強數據綜合應用和深度分析,將實時數據的整合分析結果公布在共享平臺上,讓居民實時了解石河子市環境的狀況以及環境治理的進度和成果,最重要的是建立防治條例、制度、管理辦法,形成聯防聯控的統籌協調和長效機制,從根本上改善環境問題。
四、結束語
各個大學的圖書館都具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和優質的師資隊伍,通過與環保部門、科研機構等合作,共建信息平臺、環境指標體系、特色數據庫,推動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縱深發展,大學圖書館參與到創城環保中,也會提高大學圖書館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何小鳳,張寶軍,曹健,孫會清.高校圖書館參與大氣環境治理的SWOT分析[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05):69-72.
[2].公眾參與:助推環境共治[J].環境保護,2015,43(15):2.
[3]肖步青.“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探討[J].品牌研究,2018(04):273+275.
[4]荊海麗. 多方發力共創衛生城市[N]. 陽泉日報,2018-01-30(006).
[5]魏榮芳.基于SWOT分析的圖書館核心能力培育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0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