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殉
摘要:中國本土品牌服裝發展的必經之路是繼承和發揚中國特色的現代服裝藝術,中國畫筆墨意境作為藝術創作中的獨特視覺元素,彰顯著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本文從中國畫筆墨意境的審美特質及表現形式入手,從設計師的角度深入挖掘筆墨意境中的文化內涵,提取傳統元素與表現手法,總結中國畫筆墨意境與現代服裝設計之間的相關性。從服裝廓型、面料、色彩等方面對筆墨意境在服裝上的運用進行創新研究,為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時尚的融合提供新的契合點,重塑服裝設計中獨一無二的中國韻味。
關鍵詞:筆墨意境;服裝;創意設計
一、中國畫筆墨意境的審美特質及表現形式
國畫藝術一直作為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藝術,將筆墨視覺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奠定了筆墨意境在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地位。筆墨意境在中國本土文化土壤中日積月累,形成了國人特有的深層文化內涵和審美觀念。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如果能在款式造型,面料色彩,風格定位等多方面將時尚流行趨勢結合中國畫筆墨意境的藝術處理手法,并且滿足消費者對商品實用、審美的要求,無疑會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最終實現服裝設計品牌理念和文化內涵的真正價值。
(一)筆墨意境的審美特質
所謂筆墨,就是指通過各種用筆運墨的技巧所表現出來的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筆”泛指筆法,通過中鋒、側鋒、藏鋒、露鋒、逆鋒、順鋒等運筆方式出現線條粗細、曲直、干濕、輕重、飛白等多樣變化;“墨”是指墨法,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到:“運墨而五色具。”“五色”說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干、濕、黑,實際則墨色運用上的豐富變化,結合運筆呈現國畫靈活自然、飄逸流暢、蒼老拙樸、剛柔相濟的風格情調。筆與墨之間互相依賴,以筆為主導,墨隨筆出,一氣呵成,回味無窮。
中國傳統水墨畫講究筆墨,更講究意境美,中國水墨畫的靈魂就是其意境。它利用黑白相間、許是相應的藝術構造形成了中國畫風別具一格的獨特美感。意境產生于筆墨,又高于筆墨,一個是有形的介質,一個是無形的感官體驗,筆墨和意境相互依托,相輔相成,闡釋著中國畫中藝術語言的靈魂。同一支筆,同一硯墨,經不同人之手就會表現出不同的氣質與韻味。受畫家自身修養、情緒、狀態的影響,墨的干濕濃淡,滲化、透顯的變化,線的長短粗細,起落、提按,抑揚、頓挫的節奏,能產生不同品位、不同味素的筆墨形態,引領觀者隨內心感受去體會畫中的“象外之象”和“意外之意”。
(二)筆墨意境的表現形式
筆墨的意境美,是中華民族審美理想的結晶,是中國繪畫藝術追求的至高境界。通俗的講,意境是一種環境構造,是人們置身于環境中所引發的內心感情和主觀感受。意境美要求中國畫家通過嫻熟的繪畫功底和創作時豁達平和的心境所表現出的高于作品表現形式本身的,被賦予了生命和靈魂的,能引發人們無限遐想的藝術形式。
1.含蓄之美
中國畫講究含蓄,畫不可太實、太滿,可以意到筆不到,不可以筆到意不到。需要觀賞者用心感受畫面之意,感悟畫家的內心獨白,從而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畫面通過有形與無形的對比,運用充滿感情和韻律的線條,組成了極具韻味的視覺心理,以最簡明的方式承載著最精致的情感。
2.和諧之美
和諧美是中國畫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高度完美的體現,指畫面構圖上虛實相宜,筆墨上剛柔相濟,色彩上豐富協調,出現的各個事物之間恰到好處的和諧感。中國畫并不只是簡單的寫生,要求畫家通過自己的內心情感主觀地對繪畫對象進行取舍和提煉,不限制特定思維與空間,完全根據自己對對象的理解、情感和需要來組織畫面,得到和諧之美的享受。
3.氣韻之美
“氣”在中國古典哲學中指的是宇宙的本源,是一種介于運動和靜止之間的生命狀態。它游離于畫面之外又呈現在畫面之中,時而柔和輕盈,時而剛烈洶涌,將平面與立體的虛實感,延伸感,生命感都集中表現在畫家的用筆運墨之上。“韻”指畫面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和情調。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韻”以一種極具生命力的表現形式展現出來,通過對服裝造型和色彩的表達,將服裝造型元素之間的動態變化,以及顏色之間的微妙韻律有節奏有規律地展現給人們,帶人們盡情領略服裝強烈明顯富有張力的個性以及溫和多變又通情達理的知性美。
(三)筆墨意境的元素提煉
1.留白
