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玲
[摘要]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已經進入到深入推進階段,民間融資登記服務等新業態的創新發展也進入到試點總結和加快推進的重要階段。本文通過機構走訪調查、政府部門溝通交流,從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的數量、業務發展、政策支持、中介機構入駐等方面進行分析,提出加快廣西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 發展 對策
隨著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實施意見》(桂政發[2014]3號)明確提出要“建立地方金融服務中心,開展民間借貸備案登記、合約公證、資產評估等服務,加強民間融資動態監測和風險預警”,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加強規范和引導民間借貸,推動民間融資行為陽光化、規范化發展,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地方金融市場建設。本文通過機構走訪調查、與主管部門進行交流,了解廣西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的發展現狀,發現存在問題,探索加快推進廣西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業發展的對策,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一、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的定位
根據2014年12月10日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桂金改辦發[2014]5號)(以下簡稱《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的定義:指經批準在一定區域內設立,為當地民間借貸雙方依法提供資金供需信息發布、中介、登記等綜合性服務交易平臺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是聯結資金供給方和資金需求方的媒介信息中介,更是信用中介。從其市場地位看,是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地方金融服務中心和民間借貸業務綜合性服務平臺,屬于中介機構,不直接參與民間融資業務,對民間融資當事人不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從其監管作用看,通過開展民間借貸信息發布、登記、交易撮合、備案登記以及增值服務,促進民間借貸雙方信息公開透明,動態監測與跟蹤分析民間融資,報送監管部門進行備案登記,建立民間融資信用檔案,有效彌補民間金融征信體系不完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從其社會意義看,規范和暢通民間資金的投資融資渠道,搭建中小微企業和民間資金信息對接平臺,提升對民間融資的服務和管理水平,對民間融資進行動態監測和風險預警,幫助促進地方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的基本情況
(一)機構數量較少
根據2014年12月10日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建立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試點的城市有: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百色市、崇左市。目前已經建立了4家民間融資服務的機構,分別是2015年12月正式掛牌成立的南寧市桂融匯民間融資登記服務中心有限公司、2016年6月成立貴港市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有限公司、2016年3月成立的防城港市共贏民間資本投融資服務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3月19日百色市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有限公司。從機構數量上比較,與云南省的民間融資登記機構40家數量相差甚遠。
(二)業務發展不平衡
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業務應該包括投融資信息登記、發布;民間資金投資者與小微企業、個體經營者等融資需求方的融資對接;投融資中介服務(提供投融資業務咨詢、投融資策劃、咨詢顧問等中介服務)。從運行現狀看,目前主要業務是為民間投、融資意向進行信息登記、發布及投融資撮合對接,引導民間資金以債權方式投資優質的小微企業,讓民間借貸資金從“地下”缺乏監管走向“地上”陽光化和規范化。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融資對接項目資金額度較大,多數為100萬以上的融資金額,主要投向中小微企業的融資較少。在除開人工成本、場地租金、運營成本,其利潤較低,甚至還處在微虧損的狀態。另一民間借貸登記備案業務開展則很難推進。南寧市桂融匯民間融資登記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在開展備案登記業務中只有少數人進行咨詢和登記。歸結原因,投資者對于備案登記業務的認識程度不高,加上缺少充分的備案登記宣傳,現有民間借貸登記備案僅停留在鼓勵借貸雙方自愿登記備案的層面上,缺乏強制登記備案的政府相關法規條例作為支撐,民間借貸登記備案很難深化推廣。
(三)政府政策推動不足
在《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中,自治區政府明確指出,在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內重點選擇經濟總量相對較大、民營經濟發展程度較高、地方金融監管體系相對健全、當地政府積極性較高的市率先開展試點工作;參加金融改革試點工作的市要盡快出臺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目前只有防城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了《防城港市民間資本投融資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試行)》,為民間融資服務機構的經營運行、監督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指導。南寧市作為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的龍頭城市,《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已經過去3年,第一家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試點已經2年多,南寧市仍沒有出臺相關針對性的管理辦法和業務實施方案。
在財政支持方面,民間融資登記服務中心作為根據中央關于云南和廣西延邊金改政策文件精神批準設立的試點企業,沒有將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納入小微貸款風險補償獎勵和服務業有關扶持政策范圍,不能享受財、稅、費等方面政策支持,在試點運行期間,負重前行,基本處于微虧損的狀態。
(四)中介服務機構入駐不積極
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屬于中介機構,投融資資金由第三方合作銀行托管,目前銀行合作較為順暢。融資對接業務主要是擔保公司進行擔保和反擔保。由于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業務面向主體為中小微企業,本身的償還能力不足,擔保公司的代償比例增加的風險,導致擔保公司不愿意進行合作。目前有關法律咨詢、財務審計、資產評估、合約公正等中介機構入駐空缺,需要相關部門協調有序聯動機制,積極引入。
三、加快推進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發展的對策
通過總結省外推進民間融登記服務機構的經驗,結合廣西區域發展的特色,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保質增量,增加試點機構數量
對目前試點的民間融資登記機構加強日常監管和年度檢查,督促民間融資服務機構依法經營,嚴禁超范圍經營,及時識別、預警和化解風險。采用主監管員制度、現場檢查制度、備案制度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多項手段對民間融資登記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監管。地方政府加快出臺相關管理辦法,明確人民銀行、銀監、公安等相關部門職責,加強對民間融資的管理監督,嚴厲打擊高利貸、非法集資行為。切實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二)政府牽頭加強媒體宣傳
民間融資登記中心缺少必要的備案登記的宣傳,又缺乏相關的備案登記激勵政策,市民缺少登記動力,導致主動前來備案登記的客戶數量較少。建議政府牽頭,聯合企業、金融機構、社區加強媒體對規范性民間借貸的流程、好處及不進行備案登記風險的宣傳,讓登記備案逐漸成為民間借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使市民真正意識到:備案登記設置目的就在于為真正有融資需求,自覺接受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監督管理的民間融資活動合法化。備案登記以后的民間融資活動可以面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可以通過特定的政府許可的融資服務平臺向社會公開宣傳。備案登記為民間融資活動“脫非”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三)推動入駐機構有效分擔經營成本
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并不直接參與借貸業務,但借貸行為的發生需要有一系列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擔保機構和公證機構等的介入。向進駐機構收取一定的場租費、服務手續費是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有效分擔經營成本提升盈利能力的著力點。按照固定租金和浮動租金相結合,固定租金保證基本運營成本,浮動租金根據入駐單位業績情況按照一定比例收取。這樣也極為容易打造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與其他中介服務機構互生共榮的命運共同體,多方合力提升機構核心競爭力的有力途徑。
(四)盡快落實財稅政策的支持
盡快出臺關于推動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加快發展的意見,落實具體實施主體的各項職責。將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納入小微貸款風險補償獎勵和服務業有關扶持政策范圍,享受財、稅、費等方面政策支持。聯合相關部門,推進中介機構的入駐。分清職責,落實責任。產權登記中心提供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兩證”辦理和抵押登記,車管所新提供車輛抵押登記,公證處提供司法公證,律師提供金融法律咨詢,會計師提供財務咨詢服務等,借助專業機構對民間借貸的合法性和風險進行把控,減少雙方擔憂,規避法律糾紛和借貸風險。推動金融辦、人行、銀監局、公安、法院、政務中心、金融機構等建立聯動機制,共同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四、結束語
乘著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政策紅利,推進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總結經驗,積極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逐步引導和規范民間借貸,建立有效的民間融資信用體系,使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由媒介信息中介,更好的轉化為信用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