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摘要:文化館作為文化事業單位,公益性是其最大的特點,群眾文化輔導是其主要職能,其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內容涵蓋業余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肩負著提高國民文化涵養的責任。本文分析了文化館群眾工作現狀、文化館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并為文化館群眾工作提供了相關策略,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工作;策略
文化館建設對群眾文化有示范引導作用,能促進區域文化發展,另一方面,文化館對群眾有服務作用,為建設良好的區域文化提供服務,這也是實現物質與精神文明雙豐收的基礎。當前,文化館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發展不斷深入的今天,文化建設需要與時俱進,體系進一步完善,責任意識進一步強化,以便推進文化館群眾工作順利高效發展。
一、文化館群眾工作現狀
在開展文化館群眾工作中,形式大于內容,內容大于效果,即缺乏與群眾的互動。雖然文化活動是進行文化宣傳之用,但缺乏與與群眾的互動,也就不能對群眾的需求有進一步了解,沒有做到摸清大眾的普遍文化層次,要么過于陽春白雪,要么過于下里巴人,這和文化館的建立初衷相違背。
文化館在實際群眾工作中有服務質量低下的現象,常表現為文化館展覽主題數量太少,內容單一,更新進度慢,在服務群眾的工作中,有時工作內容不夠深刻。
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存在部分工作人員并沒有經過專業技能培訓而上崗的現象,使得群眾工作質量低下,給群眾答疑解惑時并不能有效作答,不僅工作不到位,更有損文化館的聲譽。
文化館資源有共為私用的現象,實際工作中,部分領導占用公共資源開展個人文化作品展覽,并且利用工作時間開展個人文化創作。在工作時間,將精力投入到文化創作及相關工作中,這是嚴重的不合理的工作失職。文化館的設立是為了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工作人員應懷有工作使命感,帶著強烈的責任感投入到對大眾的文化工作中去,個人文化創作要利用工作之余進行,并在恰當時機安進行個人創作展覽。
二、文化館群眾工作的重要性
我國教育事業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由于發展的不平衡,還存在部分民眾文化素質偏低的現象,雖然文化學習欲望強烈,但限于個人能力和自身條件,在實際學習中阻力大,效率低。文化館正好滿足他們的文化學習需求,這種學習氛圍和學習條件對其學習效果提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會高速發展,客觀上物質建設與精神建設相脫離,主觀上對精神層面的要求變高,部分群眾物質豐富但內心世界空虛,為了填補這種空虛,精神鴉片應運而生,極端情況下還會產生社會問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文化館的設立,為其生活打開了一個窗口,為其填補內心空虛提供了契機,通過進一步地文化素質提升,使其精神世界得以重構,內心得到安寧。
三、文化館群眾工作策略
提高文化館群眾工作效能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從內部加強自我建設,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利用新技術引領文化館的發展。隨著網絡技術越發發達,網頁信息日益泛濫。隨著商業時代發展,信息商業化,大部分以娛樂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對大眾進行了虛假的誤導,并對普通大眾進行高質量文化選擇提供了阻礙。對此,文化館應開辦專門的文化傳播網站,給有學習意愿但沒有時間的群眾學習機會。為滿足各群體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在網站中要做好文化分類工作,方便群眾學習。另外,網絡資源的種類應該多樣,既要有文字信息外,還應該帶有視頻、聲音信息,這對于激發群眾學習熱情,降低學習難度很有幫助。另一方面,對于網絡資源不足的情況,應該將全國各地的學習館聯網,網絡資源共享。
文化館自身要創新,除了開展日常的群眾文化工作,在節假日應更加活躍,宣傳民間傳統文化和當代科技文化,帶領人民群眾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人民群眾對文化親切感。此外,文化館還可以適當擴展群眾的文化發展空間,使文化活動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可靠載體。具體來說,可以組織開展民間工藝制作培訓和繪畫藝術培訓等活動;選派文化骨干到企業進行文化輔導。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建立業務能力強、熱愛創新的文化骨干隊伍。除了利用科學的手段來提升培養力度,在招聘時,應挑選優秀人才,并引入人才競爭機制,定期進行工作考核,有相關的待崗處理和調離工作崗位等處罰形式。另外,可以根據工作能力來調整薪酬。為了提升專業素質,可以定期進行培訓,也可以邀請著名學者進行專業培訓。在工作之余,還可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文化競賽,幫助提高業務水平,群眾在觀看活動的過程中,也有利于其開闊文化視野。
在文化工作中,文化館可以融入地方和民族特色,使其創建更具獨特性和吸引力。為了很好地與群眾產生共鳴,使節目貼近生活,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應深入研究地方文化特色,調研當地流行文化,因地制宜,開展文化節目。另一方面,對引入的具有當地特點的文化節目,要講究表達的形式,增強節目的趣味性和藝術性。
重視文化活動形式以及內容上的多樣性。通過聯合圖書館、美術館,組織文藝匯演、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渲染地區文化氛圍。比賽對于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推動文化活動進行有助力作用。另外,還可以與當地社區一起開辦一些針對少兒的舞蹈、書法培訓,通過創辦少兒文化活動,鼓勵積極參與,給幼兒提供了足夠的選擇空間,這對于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興趣,進行針對性訓練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另一方面,可以從提高文化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著手。文化館自身服務水平必須提升,文化館作為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名片,文化館工作人員良好的服務更是為名片增添了一抹亮色。具體可以從維護文化館的觀賞學習環境,前臺咨詢人員、相關講解員、管理員的友好服務進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化館群眾工作是應社會發展之必然需求、人民群眾之迫切需求。文化館群眾工作要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和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不斷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特色,進而使群眾文化工作發揮成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離不開群眾文化發展,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突出文化館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以推動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1]陳宇亮.談如何做好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員的工作任務[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7,(3):256
[2]范桂蘭.試論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施[J].大眾文藝,2014(08):13
[3]趙暉.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踐策略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8(02):72-73
[4]蒲紹芬.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踐策略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15,28(05):71-72
[5]付林.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踐策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24):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