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曉歡是個男孩,差不多兩歲,他是全家人的心肝寶貝。大家都說,曉歡是個乖孩子。可是,最近曉歡不那么聽話不那么乖了,什么都要插手,什么都要自己干,而且常常是大人越不讓他干,他越要干,還常常為此發脾氣。
曉歡的姥爺經常收到雜志社寄來的樣刊。過去,曉歡等大人打開牛皮紙信封以后,他才拿信封過去玩。現在可不行了,他非要自己拆開信封。那天,他拆不開信封,便遞給媽媽,意思是讓媽媽起個頭,沒想到媽媽順手全給拆開了。曉歡一看,又哭又鬧大發脾氣。還經常有這樣的情形,大人說那個東西危險不要碰,曉歡非要伸手去觸碰,說不聽,攔不住,鬧到大人打他的屁股了才住手。還有,和姥姥從外面回來,該上樓了,曉歡還要在樓下玩耍,說什么也不肯上樓,弄得媽媽打,姥姥鬧,他自己大哭大鬧發脾氣。本來一個很乖的小男孩,怎么學會發脾氣了?
孩子發脾氣了,讓不少父母感到頭疼。不妨讀懂寶寶的心,如果能真正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就不難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了。
一是運動能力發展的原因。隨著孩子體格的快速發展,身體活動能力也逐漸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因此,他們異常渴望擴大自己獨立的活動空間,不斷地嘗試去做新的事情。很多家長由于害怕孩子受傷等原因,都會加以阻攔和限制,于是就會促使孩子發脾氣。

二是自我意識發展的原因。孩子在兩歲左右,學會了說“我”,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漸漸分清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對于表現自我的態度,也變得異常的強烈,有了第一反抗期的表現。這種表現往往與成年人的規范相抵觸,進而讓孩子產生挫折感,最終導致了他們發脾氣。
三是心理需求發展的原因。隨著孩子活動能力的增強,探索環境的機會增加,對世界的認知逐漸豐富,導致孩子的心理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2~3歲的孩子就很想自己動手吃飯,可又掌握不好力量,經常弄得到處都是。這個時候,孩子會對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喪,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憤怒,因此要發泄,要發脾氣。因為父母是自己最親的人,就容易拿父母當出氣筒,對父母發脾氣。
四是情緒控制力差的原因。兩三歲的孩子,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一旦感到不滿,就會毫無掩飾地表現出來。吵嚷、哭鬧通常是他們主要的宣泄方式。而家長就認為這是孩子在無理取鬧,是他們不聽話的表現,于是去制止和反對孩子,從而導致孩子進一步大發脾氣。
五是先天個性方面的原因。除了前面的心理發展的共性原因外,還有個性心理方面的原因,所謂一個孩子一個脾氣。脾氣,在心理學上叫做氣質,是人先天帶來的個性特征。人的氣質分為四種類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其中膽汁質的孩子,大多脾氣急脾氣倔。這樣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容易發脾氣,而且不分年齡,即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有愛發脾氣的。
六是后天教養方面的原因。常有父母說,如今的孩子都脾氣大。為什么?一個家庭有一兩個孩子,即便是再有教養再有智慧的父母,也會不知不覺間寵孩子。孩子越受寵,越愛發脾氣,甚至可以說,孩子不發脾氣,反倒有點枉費父母的寵愛了。此外,父母自身脾氣暴躁,也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潛移默化中會形成愛發脾氣的毛病。
孩子發脾氣,我們該怎么辦?
首要是體諒理解,讀懂孩子的心。
孩子發脾氣,往往因為大人不懂“小人”心,沒有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問題。一位媽媽領著三歲的女兒逛商店。媽媽興致正高,女兒卻總是心煩意亂發脾氣。媽媽哄,媽媽勸,怎么也不管用。直到媽媽蹲下身來,才恍然大悟:原來從孩子的角度看,眼前看不見色彩斑斕的商品,而是晃來晃去的人腿!所以,首先要讀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了解孩子的個性特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孩子的情緒活動。只有體諒理解孩子,才能幫助孩子。
其次是講究策略,助長孩子的心。
讀懂了孩子,也就可以對癥下藥,幫助孩子的心靈健康成長。一是打好預防針。比如,告訴孩子,喜歡自己獨立做事,那就自己做,做不好別著急,慢慢想辦法;告訴孩子有時候可以對父母發脾氣,而是學會好好說話更是好孩子。二是機智巧應對。比如,發現孩子發脾氣了,及時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兩三歲的孩子學會反抗了,給孩子多一份理解和疏導;管教膽汁質的孩子要多一些策略,不去輕易觸動他的倔脾氣;孩子犯脾氣是任性地要挾大人,或是要引起大人的關注,最好的辦法是不予理睬,不當觀眾;不過分嬌寵孩子,不教孩子拿發脾氣要挾人;即使孩子有過錯也不盲目發脾氣,不給孩子當壞榜樣。
最后是坦然面對,疏導孩子的心。
作為家長,往往不喜歡孩子表達消極的情緒,一旦看到孩子哭鬧發脾氣,就會斥責,就會阻止,似乎孩子不發脾氣就天下太平了。可是,不管怎樣千方百計,也擋不住孩子發脾氣。更重要的是,把消極的情緒憋在心里,也許會像氣球一樣,憋氣太多了會爆炸的。所以,不要簡單禁止孩子發脾氣,而應適當疏導。有時候,常常是家長的過激反應,強化了孩子的脾氣,所以坦然面對也許是最好的疏導。(作者系應用心理學研究員,知名心理咨詢師。咨詢地址:天津寶坻郵政16信箱,郵編:301800,咨詢專線:022-29228042,周六晚8:00~10:00,E-mail: tjbdmzg@sina.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