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赫男
【摘 要】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是當前用于水環境監測的重要方法,但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其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就管理運行和質量控制兩方面問題進行了簡單探討,并從管理日常化、管理制度化、管理質量化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運行問題;對策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是應用于強化生態環境管理,實時反映排污情況,進行污染物排放控制的主要方式,該系統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效率,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逐漸向現代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但是隨著近幾年的應用發現該系統在運行中會存在一些問題,下文將從管理制度和管理質量方面入手制定相應的對策。
一、管理制度方面問題
1.管理體制問題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運行多是單純依靠環境監控、環境監察等單一部門開展,獨立設計構建監控系統-系統的管理維護-實際應用,而非多個部門齊抓共管,因此就會存在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首先,大部分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無法兼顧掌握監測技術、質控檢查、數據審核、數據傳輸等全面技能;其次,在環境監管、環境執法等過程中自動數據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但是自動數據的準確性卻一直存在較大爭議;再者,目前對于污染源監控的重點放在了“監”方面,因此以“控”為核心的監控系統無法滿足管理需求。
2.自動監控定位問題
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下發的《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中,將自動監控設備定位為污染治理設施,因此其產權歸屬于排污單位,該歸屬權定位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自動監控設備的建設費用有企業獨立自籌、政府BOT項目、企業自籌+政府補助等多種支出方式。基于目前經濟形勢,部分企業仍處于經營生產資金不足的狀態,缺乏對自動監控設備的投資動力;此外,對部分企業而言,認為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是強加于己身的“緊箍咒”,因此在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開展數據對比、設備檢查等工作時配合度較低,增加了監管的難度。同時,系統采集的實時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也無從保證。
二、質量控制方面問題
1.儀器檢定
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應加強強制性的檢定。因當前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還缺乏相關的配置,計量部門也并未實現檢定工作的全面開展,這使得監測數據的應用合法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
2.儀器校驗
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需要每月按照設定完成一次質控樣校準和實樣比對,每個季度均需要重復進行一次量程漂移與零點漂移試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針對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需要不定期開展校準,質控樣品考核等相關工作,但由于管理、人力、技術等方面的制約,該項工作開展效果并不理想。
3.運營維護
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屬于精密分析儀器,每周至少需要對系統進行一次維護。生態環境部已取消了污染源自動監控實施運營資質,就實際運行情況來看,由于相關技術人才的缺乏、企業自身責任心不強等因素,使得部分企業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無法按照要求定期進行維護。
三、具體對策
1.管理日常化
隨著科學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持續發展,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在環境監測中的作用越加明顯,并在日常監督監測、水質監控、事故預防等各個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應當盡可能地在日常管理中納入監控系統的管理任務,同時結合運行中較常見的主要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并形成完善的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管理模式,從而進一步細化綱領性文件、系統驗收、運行和更新等一系列的管理文件,使得排污單位責任和各個部門職責得到有效細化。各個部門針對自動監控系統,在管理上能夠較好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環境監控主管部門主要負責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以及安裝聯網計劃的制定;而環境監察部門主要負責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現場檢查工作;環境監測部門主要負責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質量控制和技術指導等工作。
2.管理制度化
雖然生態環境部已取消污染源自動監控實施運營資質,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已不再強制要求排污單位采用第三方運營的模式對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開展運行維護工作。但由于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具有設備品牌測量方法多樣、精度高、易損耗、維護難度大等特點,憑借排污單位自身技術能力很難做好運營維護工作,因此第三方運營方式依舊是排污單位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運營的主要模式。第三方運營能夠經由集約化管理來實現對維護成本的控制,能夠以專業的運營技術有效克服排污單位負責運營維護存在的各種弊端。
3.管理質量化
針對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管理質量化主要包含兩個層面,其一是系統運行質量,其二是運營維護的管理質量。前者重點在于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必須加大頻次對排污單位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運行情況進行校驗和抽檢,包括根據規范要求對質控樣進行試驗、現場比對試驗以及日常運行記錄審核檢查等,除此之外,還應當對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運行數據以及設備運行情況進行記錄,同時對設施設備的日常維修、記錄、設備臺賬以及校正記錄加大檢查力度。后者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著系統的運行效果,運營維護方應對運營的相關內容進行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并確保按照相關規范、制度執行,應按照管理要求提供運營工作相關的證明記錄和臺賬;同時,運營維護方應加強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相關規范文件學習,定期組織運維相關培訓,能夠熟練掌握系統軟硬件的使用、操作以及維護等相關技術。
四、結束語
隨著對水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將成為水環境保護的重要管理手段和數據支撐,而只有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處理,才能夠確保其發揮應有的作用,為水環境保護提供更加科學可靠的數據。
【參考文獻】
[1]張自杰.排水工程(第4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高雪,傅金祥,由昆.遼河流域水污染源自動監測問題[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6):816-819.
[3]張萬松,繆旭波,朱風松,等.水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常見問題及核查方法研究 [J]. 環境監控與預警,2012,(2):22-26.
[4]雷濟民,易偉,祝年俊.深層過濾工藝技術與理論的研究發展[J].西南給排水,2010,(11):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