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祥
摘要:本文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開設廣播電視編導課程的必要性、開設這門課的可行性,以及這門課程的實際作用三方面論述,試圖為渭源縣第三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我校”)藝術特長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普通高中;影視文學;可行性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我國高中教育中極具文學性和表演性的藝術類新型學科,也是普通高中學校藝術類專業構建中不可或缺的專業之一。作為一所成立不長的普通高中學校從誕生之日起,就樹立了真正的市場理念,揚棄固定模式,瞄準市場需求的現狀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本文從高中學生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開設廣播電視編導課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這門課程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的實際作用三方面論述,試圖為我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一些建議。
一、開設廣播電視編導課程的必要性
一所高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并且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礎。為高等院校輸送優秀人才也是其應有之義。我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依托本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優厚的師資資源,加強對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嚴格要求,讓他們在高中三年中,記背常見的文化文學常識,觀看100部左右的電影代表作品,并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完成其相對應的影視評論。雖然學生可能不會全部完成,但這一要求對學生基本專業知識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卻是十分有效的。學生了解了一定數量的文化文學知識和看了一定數量的影視作品,絕不僅僅在自己的腦子里“裝著”,而會把這些知識變成實際有用的能力。對此,最直接、最有效、最不浪費資源的做法就是讓學生嘗試學生題材的影視文學劇本的創作,然后與具體影視制作單位聯系,讓學生的作品能夠拍成影像。這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對我校辦學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益的。我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基于人才的培養,開設廣播電視編導課程是非常必要的。這是人才培養的一個很有效的途徑,也是我校特色發展的具體體現。
二、開設廣播電視編導課程的可行性
從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出發,還必須探索有效的實施路徑。開設一門全新的課程,不能單靠美好的愿望和抽象的大道理,要以可行的物質、精神資源為基礎。就此,我校三年多來的嘗試,為廣播電視編導課程的開設提供了可靠性與可行性。具體分析,大體具有五個方面的優勢。
(一)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儲備。任何劇本的創作,都是要以扎實豐富的文學知識為基礎。如前所述,我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積累了豐厚的專業知識,練就了較硬的寫作本領,為他們進行劇本創作提供了基本的保證。
除了具備豐富的文學知識以外,劇本創作者還應該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極好的創造力。眾所周知,考入我校的學生,中考時成績都較差。但筆者認為,中考成績的優劣并不代表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發展潛力,如很多學生是由于初中學習偏科而導致整體成績不理想,還有部分學生則是由于初中某一階段學習不力才暫時落伍。但是他們整體的創作性思維能力并不比一些成績高的學生弱。旺盛的創造欲望為他們嘗試創作劇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逐漸成熟的專業師資團隊。充足的文學專業知識的積累,是創作文學劇本的第一步。教師更應該讓學生掌握影視文學劇本的專業特點。要讓學生明白,文學劇本的創作和小說是完全不同的。要讓他們了解影視的本質“影像性”,即影視的基本語言是“視聽語言”而不是大家所熟悉的文字語言。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影像思維,讓他們真正明白并且學會用文字語言去構筑畫面語言,從而完成文學劇本的創作。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接觸的大多是文字語言,給學生掌握視聽語言造成了障礙。為此,我校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中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途徑:可以借用攝像機、多媒體教室、采編、剪輯等硬件,同時注重專業老師對學生的講解、示范及其一些鏡頭畫面的采取、操作、編輯,等等。形成資源互補共贏,解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影像性”差的弱點。
(三)學校周邊中小影視廣播電視編導機構的存在。創作一個完整的文學劇本,并不是為了“孤芳自賞”,而是為了使文字轉化為“影像”作品。我校與周邊影視機構合作,聯合拍攝一些小成本的微電影。這一現狀,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創作的劇本轉化成影像作品提供了可能性。而教師與學生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創作的作品趨于優秀。
(四)普通師生這種受眾群體的存在。學生剛開始學習創作,肯定不會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創作出一部成形的電影文學劇本,這是一個貴在堅持、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于開始創作時,可從最基本的寫起,比如方言劇、留守兒童、問題少年的創作。其實,這些受歡迎程度一點也不亞于電視連續劇。加之,受眾都是我校師生,說的是方言,講的故事是西北落后地區的突出問題,很容易在師生中引起共鳴,從而形成固定的受眾群,為學生的作品形成提供可能。
(五)學校的大力支持。我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堅持“高進優出、中進高出、低進特出”的理念,這是我校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一項具有我校特色的舉措。雖然尚處于摸索階段,但由于領導重視,態度明朗,措施明確,凡是有利于人才培養的方案,都能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為課程設置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可能達到的效果
在我校高中招生出現瓶頸由此帶來的高考文化課考生升學率不高的環境下,致力于培養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困生的信心,讓他們順利考入理想的大學,為高校培養更多的人才,也能擺脫我校目前發展的低谷。
參考文獻:
[1]潘雁飛等.論“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的相關問題[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12):45
[2]王正等.論傳統專業的現代轉型——以“漢語言文學為緣起”[J].臺州學院學報,2005(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