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宣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境內,是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和佛道文化為一體的中國首家民營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曾先后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家有關部委及廣東省授予的“國際生態安全旅游示范基地”“中國十佳休閑旅游景區”“中國十大愛情主題景區”等榮譽稱號。
觀音山自然環境清幽,風景秀麗如畫,空氣清新宜人,負氧離子含量高,素有“南天圣地,百粵秘境”和“天然氧吧”等美譽。在18平方公里的景區內生長和繁衍著近千種野生植物和300余種野生動物,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原始次生林蒼茫連綿,獨具自然生態特色。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人文內涵,已成為人們崇尚綠色生態、追求精神生活最佳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初秋季節,當人們徜徉在觀音山綠色懷抱之中的時候,或許無法想象到,同樣是這塊土地,在十九年前還是一片荒蠻的景象。十九年來,黃淦波率領他的團隊,櫛風沐雨,披荊斬棘,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把一個綠意蔥蘢、佛韻悠揚、天人合一、蒸蒸日上的國家森林公園呈現在世人面前,譜寫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華麗篇章。
夜半入駐半山酒店,酒店后面就是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晨,友人被從林中傳來的伐木聲驚醒。上午,當見到這里的當家人黃淦波時,友人不經意的一句調侃,立刻引起了他的高度關注,他詳細詢問了各個細節,現場安排了工作人員馬上報警處理……一個細節,看出來這里的一山一水在黃淦波心中的分量。
黃淦波談起觀音山,如數家珍;談起創業史,感慨良多。在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南粵大地,他本可以安心謀仕,也可以商界奮發,但他偏偏選擇了回歸自然的不平凡道路。這其中,既體現出他高人一籌的遠見卓識,也凝練了他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領悟,他要用自己的努力,為當地百姓們找到詩意的棲息和心靈皈依。
基于對自然的敬畏和尊重,黃淦波和他的團隊始終把保護青山綠水當作頭等大事,保護優先是這里堅定不移的工作方針,更是他們始終遵循的立山之本。
早在2007年,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就對18平方公里森林資源進行了區域規劃,根據山體的走勢和植被的生長環境劃定了保護區、生態核心區、適度開發區三大區域,并針對不同區域進行建設與維護。
觀音山加大了生態區的保護和修復力度,尤其是名貴樹種的保護。每棵名貴樹木都掛上了科普牌,并登記在冊。與此同時,景區每年都會定期派專人對這些樹木進行線松蟲、白蟻的防治。
保護區與生態核心區是觀音山森林公園原始森林植被的生長區域,景區每天都組織森林防衛隊進行巡邏,防止村民毀林開荒。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都是森林防火季,觀音山會在此期間成立應急分隊,并進行森林防火演習,確保發生火災事故后,能夠第一時間處理完畢,將火災損失減少到最小。
一組簡單的數字就足以反映出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生態成就:18平方公里區域內的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現有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多種。
綠水青山如何轉變為金山銀山,這是“兩山論”實踐過程中面臨的共性難題。黃淦波團隊給出的答案是:為綠水青山融合文化元素,讓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交相輝映,深度呈現兩者融合帶來的美學價值和商業價值。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觀音山人可以說是嘔心瀝血,殫精竭慮。誰能想象得到,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每年要舉辦50多場文化活動,平均每周都有一場,少則數百人,多則上萬人。活動形式不拘一格,既有國內最高水平的文學大師盛會,也有萬人登山長跑比賽;既有萬人相親大會,又有隆重盛大的佛教典禮。這些文化活動,不僅大大提升了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了它的文化價值,吸引了各類人群的關注目光,由此“圈粉”無數,市民及外地游客對它的認可度、美譽度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年入景區人數已經超過120萬人,各項收入大幅提升,各項經濟指標名列全國同類機構前茅。
景區的文化系列有:
世界最大花崗巖觀音像:2001年6月,主體高33米,重3300余噸,由999塊玄武巖花崗石拼裝,全部工序均采用人工雕鑿,歷時三年的世界最大花崗巖觀音圣像完工。
國內第一家古樹博物館:2002年,觀音山和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合作興建了古樹博物館,收藏了有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古樹50余棵,從黃帝時代到周、秦、漢、三國、唐、宋、明,直至清末,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古樹收集齊全。
國內首家民營國家森林公園:2005年12月23日,觀音山經國家林業局批準正式命名為“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為國內首家民營國家級森林公園,成為東莞首家國家級森林公園。并在2006年8月31日同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一起成為首批獲得中國國家森林公園專用標志使用授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全國首家民俗錢幣博物館落戶觀音山:2015年9月,中國民俗錢幣博物館落戶觀音山,這是全國首家民俗錢幣博物館。該館主要展出鏤空、異形兩類比較少見的錢幣,每枚民俗錢幣的構圖和結字,背后都有一段歷史典故或民俗故事。
舉辦了13屆“觀音山健康文化節”:從2004年開始舉辦首屆“中國東莞觀音山健康文化節”,每屆健康文化節都有不同的主題,吸引各界人士參加,得到各種媒體的刊登和播出,及至2017年,健康文化節共舉辦了13屆。舉辦健康文化節,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倡導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起到積極健康的引領作用,得到了廣泛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