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摘 要】養老問題是社會上最受關注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因此政府設定基本社會養老保險顯然已是杯水車薪,由此可見,商業養老保險越來越重要。本文選取甘肅省天水市城鎮居民進行調查研究,通過調研得出一些主要影響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購買行為的因素并加以分析。
【關鍵詞】商業養老保險;需求;天水市
一、天水市商業養老保險實施及發展現狀
天水是甘肅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肅東南部,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且天水市也是全省的主要工業城市,由于國企改革,關停破產企業多,下崗失業人員多,未參保和斷保的人多。天水養老保障制度不斷完善,2014天水養老保險新政策也不斷出臺,近5年來,根據中央、省上的有關文件精神,天水市在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工作中,啟動實施各種養老保險政策,基本達到了城鎮用人單位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黨的“十七大”以來,天水市全面貫徹國務院、省政府有關精神,積極探索和完善統籌城鄉的社保政策體系,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實際,與家庭養老、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相配套,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籌資機制合理,管理體制健全,運行機制規范各類養老保險制度。
二、天水市城鎮居民商業養老保險購買情況問卷調查分析
本文選取麥積區和秦州區兩個城區進行問卷發放,兩地代表了不同經濟水平、發展路徑,秦州區發展較快,經濟水平高,而麥積區則相對滯后。此次調查總共發放了200份問卷,最終收回有效問卷共180份。
(一)個人因素的影響
1、年齡。30歲以下的參保人數占總人數的21%,30- 40歲參保人數占總數42%,41- 50歲參保人占總人數 46.2%,51- 60歲參保人數占總數22%,60歲以上參保人占總人數2.1%。大部分人在年輕的時候都不會考慮養老的問題,他們的閑置資金一般會用來消費或者理財,再者,年輕人還會存在購房購車的壓力,以至于沒有提前購買養老金的能力;到了中年,還完了前期的房貸車貸,自身資金水平也有了穩定提升的時候,大部分人開始考慮養老的問題,因此一般40- 50歲的人參保比率更大一些,其他年齡段的人群則相對要小。
2、性別。男性參保比例36%,女性參保比例為21%。男女在性格、思維等很多層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層面都截然不同,女性一般比較保守,不愿意承擔風險,對金融產品理解力不如男性,由此,男女的參保比率也會出現差別。
3、受教育情況。分析問卷數據后得到根據文化水平高低劃分為:文盲均未參保;小學參保比例為25%,中學參保比例42%,大專及本科參保比例為35.2%,研究生及以上參保比例為22%。受教育程度代表一個人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越高,會對問題有更加謹慎和長遠的看法,相反,受教育程度過低,有些事情他可能不會思考太多,數據顯示的結果中學及以上學歷參保率較文盲和小學學歷的人群高,由此可見實際結果也符合該規律。
4、身體狀況。非常健康的參保比例為21.4%;基本健康的參保比例36.5%,不健康的參保比例為42.2%。現在雖然很多人都有未雨綢繆的意識,但是相比較而言,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的人群會更多地為以后考慮,為自己的健康風險提前買單,而身體健康沒有疾病的人可能不會考慮那么多,所以參保的比率要低一些。
(二)家庭收入因素的影響
一般人家庭年收入在1萬以下的參保比例為10.2%,1萬- 3萬參保比例為27.5%,3萬- 6萬參保比例為36.9%,6萬以上均未參保。家庭收入較低的人群,需要先滿足基本生活條件,才能用剩余閑置資金去購買商保,因此他們這一類人的參保比率較低,相反隨著收入水平的增加,人們有了更多的閑置資金,就有更多人去購買商保,收入越高的人群,參保率越大。
(三)單位因素的影響
政府部門參保比例為26.5%,事業單位參保比例為22.3%,企業參保比例為30.8%,個體參保比例為31.5%,無業參保比例為15.1%。一般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員工待遇和福利都較好,單位承擔了大部分,企業員工單位承擔的較少,因此他們可能會去購買商保來滿足自己的養老需求,因此企業員工要比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的人參保比率更大,個體戶經濟收入一般較多,他們有更多的資金去購買商保,相反無業人員就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而無法購買商保導致參保比率較低。
(四)認知因素的影響
選擇自己養老參保比例37.2%,選擇依靠子女養老參保比例為26.5%,選擇其他方式進行養老參保比例為30.2%。在以前,中國傳統模式就是父母靠子女養老,這是子女應盡的義務,然而現在大多數城鎮家庭父母都有退休金,減輕了很多子女的負擔。因此,現如今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提前購買養老保險,為自己以后養老做準備,也是由于現在家庭獨生子女較多,導致年輕人負擔過重,所以提前購保越來越重要,而通過調查分析,實際情況也基本符合這個規律。
(五)供給因素的影響
