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的倡議下,各類政府機構積極投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杭州市政府更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出了建設網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城市的目標。本文通過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簡介、杭州市現狀以及兩者的物流發展現狀,針對性地提出了三大杭州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協作優化的建議,包括搭建共享、智能物流體系,逐步完善多樣化的物流網絡,進一步提升貨運交通水平。
【關鍵詞】杭州;一帶一路;物流協作
一、引言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同年10月,習總書記在印尼過會發表演講時,首次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此后“一帶”與“一路”的政策便成為我國主要戰略之一,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帶一路”高峰合作論壇等各項活動紛紛展開。同時各地為緊抓對外貿易新機遇,也都將融入國家“一帶一路”作為產業提升的重要工作。建設“一帶一路”的必要條件在于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這其中交通和物流是發展“一帶一路”的保障和基礎。
近些年來在政策推動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量持續增長,據《2018“一帶一路”貿易合作大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浙江省與“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總額位列全國第三,僅次于廣東和江蘇,占比為10.1%。據杭州海關數據統計,2017年杭州市實現進出口總值5085.1億元,占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19.9%,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1049億元,占出口總額30.4%,進口441.5億元,占進口總額的27.1%,分別增長2.9%和 57.6%。杭州市在外貿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并非我國傳統進出口貿易的主要交流市場,其物流發展水平較低,這使杭州在進出口貿易中常常面臨著物流通而不暢、貿易壁壘較多等問題。
物流對貿易的影響早已被很多專家所證實,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物流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所產生的高額運輸成本,嚴重遏制了其進出口貿易的順利開展,導致國家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下降。(Limao,1999)在貿易進行中,雙方基礎設施的差異會通過物流成本影響貿易量,且主要受基礎設施水平較低的一方影響。(Edwards,2008)對“一帶一路”具體沿線國家范圍,認可度較高的觀點是中國、中亞、蒙俄、東南亞、南亞、中東歐、西亞和中東等65個國家(鄒嘉齡,2015),但根據2018年3月國家一帶一路官方網址上所列增加了6個,為71個國家,有些國家不僅基礎設施硬件互聯互通水平較低,其交通與物流的便利化程度也較低,相關法律和標準不健全,政府公共服務水平低下,難以對接全球運輸網絡。(王微,2016)開展“一帶一路”建設,應重視與沿線國家和地區深入合作,努力打造亞歐利益共同體(袁新濤,2014),而這些沿線國家和地區物流績效的差異性很大,并且仍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進行物流協作是實現物流系統總體演進的目標(焦文旗,2008),但我國與沿線國家級地區互相之間開展物流協作還存在著較高的門檻。(劉小軍,2016)目前國內對專家學者多以理論及實證研究證實物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性,也提出了相當多提高國內和地區內部物流效率的政策和建議,但在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物流協作上的文獻較少。
二、杭州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及物流發展現狀
(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簡介
目前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計71個,據《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對外貿易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對71個國家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2626.4億美元,其中進口貿易總額5557.6億美元,出口貿易總額7068.8億美元。具體各區域貿易額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亞洲大洋洲地區共14個國家占貿易總額的57.2%,是目前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的主力,而包含國家最多的東歐地區20個國家的貿易總額僅占10.8%,西亞18個國家貿易總額占16.0%,這兩塊區域均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一帶一路”沿線71個國家的收入水平參差不齊,根據世界銀行統計高收入國家共19個,中高等收入國家22個,中低等收入國家26個,低收入國家4個。根據2016世界銀行物流績效指數報告統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物流績效排名最高的為新加坡,最低為敘利亞,巴勒斯坦和東帝汶數據缺失,中國排名27位,僅5個國家排名領先中國,半數國家排名在80位之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狀況較差。物流績效指數還顯示,各國物流專業人員對鐵路最不滿意,邊境管理環節,海關得分高于其他部門。
(二)杭州市“一帶一路”建設情況簡介
“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已有近5年,浙江省作為開放大省,積極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打造“一帶一路”建設樞紐。在國外如文萊投資建設石化項目、與俄羅斯郵政的杭州——新西伯利亞全貨機航線合作項目、土耳其伊茲密爾省煤電一體化項目、印尼發電工程升壓站及輸變電總承包項目等;國內項目中主要有建立浙江省思路產業投資基金、寧波—舟山港主通道的建設、浙澳(安吉)經貿合作區、杭州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國內外總投資金額已超3000億元。
杭州市為浙江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與2016年舉辦G20峰會,并將在2022年舉辦亞運會,國際化程度較高。據2017年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杭州市201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56億元,位列浙江省第一。結構優化方面,信息經濟發展尤為迅猛,其中電子商務增長率連續七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跨境電商交易額為99.36億美元,其中出口70.22億美元,進口29.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5.9%和42.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以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較快。
