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秉宸
[摘要] 目的 探究中醫治療糖尿病并慢性腎臟病的臨床方法。方法 將4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糖尿病患者展開探究,隨機分組,每組20例患者,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西藥治療法,觀察組則對中醫治療法進行應用,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記錄以及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對不良反應情況進行對比,觀察組情況均較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中醫治療糖尿病并慢性腎臟病的效果十分顯著,在今后治療糖尿病并慢性腎臟病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對中醫治療方法進行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 中醫治療法;糖尿病;慢性腎臟病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6(a)-0065-02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該疾病較為常見,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該疾病的發生率進一步有所提升,其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血糖升高,不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便,需要按時服用并少食甜食,降低患者的綜合生活質量,還會引起一些并發癥,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患者的死亡[1-3]。糖尿病并慢性腎臟病是當前較為常見的一種情況,主要多發于老年人,該文結合這一情況展開了探究,傳統過程中主要是對西藥進行應用,但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有效果但效果一般。選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該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該文展開了進一步的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文選將40例的糖尿病患者進行探究,分為兩組,對照組觀察組各有20例,對照組利用常規的西藥,觀察組則對中醫治療法進行應用,對照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13:7,患者均在43~71周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6.35±3.46)歲,觀察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11:9,患者均在42~70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6.28±3.79)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以上40例患者均通過門診檢查確定患有糖尿病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年齡在40周歲以上,75周歲以下;患者了解自身的分組情況,知曉治療的方法,并且在回家后能夠按照醫生要求進行服藥,做到定期回來檢查身體。患者同意后即可對患者的檔案進行建立,交由相關部門進行保管,由專員定期回訪,將其資料進行補充完善。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治療方法,除了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其降糖藥物外,還應該對患者回家后的服藥時間、飲食習慣等方面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下次檢查身體的時間。觀察組則對中醫治療方法進行應用,醫生開具藥方,患者根據藥方抓藥,回去按時服藥。藥方中包括以下藥物:10 g五味子、10 g佛手、20 g黃精、15 g淮山藥、15 g何首烏、15 g金櫻子以及10 g山楂。將以上藥物用水浸泡,之后按照1:2的比例進行大火煎煮,水開后關小火繼續煎煮,將其分為2份,早晚按時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服藥1個月,1個月后到醫院進行檢查。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服藥1個月后的治療效果、期間出現的不良反進行記錄以及對比。臨床效果分為3級,即顯效、有效以及無效,若患者的情況得以抑制,血糖水平穩定,并且慢性腎臟病得以治療,即為顯效;若患者的血糖能夠保持穩定,慢性腎臟病有所好轉,即為有效;若患者的情況與治療前無差異為無效。將患者的總有效率=(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總人數的百分比。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紅腫、水腫等情況。總不良反應率為總不良反應人數除以總人數的百分比。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將兩組患者服藥1個月后的情況進行記錄,并對比,觀察組中顯效人數9例,有效人數10例,無效人數1例,總有效人數19例,總有效比例為96%,對照組中顯效人數7例,有效人數9例,無效人數4例,總有效人數16例,總有效率為80%。觀察組患者的情況較為有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映情況對比
觀察組中惡心嘔吐患者1例,紅腫患者1例,水腫患者0例,總不良反應人數為2例,總不良反應率為10%,對照組中惡心嘔吐人數2例,紅腫人數1例,水腫人數1例,總不良反應人戶5例,總不良反應率2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人數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還能夠增強患者的滿意程度,提升患者的總滿意率。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在當前十分常見,該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代謝紊亂造成的,是一種代謝疾病,患有糖尿病后患者的血糖很難得以控制,需要按時服藥,對飲食方面進行重視,該疾病會造成創口難以愈合,甚至引發感染情況,因此還需要對自身的傷口進行重視,該疾病會伴隨較多的并發癥,給患者帶來危險[4-5]。
微量白蛋白尿是影響糖尿病并慢性腎臟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該疾病會很大程度的加強發病風險,不僅加強了患者的痛苦,生活質量降低,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不便,甚至會影響導致患者的死亡。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這一疾病的重視程度,在今后的臨床過程中較好的對患者進行治療,減輕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影響[6-7]。傳統過程中我們對西藥進行應用,但效果并不是十分明顯,該文結合中醫治療方法展開了探究,旨在找出最為合理的治療方法。研究表明降低患者尿蛋白能夠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并腎臟病的發生,因此治療過程中我們可以從治療患者蛋白尿情況進行著手。
通過探究得出的結論為,中醫治療的效果十分顯著,通過對山楂、佛手、五味子、金櫻子、何首烏、淮山藥等藥物的應用能夠較為有效的對患者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為80%,觀察組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總不良反應率為10%,對照組患者總不良反應為25%,觀察組患者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以上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中醫治療的效果十分顯著,在今后門診的治療過程中我們可以對這一方法進行廣泛的應用。并且重要的是副作用較小,治療效果較為顯著,還能夠進一步提升患者治療的滿意程度,因此在今后治療糖尿病并慢性腎臟病的臨床過程中,可以加強中醫治療方法的應用,提升治療的總有效率,提升患者的治療的綜合效果、滿意程度、降低患者的反應情況,并且進一步優化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24 h尿蛋白情況,提升患者的綜合生活質量,更好地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降低患者的痛苦和疾病給患者帶來的不便。
[參考文獻]
[1] 李駿,麥高陽.前列地爾治療80歲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臨床分析[J].貴州醫藥,2016,40(1):22-24.
[2] 洪天配,郭曉蕙.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口服降糖藥治療的新進展[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24(9):769-772.
[3] 朱瑞蓉,劉敏,李迎春.改良高位中藥灌腸對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腎臟病3b期及以上患者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23):2157-2159.
[4] 李海松,王孝琴.大黃降濁湯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32例臨床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6(14):87-89.
[5] 楊文英,陳璐璐,諶貽璞.關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應用胰島素治療的專家指導建議[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10):865-868.
[6] 王碩,林燕.曹式麗教授辛通暢絡法治療糖尿病腎病學術經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7,18(5):440-441.
[7] 徐業,何立群,戴思思.個體化血液透析對糖尿病腎臟疾病患者心血管并發癥影響的臨床觀察[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6,16(12):723-727.
(收稿日期: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