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仲倫
年輕時,讀課外書碰到出冷汗這個詞,我很不理解。心想,人熱了,才會出汗;冷了,怎么會出汗呢?后來上山下鄉去農村插隊落戶,在山區的插隊生活經歷中我親身經歷了出冷汗,才明白了出冷汗的真正含義。
那是48年前發生的事。當時我插隊落戶在一處偏僻的山區,所在的生產隊坐落在一座小山上。村里當時不通公路和用電。隊里人吃面粉都得把麥子背到山下的水磨坊去磨。天旱或者天冷的季節,水磨渠里的水流太小,白天打不動水磨輪子轉,只有夜晚水流大些的時候水磨才能磨面。另外,我擔任隊里的會計,白天隊里工作和勞動活兒多,自己也脫不開身下山,所以經常需要夜晚到山下六川河邊的水磨坊去磨麥子。
山區的夜晚黑漆漆的一片,沒有月亮的晚上只有暗淡的星光。從我住的窯洞到山下磨坊大約有七八里山路,其間曲折的小路要繞過一道山澗,穿過一片高大而密集的柏樹林,柏樹林中間散布著一些墳丘。小路緊貼著山澗的溝邊,山澗里的流水聲不大,但是持續不斷,非常清晰。冬、春兩個季節的夜晚,時常傳來當地一種貓頭鷹非常凄厲疹人的“勾肉、勾肉……”的叫聲,那聲音跟現在電影或電視劇里貓頭鷹的叫聲是截然不同的。有時,更遠處的高山上還會傳來狼群學狗叫和學小孩兒哭的聲音,惟妙惟肖,讓人難以置信。
走過這處令人毛骨悚然的柏樹林,還要走過一段坡地。坡地位于山溝的一面,坡地高處的崖邊散布著當地人干農活或放牛羊時為躲避突然降臨的白雨,即雷陣雨,而挖的避雨窯洞。星月稀疏的夜晚,洞口黑乎乎的,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讓人望而生畏。
一個人走在這樣的山路上,再想起農民講的“毛鬼神”(當地老鄉傳說的一種野人或動物)和當時社會上抓階級斗爭講的階級敵人與空降特務,20多歲的我,心里不由得發毛。不知怎么的,我身上竟然害怕得出了汗,這時候,我頓悟了,原來出冷汗是這么回事。
當時,我不由自主地大聲唱起當年的紅歌《說打就打》和《我是一個兵》,來給自己壯膽。堅持著走完山路,背著麥子下山磨面,磨完面再背著磨好的面粉與麩皮,原路上山返回生產隊里我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