自古以來,杭州市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集中轉運港以及出口商品的重要產地,是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節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由杭州市政府牽頭,主要參與單位有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海關和交通運輸部等。根據“一帶一路”建設的規劃總方針,結合杭州市發展優勢,打造“網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城市。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2016年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出了e- 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電子世界貿易平臺),并將全球首個“eWTP實驗區”建設在杭州綜試區,也為杭州市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增加了籌碼,明確了建設目標。
(三)杭州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發展現狀
杭州并非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但是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由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并無直接接壤,杭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物流溝通途徑有限。目前杭州水路運輸有東洲內河國際港,也是杭州跨境電商具備水運條件的唯一一個集裝箱港口,位于杭州富陽東洲島,于2016年7月首次開港。東洲內河國際港經富春江、錢塘江、杭州灣最后可抵達杭州、寧波、無錫、上海等地,正式打通了浙江省內首條集裝箱海河聯運航線。在鐵路運輸方面,離杭州最近的中歐班列為義新歐,從義烏西站發往歐洲的X 8024列車,需經過杭州喬司完成更換中歐班列銘牌的車頭及檢修作業,但并不在杭州裝貨。杭州貨如需走義新歐班列,則需要通過集裝箱卡車運至義烏后再進行運輸。
目前杭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物流溝通可通過空運實現。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 A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由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發出的航班中,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目的地共計18個,其中泰國最多,為6個,韓國4個,馬來西亞和越南各2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卡塔爾、菲律賓共1個。而以上海為起點的航班2017年共到達了4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城市,北京更是高達58個城市。
三、杭州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協作優化建議
(一)搭建共享、智能物流體系
杭州市跨境電商的發展尤為突出,根據政策的導向將持續高速發展,但杭州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較多,且并不具備完善的物流體系,應鼓勵各類跨境電商企業加快構建物流網絡查詢、跟蹤和配送體系。杭州外貿中高新技術產業增長較快,這些產業附加值高,具備一定的物流改善能力,應鼓勵有條件的外貿企業參與物流建設中,通過構建供應鏈體系加速物流發展。此外,政府可對有意向進行跨境物流的物流類企業提供一定的財稅、土地支持,并為其牽線搭橋完善其物流信息系統建設。通過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的運用,實現物流企業倉儲、運輸資源的鏈接,合理配置物流資源,逐步降低外貿物流的成本。進一步完善國內保稅倉儲,尤其是公共倉儲的建設實現共享物流。
(二)逐步完善多樣化的物流網絡
在發展一般貿易物流的同時,也不應忽視特殊物流的需要,如冷鏈物流、危險品物流、逆向物流等。由于人民對生活水平多樣化的要求,冷鏈物流的發展近年來較為迅速,“一帶一路”也為冷鏈物流帶來了新機遇,杭州市應抓緊機遇加快完善冷鏈物流體系;根據杭州的產業結構,危險品物流運用相對較少,但也不應忽視;逆向物流中退換貨物流與跨境電商的聯系相當緊密,并有成為跨境電商瓶頸的趨勢,逆向物流不能給企業帶來直接受益,但具有非常大的潛力。以逆向物流為重點,杭州市可通過信息技術和數據的運用,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完善逆向物流基礎設施設備;鼓勵科技類企業發明逆向物流相關技術,發力改造逆向物流瓶頸;搭建逆向物流平臺,以供應鏈理論為基礎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三)進一步提升貨運交通水平
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運為總目標,改善水運、鐵運和空運的發展現狀。加大對東洲內河國際港的投資,探索“多區一港”運輸模式,加緊各跨境貿易區域與東洲內河國際港的聯系,從杭州市內跨境貨物集中交易區出發,采用區港聯運的通關方式,縮短通關時間。與義新歐相關部門進行合作,尋求可在杭州停留并裝貨的模式,采用高技術設施設備完成快速裝卸,以期直達歐洲同時節省物流費用。在航空方面,擴建蕭山國際機場或尋找機場新址,以貨運為發展目標開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航線,加緊與其的聯系。借鑒其他城市“一帶一路”發展經驗,探尋空鐵聯運、水鐵聯運等新模式,通過一站式申報通關減少物流時間。
四、總結
杭州市作為浙江省省會具有進出口量大、信息技術發展快、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高等特點,以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為主要業務,近年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水平持續增加。但數據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物流績效水平較低,杭州市由于鐵路、水運的限制,目前可直達各國家的僅有航空線路。在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杭州市與其的物流聯系分析的基礎上,從鼓勵各類企業、加快自身物流建設、探索外貿物流中易被忽視的點這三方面,提出了搭建共享、智能物流體系,逐步完善多樣化的物流網絡以及進一步提升貨運交通水平三大對策。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浙江 海寧314408)
參考文獻:
[1]鄒嘉齡,劉春臘,尹國慶等.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格局及其經濟貢獻[J].地理科學進展,2015,34(5).
[2]劉衛東,田錦塵.“一帶一路”研究[M].商務引書館,2017.
[3]王微.完善沿線國家投資環境,促進“一帶一路”交通設施與物流體系建設[J].中國遠洋航務,2016(8).
[4]袁新濤.“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戰略分析[J].理論月刊,2014(11).
[5]劉小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物流協作[J].中國流通經濟,2016(12).
[6]劉進,李華.東盟國家物流發展能力聚類分析——基于世界銀行LPI指數的實證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7]黃秀洪.貿易伙伴國物流績效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的研究——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例[D].深圳大學,2017.
[8]黃偉新,龔新蜀. 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4(10).
基金項目: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Z18JC040)。
作者簡介:吳君鈞(1988—),女,漢族,浙江德清人,碩士,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