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升
8月20日起,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開播大型人文歷史地理紀錄片《永定河》,使我深有感觸的有兩個方面。
其一,《永定河》紀錄片體現了北京歷史文化特點。如前三集里記錄了北京歷史文化,如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黃帝與炎帝的“涿鹿之戰”;北京傳統工藝介紹有門頭溝區琉璃渠的琉璃制作工藝以及與北京城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門頭溝煤礦等。這些內容都體現著北京人文地理的特色和文化底蘊。
其二,觀看《永定河》紀錄片不禁使我想起2004年,本人與友人劉路菲先生跟隨中央電視臺《永定河》攝制組拍攝石景山到大興區的經歷,即從石景山金閣寺到大興區的趙村河神廟及房山區的金門閘……時光已過十幾年,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如今,致力于永定河研究的友人早已經辭世。故此,觀看《永定河》紀錄片不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