中國畫中的留白,是中國繪畫藝術極其重要的表現手法之一,也是藝術家所追求的更高的審美境界。傳統的中國畫直接在宣紙上作畫,沒有底色鋪襯,于是留白甚多,疏、密、聚、散的各種變化形成留白。以簡練的筆墨塑造生動的形象,表現豐富的內容,形成無筆墨處之妙境的獨特審美風格。當代的服裝款式造型設計也充分運用了留白的手法展現人體的著裝美,如旗袍的開衩設計、V型領口的設計、鏤空、破洞等工藝處理都形成了服裝與人體的相結合的靈動妙趣。
2.虛實
在中國畫的創作中,虛實關系是一種深奧不俗的內蘊。實處是指筆墨畫出來的部分,筆墨未盡或筆墨未表現的部分就是虛處。虛可以是墨的清淡,線的疏離,更多的是恰到好處的留白。由于虛境的模糊性、流動性和不確定性,表現出的可塑性,傳遞著一種深不可測的美學意境和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效果。這種虛實關系存在著必然性與偶然性,畫者看似無意實則刻意的虛實變化成就了獨特的風格,是需要長期訓練才能達到的藝術高度;由于筆墨的特性使每一筆又存在著巨大的偶然性,形成別具一格的筆情墨趣。
中國傳統的扎染藝術與中國畫中的“虛實”相得益彰,虛實相問的圖案沒有明確的分割線,需要特定的手法與技能扎染出理想中的圖案;但因為手法力度、水溫高低、浸泡時間長短的差異造成圖案細節的多樣變化,使染出來的布料多了幾分柔和與意外之意。
3.墨韻
在中國畫寫意畫中,藝術家可以利用大量的潑墨進行寫意,所謂“意隨心動”就說明在進行創作時應當不拘一格,表現出他們當下的情感。水墨畫畫作中主要有黑白灰三種層次的色彩變幻,能夠將繪畫對象的飄逸之美完美的展示出來,即是“墨韻”。同樣扎染藝術也有著如國畫墨韻般的神奇效果,經染色后的面料因扎結時松緊、疏密的變化和面料、扎結介質的不同呈現色彩層次豐富、濃淡相宜、互相滲透的暈染效果,具有獨特的趣味和韻味。
二、筆墨意境在服裝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筆墨意境與服裝設計的結合方式多種多樣,可通過服裝的面料、圖案、廓型等多方面來表現。設計師大多使用雪紡、歐根紗等清透型的面料或棉麻、絲綢等柔軟型的面料,強調筆墨唯美自然的風格特點;圖案多采用了定點印花、吊染等手法,沒有具象圖案,多為寫意的圖形來表現筆墨意境隨性而發的特有韻味;廓型多為繭型和A字型的連身裙。設計師通過自己的設計方式向我們表達了他們對中國畫筆墨意境的不同理解,抓住了中國畫的和諧之美、含蓄之美以及氣韻之美,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一)服裝廓型
服裝設計中常出現的廓型有直線型和曲線型兩大類,直線型有H型、A型、T型、x型等,曲線型有O型、沙漏型等。基于中國畫筆墨意境的服裝設計并不拘泥于某一種廓型的限定,設計師們最常使用的為A型這種上窄下寬和H型這種弱化肩、腰、臀之間寬度差異的的平直造型,給人舒適、自然的感覺。
中國畫的柔美通過筆墨轉折間虛實變化而自然流露,女性的柔美則通過纖細的腰肢和天生婀娜的體態表現。因而在廓型設計方面,在A型和H型的基礎上嘗試通過收緊腰部,使其更能與女性身體的優美曲線相吻合。
筆墨意境講求“韻”,也正是因為它豐富的墨韻變化和不拘一格的表現手法令人著迷,廓型設計上更可以嘗試不規則的剪裁方式,多與少皆是妙處。
(二)面料機理
服裝設計師對面料的把握通常是極其敏感的,面料有自己的特有氣質,合適的面料往往也能夠成就一個好的設計。基于筆墨意境的靈感,紗質和棉麻布料的選用是非常符合其和諧、含蓄、氣韻之美的,分析各大秀場,設計師們也是通過這兩大類的面料表現他們對中國畫藝術的深刻理解。但設計師對面料的運用通常只停留在了表面,利用圖案定點印花、扎染吊染等手法直接表現在面料上,再結合簡潔的廓型意向地傳達筆墨意境溫婉大氣的傳神氣質。結合筆墨意境對服裝面料進行二次設計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面料圖案映襯面料機理的起伏變化、層層透疊的效果也會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覺感受。例如面料壓褶處理,從不同的角度看上去會因為圖案的壓褶出現豐富的變化;又如輕薄面料的透疊,使裝飾圖案若隱若現,引人入勝。
(三)色彩搭配
上文提到中國畫“運墨而五色具”的用色之道,特別從晚唐開始,這種“水墨為上”的畫論漸漸成為了中國畫的主導思想,因為在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里,五色是令人目眩的,不如水墨清雅恬淡。中國畫有著屬于自己的特有韻味,那是一種東方含蓄美的極致體現,單一的墨色卻能通過水與墨的調和表現極其豐富的變化,產生脫俗、簡遠、空靈的畫面意境。
服裝設計師們也遵循著這一精髓,在色彩上多以黑白灰表現筆墨意境,追求內斂、淡雅的東方之美。過多的色彩搭配往往適得其反,也就脫離了中國畫古樸、自然的風格特征。
三、結語
在當下奢華當道的設計界,中國畫像一股濃醇的香茶,帶著歷史的厚重感和古典的獨特韻味,讓獨具中國特色的現代服裝設計作品流落出一股天然沉靜的氣質,清淡優雅的韻律。
但中國畫筆墨意境在服裝設計上的表現形式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直白的描繪細節和對畫作生搬硬套的挪用,而是在文化的熏陶中,設計師以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和理解,提取筆墨意境,將精髓以打破、重組、創新、糅合等形式,結合現代設計思想重現在服裝中,以意境傳神,以服裝動人。相信未來中國畫筆墨意境在生活閱歷和時尚設計能力都不斷提升的設計師手中能夠得到越來越豐富、充盈、精彩的表達和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