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 趙囡囡
【摘 要】經濟全球化在深入發展,而新興行業的服務貿易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作用也愈來愈明顯。我國幾年來在新興服務貿易領域取得了一定發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成為進一步提高貿易競爭力的阻礙。該文首先利用數據分析我國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的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給出針對性改進建議。
【關鍵詞】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競爭力
前言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向一體化的方向邁進。其中,服務貿易尤其是新興行業的服務貿易的地位在近些年來日漸上升,成為深受關注的能給各國帶來更大貿易額增長的焦點。當前,發達國家是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的主力軍,基本都已經完成了貿易重心從舊形式的服務貿易到新興服務貿易的轉型,在競爭中具有很強的實力。
近年來,在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征收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的情形變本加厲,這讓我國在貨物貿易和傳統服務貿易的發展陷入困境。因此,若能在新興行業服務貿易方面實現突破,將有利于我國突破貿易壁壘,增加貿易利潤,實現貿易結構的優化,提高貿易競爭力。
當前,中國的經濟從高速增長向中低速增長,下行壓力增大,而發展新興服務貿易是完善我國經濟結構的關鍵手段。但是由于我國在新興服務行業和服務貿易在結合方面做得還并不成熟,使得新興服務貿易沒有更好地發揮出其作用,亟待改進與完善。
一、我國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
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的規定,該文將新興行業服務貿易大致分為以下八個類別:(1)通信服務;(2)保險服務;(3)金融服務;(4)計算機和信息服務(5)技術服務;(6)咨詢服務;(7)廣告和宣傳服務;(8)電影和音像服務。
(一) 總體現狀
1、總體規模分析
從表1中可看出,我國2007- 2016年間在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總體規模在波動中逐漸擴大,在貿易差額上,雖然我國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的逆差在逐漸減少,并在2015年首次出現順差,這與當年人民幣的貶值促進了我國的出口增長有密切聯系。但總體上我國幾乎一直處于逆差地位。
2、增長速度分析
從圖1中可看出,從進口和出口的角度單獨看,除了從2009年金融危機后到2010年增長率有大幅上升外,從2010年后出口和進口增長率總體上一直在波動中下降。從總體來看,我國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總額增長率呈波動下降趨勢,大部分年份雖為正值,但增長速度一直在放緩。其中在2009年和2015年出現了兩次大幅下降。2009年是由于受到全球經濟危機影響,而在2015年出現負增長,甚至跌至- 16.73%,這與當年中國人民幣的貶值以及出口競爭力的下降有關。
3、進出口結構分析
(1)出口結構分析
從表2可看出,我國在新興行業服務貿易不同類別的出口額差距較大,其中咨詢服務一直處于最高位置,其次為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這兩個行業我國有較強的出口能力;而在其他幾個方面,由于我國始終投入規模較小,出口額始終較小,且增長速度較為緩慢。
(2)進口結構分析
從表3可看出,我國在新興行業服務貿易進口方面各類別差距較大。其中,在咨詢、專利技術和保險上進口額較大,除在2015年由于經濟危機和我國經濟有所衰退出現一定幅度下降外,基本一直處于波動上升趨勢,而在金融、計算機和信息、廣告和宣傳、電影和音像方面進口額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且穩中有升。
(二)與傳統服務貿易(旅游、運輸、建筑)的比較
在服務貿易中,旅游、運輸和建筑這三個行業始終是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主要部門,常年位居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前三位;與絕大多數的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新興行業相比,旅游、運輸和建筑主要屬于資源和勞動密集型,且具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因此,本節將以旅游、運輸和建筑這三個行業為例將新興行業服務貿易與傳統服務貿易相比較。如圖2所示,為我國2007年- 2016年傳統行業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度統計。
從圖2中可看出傳統行業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整體上占據主導地位,技術和知識為主類型服務貿易與傳統服務貿易的水平相去甚遠。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的產業結構依然以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為主,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較慢,國家對專利技術、金融等行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新興產業發展規模始終較薄弱等。
