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要]負債作為企業對外融資的基本方式,其產生的杠桿效應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以較小規模的自有資金撬動大量資金,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另一方面卻引發一些企業債臺高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攀升,隱藏著巨大的財務風險。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正在逐步轉變發展方式,追求高質量發展,而企業的高杠桿率很明顯已經成為一大制約因素。本文通過對非金融領域上市公司的杠桿水平進行分析,旨在考察去杠桿政策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對外融資 杠桿效應
一、引言
到2015年末,我國的債務總額達到168.48萬億元,社會總體杠桿率達249%,其中非金融行業的杠桿率達到156%,債務危機四伏,影響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種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補”的政策方針。會議中,把“去杠桿”列為2016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積極推動在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改善債務結構,增加權益資本比重,以可控方式和可控節奏逐步減少杠桿。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去杠桿”,進一步推動企業杠桿水平的降低。
由此可見,杠桿水平的降低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自2016年去杠桿政策實施以來,國家便已經采取了多項措施來推動該政策的執行。本文從微觀層面出發,以國泰安數據庫中非金融業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為依據,考察去杠桿政策是否發揮了有效作用。
二、上市公司杠桿水平分析
本部分將2013-2017年深戶兩市的非金融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從全行業和分行業角度出發,以資產負債率作為上市公司杠桿水平的衡量指標,通過其變動趨勢來考察去杠桿政策的影響。
(一)資產負債率全行業分析
根據非金融業全體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可以得知,非金融業全體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的均值和中值的變化趨勢大致相同,各年份在0.4上下波動。5年以來,資產負債率總體呈現出下降趨勢,2016年和2017年全體上市公司的均值和中值均低于以往年份水平。可見,去杠桿政策的實施在降低上市公司總體資產負債率方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為了進一步考察去杠桿政策的實施效果,下面對資不抵債公司,即資產負債率大于1的公司,進行分析。經作者整理計算,2013--2017年資不抵債的非金融業上市公司的數量所占比重一直處于0.5%以下。2016年資不抵債公司數量為6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0.2%,無論在數量還是占比方面均達到最低水平,與去杠桿政策的實施密切相關。
(二)資產負債率分行業分析
本部分以國泰安中的證監會行業類型作為分類標準,并將金融業(J)剔除,對剩余17個行業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表明,分行業資產負債率呈現出以下特點:
(1)各行業間資產負債率水平差別明顯。由均值來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I)、文化、體育和娛樂業(R)等的負債水平集中在0.3左右,農、林、牧、漁業(A)、制造業(c)等的負債水平集中在0.4左右,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D)、批發和零售業(F)等的負債水平集中在0.5左右,建筑業(E)和房地產業(K)的負債水平集中在0.6左右,可見不同行業間的負債水平相差較大。
(2)建筑業(E)和房地產業(K)的資產負債率水平很高。由表中可知,這兩個行業的負債水平在0.65上下波動,數值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I)的2倍左右。由于所處行業的特殊性質,其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3)住宿和餐飲業(H)資產負債率的均值與中值相差較大。就其他行業而言,各年份均值與中值的差額較小,而住宿和餐飲業(H)2013年負債水平的均值和中值差額達0.15。究其原因,截止2017年,住宿和餐飲業(H)的上市公司數量僅有9家,使得其計算容易受到極端值的影響。
考慮到杠桿率較高的行業是“去杠桿”政策實施的重點,本文選取了2013年杠桿水平最高的5個行業進行分析,分別是建筑業(E)、房地產業(K)、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D)、批發和零售業(F)、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G)。
由于中值與均值變化趨勢大致相同,故此處僅對均值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由結果可知,從2016年實施去杠桿政策以來,這些高杠桿率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均有所下降。以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G)為例,2017年與2013年相比,資產負債率下降了0.12,表明去杠桿政策的實施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要想實現預期的效果,仍需加大力度開展去杠桿工作。
四、小結
由上述分析可知,自2016年去杠桿政策實施以來,就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而言,總體資產負債率水平有所降低,其中負債水平較高的5家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在2016和2017年也低于以往年份,去杠桿政策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任何一項政策的推行都不會一帆風順,必然會面臨很多的困難與阻力,去杠桿也是如此。因此,去杠桿政策要想發揮更大的作用,還必須解決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克服重重困難,以推動政策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