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超 馮扶民 段力群
摘 要:在國內橋梁建設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規格的橋梁相繼產生,曲線橋的形式也大小不一,為適應曲線橋梁的架設,我們針對現有的節段拼裝架橋機進行了針對性研發,以提高架設成本和安全性。
關鍵詞:曲線半徑;節段拼裝;轉向;角度
中圖分類號:U445.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6-0106-02
隨著中國橋梁建設的蓬勃發展,各種形式的拼裝節段梁設計應運而生,很多新的橋梁設計初期都不可避免的與舊的交通線路進行銜接。這就出現許多的曲線梁設計,而且曲線半徑越來越小。為此,我們研發了適應曲線節段梁架設的架橋機。
架橋機的設計充分考慮了曲線節段梁的架設和過孔要求,以下對適應曲線架設的部件進行分解,詳細說明各部件的設計功能。
節段拼裝架橋機主要有起升天車、主箱梁、前后導梁、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組成。
1 天車橫移機構
設置在起升天車的上部,包括卷揚裝置、限位裝置、橫軌梁及頂推油缸組成。頂推油缸兩端分別固定在橫軌梁和卷揚裝置上,卷揚裝置在油缸推力的作用下在橫軌梁上完成橫向移動,通過限位裝置限制卷揚裝置的橫向滑行。在曲線架設過程中,節段梁的架設位置與架橋機中心線產生偏移,通過天車橫移帶動節段梁偏移,達到準確對位要求(圖1)。
2 主梁轉向機構
由鉸軸、定位套和轉向油缸組成,轉向機構連接主箱梁與前后導梁,通過轉向油缸的伸縮,以鉸軸為中心轉動后導粱,到位后由固定套鎖定轉向角度(圖2)。
在曲線架設過程中,架橋機后導梁偏離梁體中心,當節段梁需要從架橋機后方取梁時,根據梁體的承重情況,運梁設備只能沿梁體中心線移動,為了保證天車后部取梁位于梁體中心線,此時就需要架橋機后導梁進行轉向,滿足天車后部取梁要求。
在曲線過孔前期,當導粱偏離架設中心線較大時,前支腿安裝在導粱前端,起到臨時支撐的作用,為保證前支腿能夠支撐到前方橋墩上,必須調整導粱角度,使前支腿適應曲線變化。
3 天車連接形式
在后導梁轉向過程中,雙導梁上的天車運行軌道中心距是在減小的,為適應軌道變化,將天車的一側支腿設計成柔性鉸軸連接(圖3)。
4 中支腿橫移機構
由固定鉸座、橫移油缸、橫移梁組成。固定鉸座分別安裝在中支腿上部和橫移梁上,通過橫移油缸的伸縮調整中支腿上部及主梁相對位置,在整套節段拼裝架橋機包括兩套中支腿,在曲線架設過程中,前方橋墩偏離角度不大時,可通過橫向移動主梁的位置,使主梁角度發生偏移,當前支腿對正前方橋墩時,即可直接進行過孔操作(圖4)。
5 中支腿回轉機構
由上旋轉粱、下支撐梁及轉軸組成,轉軸將兩者連接到一起,上旋轉粱支撐主梁,下支撐粱支撐在橫移粱上,中支腿橫移機構在推動主梁偏移過程中,必然會使主梁與橫移梁夾角產生變化,此時通過中支腿回轉機構可以確保主梁扭轉(圖5)。
6 前支腿轉向機構
由固定鉸座及轉向油缸組成。固定鉸座分別安裝在上橫梁及下支撐梁上。通過轉向油缸的伸縮使上橫梁和下支撐梁產生一定的角度。當曲線過孔時,前方橋墩并不能與橋機架設方向垂直,此時為保證前支腿臨時支撐狀態能夠支撐到位,就要求前支腿下支撐梁橫向與橋墩平行,通過前支腿轉向機構可以使前支腿下支撐梁與主梁產生偏轉,達到支撐的目的(圖6)。
7 結語
本文詳細介紹了為曲線橋梁架設的一種解決方案,節段拼裝架橋機為適應曲線梁的架設和過孔,對各個部件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充分考慮曲線架設過程中架橋機的受力變化和通過性,完全可以滿足各類曲線粱段的架設,提高了曲線橋的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架設的風險和成本。
參考文獻
[1]張質文,虞和謙,王金諾,等.起重機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8.
[2]萬力,徐格寧,顧迪民,等.起重機設計規范[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