(三) 與發達國家(以美國為例)的比較
前文曾提過發達國家在新興行業服務貿易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本節以美國為例,分析我國與發達國家在新興行業服務貿易方面的差距。并選取專利技術服務和計算機、信息服務作為代表具體分析比較我國與美國的差別。
如圖3所示,我國在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貿易上具有貿易順差,而美國則處于逆差地位,這主要是由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引入國外先進計算機技術并不斷加強學習;而美國在新世紀以來服務貿易結構趨向多元化,對外貿易互補性增強,更多地從西歐國家進口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而在專利技術服務方面,美國有非常大的貿易順差,而我國始終處于逆差的劣勢地位,這主要是兩國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投入和能力、自主品牌的打造、高科技人才的培養方面的差距所導致。
二、我國新興行業服務貿易存在的問題及主要建議
根據前文的分析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在新興行業服務貿易領域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發展規模較小,速度緩慢;服務貿易行業結構不合理;缺少專業化人才;缺少獨有特色和創新發展戰略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該章將分別給出合理化的措施及建議。
(一)擴大新興產業規模,提高新興行業服務貿易水平
第一,在政策上適當放寬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的市場準入規則,降低門檻,簡化手續和環節,對新成立的且發展卓有成效的企業予以鼓勵和優惠政策。第二,要針對稅收等方面進行調整,著重從政策上給予鼓勵和扶持,以此來促進新興服務行業的進步。第三,在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發達的地區設立商業聚集地,注重利用合作和協同作用,使他們能在資源上更便利地共同使用,減少成本,增強實力。
(二)優化服務貿易結構,大力發展高附加值領域服務貿易
對于我國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的重點行業在于計算機和信息、咨詢服務的現狀,要保持重視程度,繼續發揮它們的優勢。第二,不斷地改進、拓展其他新興行業市場。加大投資,鼓勵企業合資合作經營,在政策上支持與國外的交流,學習其先進的發展理念,促進保險、金融等領域與服務貿易的融合發展,逐步提高知識與技術密集型貿易在服務貿易中的比重。第三,要加大對高附加值的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新興行業的支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促使他們通過合作、建立子公司等方式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三)大力培養新興服務貿易人才,提高人才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第一,鼓勵高等院校培育高素質新興服務貿易人才,在高等院校設立專門的專業與課程,安排對新興行業服務貿易進行研究的學術討論會與創新大賽,設置獎勵機制。
第二,重視新興行業專業教育,研究、學習外國的先進培訓模式,與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發達的國家加強溝通與交流,和外資企業成立戰略聯盟,共享外資企業的知識和技術。
第三,創設專門的服務貿易教育部門,且隨時按照世界新興行業服務貿易發展的勢頭規劃課程,與時俱進,并且對于目前的新興服務行業人員,也同樣要建立培訓制度。
(四)立足我國優勢,實施創新發展戰略
第一,在創新研發上,國家應當給予企業適當的政策支持,對有創新成果的企業在稅收上予以優惠、經濟上給予獎勵,對有潛力的企業進行培訓,提高其自主創新的動力。
第二,增強企業、高等院校和與研究所的溝通與交流,定期組織學生前往企業和研究所進行參觀和學習;校企間加強合作,選拔優秀學生進入企業實習,企業可選派人員在高校參加培訓;科研機構應定期在高校開展學術交流會議,增強互動。
第三,獎勵參與研究的學者及其他貢獻者,增強創新動力,對于貢獻突出的人才,給予其開啟創業的資助款,并在落戶、購房、醫療衛生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支持。
結語
今后國際貿易的前途依然潛力無窮。在國際貿易中位置愈來愈凸顯的新興行業服務貿易必將演變為各國開拓國際市場的焦點。在我國的新興服務行業與發達國家有所差距,且新的貿易保護有所抬頭的背景下,我國要實現在此領域的突破面臨困難與挑戰。因此我國既要維持貨物貿易與傳統服務貿易原有的優勢,又要注重優化貿易結構,不斷挖掘新興行業的潛力,培養自主創新的能力,逐步改善新興行業服務貿易存在的弊端。從而使我國能在激烈的國際貿易競爭中不斷尋求機遇,優化自我,提高貿易競爭力,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系,山東 青島 266061)
本文指導老師:趙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