1、保險公司服務水平。對保險公司服務質量不滿意參保比例為9.2%,對保險公司服務質量基本滿意參保比例為30.5%,對保險公司服務質量非常滿意參保比例為50.1%。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對于居民是否會參加商保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人們在投保前都會向親人朋友進行詢問了解,而這其中最為直觀的印象就是服務水平,一個保險公司的服務水平就是它們的窗戶。因此,人們對保險的服務水平越是滿意,則投保比例越高。
2、保險價格機制。認為價格較低可以接受的參保比例為65.2%,認為價格較為適中還能接受的參保比例為25.9%,認為價格太高不能接受的參保比例為7.1%。不同險種有不同的價格水平,價格也是影響居民投保的重要因素,有很多人會因為價格問題放棄選擇該險種,因此,人們一般會選擇自己能夠接受價格水平的險種進行投保,否則他們也無力支付。
3、保險保障制度。不滿意占參保比例為21.5%,基本滿意參保比例為35.2%,非常滿意參保比例為37.8%。居民參保最關心的就是保障程度的問題,如果一個險種的保障制度完善,保障程度較高,則居民就更愿意投保,參保比率自然也會提高,人們都會在自身條件允許的范圍內選擇此類保險。
三、結論及對策建議
(一)主要結論
1、通過對問卷的數據進行分析,最后發現有些因素對天水居民購買商保的行為影響較大,其中居民自身因素有:居民的自身對養老方式的選擇以及對養老保險的知曉程度,他所處家庭的收入狀況等;還有外在因素:保險公司的不同險種價格,保障水平的高低等。
2、分析結果顯示,家庭收入因素對居民參保的影響最大,一個家庭的收入水平非常重要,它直接決定了該家庭成員的參保能力。很多人有參保的意愿,但是由于收入的限制,就不得不放棄投保。
3、保障能力也是影響居民參保的重要因素,調查中發現有些人由于保障水平過低而放棄投保,他們認為最后獲得的養老金不足以保障他們的老年生活,因而選擇另外他們認為有效的途徑養老。
(二)對策建議
1、政府方面。(1)加大對商業保險公司的監管力度。在對居民進行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人對保險公司不是很滿意,前期投保和后期理賠態度轉換很大,讓人不由生畏。現如今,隨著保險行業的發展,保險細節越來越專業化,普通民眾可能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講解介紹,這樣也就會存在專業人士鉆漏洞期滿誘騙等行為的發生,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對保險行業監管,保障民眾的權益,防止更多人被有些不安好心,只為自己利益的專業人士欺騙。(2)出臺相應激勵措施。國家應該多鼓勵居民參加商保,特別是在參加了社保之后還有能力的人群,因為社保的保障強度過低,一般不能能夠解決養老問題。國家可以出臺相應激勵政策,讓有能力的人群積極參保,為以后養老打下基礎,緩解子女壓力。
2、保險公司方面。(1)提高商業養老保險的針對性。保險公司應該多進行市場調查,收集各種建議,分析不同地區,不同種類的人,歸類整理統計相似人群,從而針對不同的人群設計出適合他們的產品,以滿足各類人的需求。(2)提高服務質量。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人對保險公司的服務不是很滿意,有人表示,前期服務還尚可,后期維護工作會出現令人不滿的地方,大部分人認為從業人員太過于看中金錢,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以至于有時并不考慮參保人的感受。我認為保險人員的這類行為非常不可取,從長遠利益來看,雖然這些行為可能會獲得眼前的暫時利益,但是另一方面也會損失客戶資源,不利于長期穩定發展,因此,保險公司必須加強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培養,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讓客戶滿意,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3)加大宣傳力度。在對天水市居民的發問卷實施調查過程中,我發現由于天水地區相對大中型城市較為落后,經濟發展速度較慢,人們的有些意識還很薄弱,大部分人沒有參加保險的意識,甚至有人對參保行為帶有偏見。因此,就需要保險公司做一些有效的宣傳工作,比如其一可以通過報紙,微信公眾號,微博,廣場電子屏等現代化傳媒渠道,其二,可以自主召開宣講會,培養大家的保險意識,讓人們認識到其中的重要性。
(中華女子學院,北京 100101)
參考文獻:
[1]馮曉彤,陳開思.商業養老保險需求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5(20).
[2]陳其芳.農村居民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6(1).
[3]李會敏.北京市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潛力評價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
[4]李元.蘭州市城鎮居民商業養老保險需求影響因素研究[D].蘭州大學,2014.
[5]田懌民.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現狀及制度比并軌研究[J].中外企業文化,2014(4).
[6]李春雷.上海延稅型養老保險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
[7]孔羽.黑龍江省農村居民商業養老保險參保決策的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5.
本文為中華女子學院校級課題“新形勢下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保險的配置效率研究”(項目編號KY2016040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