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英

華晨中華V7車身尺寸為長4702mm、寬1932mm、高1753mm,軸距為2770mm,看尺寸基本與主流中級SUV相當,不過得益于來自寶馬設計團隊的深入支持合作,創意總監Alexandra Korndoerfer親自擔任外觀創意顧問,意柯娜設計總監Samuel Chuffart操刀設計,V7整體顯得寬大飽滿,線條剛勁有力。可謂重塑了華晨中華品牌的SUV審美體系。
在設計細節方面,意柯娜汲取了中國文化內涵,以銳利線條勾勒出了生動的外觀細節。其中,前進氣格柵從華表中獲取設計靈感,懸浮的亮片突顯了中華V7的高雅,整體呈現出流云紋般經典的設計造型,并以飛揚姿態營造出靈動之感。目光深邃的全LED大燈內向前有四顆水晶般方形透鏡,晶瑩剔透,照明效果不錯。間行車燈模擬中國傳統龍的形象,不僅精神且辨識度極高。尾部線條可謂行云流水般自然親和,設計師利用形面轉折、分割,恰到好處地詮釋了大道至簡的設計哲學。能夠很容易融入到中華美景之中,也更容易被國人所接受。
擁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是奪目設計的前提,華晨中華V7通過寶馬的風洞實驗室對車身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進行了優化,并得到了與寶馬3系、7系相同的前后45°縱向棱線設計,達到了較小的迎風面積、無擾流,確保行駛阻力、底盤穩定性和空氣冷卻供給均與寶馬保持相同水準。使得利用出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減少了燃油消耗、風噪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得益于風洞實驗室的優化,就連鋁合金輪圈也做了針對性設計,并配合米其林輪胎,美學與性能兼備。
打開車門,我們能感受到華晨中華V7的內飾設計以營造豪華氛圍為主旨,中控大屏幕占據核心區域,逐漸向兩側延伸的設計,呈現出了源自于古代禮器“尊”的線條走向,其設計與前臉部外形不謀而合。小面積鍍鉻飾條配合紋理裝飾件為內飾帶來了年輕化格調。10.3英寸人機互動顯示屏設計簡潔,多功能平底運動三輻方向盤配合機械加液晶顯示組合,提升了駕控感受。
在操作過程中,雖然說駕乘者可以通過10.3英寸人機互動顯示屏實現絕大部分的功能控制,提升了日常使用的品質感。不過,即便是在屏幕底部加入了實體按鍵,但是如空調系統、座椅加熱調節、HUD亮度、高度調節等常用的控制仍然需要進入屏幕菜單進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適應一段時間后才能實現熟練的盲操作。
華晨中華V7的座椅造型參照寶馬X1設計,與寶馬共用供應商。內部采用與寶馬相同的雙密度發泡技術,不僅實現了軟硬分區功能,還為駕駛者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性。外觀設計上,大面積采用雙色軟質皮革包裹,局部采用壓接仿手工異色縫線設計,座椅芯部采用幾何打孔圖案設計,經過內飾氛圍燈的渲染,很好地提升了整車內飾的科技感與豪華感。不過,全車的安全帶及副駕駛位沒有提供高度調節功能,對于身材矮小的乘坐者來說,會有“陷入”座椅之中的乘坐感覺,希望廠家對此設計有所改進。
在核心技術上,我們所駕駛的華晨中華V7 280T自動旗艦型所采用的M8X模塊化平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寶馬與麥格納聯手打造的產物,這為華晨中華V7的出色表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中,衍生于寶馬的N18B16發動機的代號為CE16的1.6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來自于格特拉克的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器為這一模塊化平臺的兩項重要組成。
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50kW,最大扭矩為280Nm,由于采用鋁合金缸蓋及鑄鋁缸體等輕量化技術,自重僅為123kg。此外,發動機應用了缸內直噴、雙渦管單渦輪增壓器、連續可變氣門升程、D-VVT、可變機油泵、電子節溫器、啟停技術、低摩擦副設計、熱管理系統、前排氣設計、雙質量飛輪、集成式排氣歧管等主流技術。
來自于格特拉克的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器采用了按需控制的Smart Actuation智能執行系統,高效自動化傳動,輕量化的同時兼顧動力和燃油經濟性,與1.6T發動機配合,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6.7L。
在駕駛方面,按下啟動按鍵后,發動機點火振動較小,除看轉速表顯示外,幾乎察覺不到。在怠速工況下,發動機的運轉平穩,NVH表現出色。只有當發動機轉速達到2500rpm后才會明顯聽到發動機運轉聲音。
華晨中華V7 280T自動旗艦型可以為駕駛者提供ECO、標準、運動三種駕駛模式。首先在標準模式下D擋行駛,起步初段雖然有些乏力,但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當轉速提升一點,動力就會隨叫隨到。整體來說起步還是非常輕松的。隨著油門的深入升擋表現也比較積極,在整個提速過程中,發動機與變速器配合良好,駕駛者幾乎察覺不到變速器的存在,頓挫感表現非常細微。發動機轉速在1800rpm時,渦輪開始啟動,此時駕駛者不會感受到因扭矩驟增而帶來的動力突兀感,整體動力呈現出平穩態勢。
而在加速時,就需要駕駛者深踩油門了,此時變速器的降擋表現雖然稱得上迅速,但速度的提升需要一點時間,只是一點點,當發動機轉速達到1800rpm~5000rpm區間,你會體會到源源不斷的持續加速感,雖然稱不上刺激,但是動力絕對夠用。而在ECO模式下,油門響應真的是很緩慢,與寶馬所表現出的狀態幾乎一致。在運動模式下,變速器會降低升擋的頻次,動力始終能夠處于充沛的狀態,不過由于此時發動機始終保持在高轉速區間,噪聲也會更早地傳入耳朵。
更值得一提的是,華晨中華V7的底盤表現有一些超出我的預期。得益于寶馬技術的加持,轉向力度適中的方向盤手感雖然沒有做到如寶馬完全一致的轉向精準性,但是十分符合整體偏向于舒適的調校。轉向角度與底盤響應性始終能夠保持較高的一致性,無論慢速行駛、高速行駛都給予駕駛者輕松的駕馭感。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和后多連桿式懸架調校出了寶馬 X1的風格,對于坑洼、起伏路面表現得韌性十足,而對于瑣碎振動則過濾得恰到好處,同時,底盤在NVH方面的表現也相對可圈可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華晨中華V7不僅僅繼承了寶馬的衣缽,也將寶馬的精髓進行了重新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