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朱磊
摘要:室內設計,是現代城市建設的一部分,在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多樣性、市場化、形式化等特征。基于此,本文對室內設計的研究,主要從工業風設計的視角對城市圖書館的室內設計進行分析。結合現代生活中工業風設計主打元素,提出了以融合藝術設計、舒適服務的綜合性圖書閱讀空間一“書齋”,以達到滿足人們安靜閱讀興趣,迎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新型圖書館設計的目的。
關鍵詞:圖書館;室內設計;工業風
一、引言
隨著社會生活發展水平提升,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快節奏的生活會帶給人們無形的壓力,人們更渴望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一處安靜的閱讀空間,回歸慢節奏的生活狀態。圖書館作為城市發展中的安靜角落,能夠滿足人們對“慢”的需求。為了進一步增添圖書館的閱讀韻味,實現圖書閱讀空間服務模式的進一步升級,在傳統圖書館的設計上推陳出新,提升人們的視覺享受,無疑成為現代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的有效趨向。
二、“書齋”設計
“書齋”設計的目的,是還原圖書館的室內風格,提升讀者的閱讀環境,由此,本次書齋設計中采用工業風作為主體風格,正是應用簡單、還原式的設計風格,取代傳統圖書館設計風格上的復雜樣式,從而達到了迎合大眾需求的目的。
(一)格局分布
從格局分配上而言,“書齋”的設計主要體現簡單,自由。
1.書架間距離設計
傳統的圖書館設計上,總是將圖書架之間的距離設計的過于緊密,這種方式雖然增加了圖書館中資源存儲量,但讀者進行圖書資源搜索時,視覺會產生大面積的圖書數據沖擊,從而產生圖書資源尋找緊張感,視覺審美疲勞的效果,讀者在還未真正開始閱讀的過程中,就已經出現了視覺疲勞,自然就更不會有靜下心來閱讀的想法了。“書齋”的室內設計,能夠有效突破傳統圖書館設計的這一缺陷,將書架之間的距離進行適當調節,拉大書架之間的距離,在圖書館內部書架間距離設計上,為讀者提供了更開闊的圖書資源選擇空間,從而降低了讀者的心理壓力,從圖書閱讀伊始就慢下來,從而增加了讀者的適應空間。同時,書架的顏色主要以原木色為主,空間距離感和木質還原感、親和感的設計,能夠實最大限度的將圖書館藏書區域設定為“放松”狀態,圖書館的整體空間,慢節奏得到突顯。
此外,設計者在“書齋”的書架旁,隨意擺放著由舊書堆放起來的倚靠區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書架間過大間隔的空闊感,使圖書館書架之間的距離掌握的恰到好處。讀者在進行圖書閱讀時,可以選擇依靠在舊圖書邊閱讀,也可以到閱讀區閱讀,其選擇的空間較大,閱讀的隨意性更大,圖書館內部空間分布上也更加自然,簡單,體現了室內空間設計的距離美感。
2.圖書館閱讀區的分離
“書齋”空間結構上的調整,在圖書閱讀區的分離上也得到了體現。小型圖書館在圖書與閱讀空間的設計上,更注重圖書選擇區的便捷性,而閱讀區則恰恰與圖書選擇區相反,更注重讀者閱讀時的享受。應用明亮而不刺眼的燈光,營造出安逸、閑適的閱讀氛圍,使燈下閱讀變成了一種享受。“書齋”以工業風為主調的設計上,也將小圖書館中這種氛圍“平移”到圖書館大氛圍空間設計中來,但其閱讀區域的設計上,主要以紅墻、白瓦的單色調進行搭配,棚頂直接垂落下來的吊燈,規避了柔和燈光的慵懶,同時,又保留了讀書內容中的一絲安靜。這種閱讀區的空間結構設計,使各個空間裝飾物品之間,都保持著密切而不擁擠的關聯,空間內整體設計上更注重設計的立體感,與圖書選擇區空闊式的設計恰好相反,兩者雖然同是同業風,但兩都在空間搭配效果上的設計卻各占一邊,讀者的圖書館空間閱讀選擇上更自由,閱讀環境更自然。
(二)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上,將室內設計工業風的基本色調巧妙應用,是“書齋”設計上的另一突出優勢。
一方面,黑白基色的搭配與保留。黑白是室內設計的技術色調,黑色神秘冷酷,白色優雅輕盈,在圖書館書架與墻體間隔的邊緣空間上,應用黑色作為主色調。如果我們直接將原木書架與紅磚墻面放在一處,會使圖書館的交角處看起來突兀,與圖書館的整體設計風格不相匹配,而黑色用于邊緣連接的主要色彩,既能夠與書架原木相互襯托,提升書架的色彩亮度,同時,邊緣黑色化能夠營造處神秘、無限延伸的空間視覺感,彌補了圖書館頂角空間終結的弊端,使圖書館內部空間的視覺感增強。同時,白色是圖書館棚頂的主體顏色,與工業風半裸露式的設計相交輝映,能夠增加棚頂的設計空闊性,能夠使圖書館的室內空間縱向拉長,圖書館的內部設計自然效果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