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鈺
摘要:中國文化所承載的不只是古跡與文字,還承載著中國文化永遠離不開“人”的主題元素。剪紙是在民間流傳甚廣的鏤空藝術,民間剪紙藝術是勞動人民世代口授心傳的生活文化史。由于地域習俗、文化信仰等的不同使得勞動人民的生活文化史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樣化的剪紙藝術,而且都是獨具一格、各領風騷。
關鍵詞:民間剪紙;設計要素;適形造型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是由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創造和積累的智慧結晶和寶貴遺產,民間剪紙作為民俗文化構成的要素之一,一方面繼承了勞動人民最為原始的藝術思維,一方面在漫長而封閉的空間中獨自生長。民間剪紙藝術植根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從民族的傳統出發,從現實生活中提取藝術元素,結合現代創新意識和表現技巧實行創造,創造出既保留了傳統的藝術魅力,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的全新的剪紙藝術,并且具有全新的藝術形象和視覺效果。
一、民間剪紙藝術中的設計要素
中國的民間剪紙藝術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民間藝術中普及最廣的藝術之一,并且風格多樣極具地方特色。剪紙藝術是剪紙藝人基于事物原始形態加以藝術的手法提取設計要素以及以大膽的想象進行加工的再創造得出的結果。剪紙藝術的表現方式主要是在造型上合理地運用大量的組合手法,使其夸張變形以表現出圖案的藝術美感。無論剪紙藝術的風格如何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平面結構,也就是以純粹的平面點、線、面的方式構成的二維空間藝術作品。剪紙藝術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發展和演變使其表現方式變得非常豐富,剪紙圖案形式中最為常見的方式其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對稱、平衡、重復、發射等平面構成的要素。剪紙從傳統文化中提取藝術元素,加以現代的創新意識和表現技巧實行藝術創新,觀察和分析其具有意味、形式美感的造型創造,將無形的抽象的理念和心理狀態轉化為具體形象,從不同的角度延伸和連接剪紙藝術中抽象意念。
二、民間剪紙藝術中的造型藝術
(一)民間剪紙藝術中的造型
1.以空間為主造型。中國的民間剪紙藝術的造型發展最早依賴于特定的風俗習慣和地理環境,從中國傳統的房屋建筑中可以看到許多窗戶內部的支撐被分割成多以方形、菱形造型為主的窗格,正是因為這些既有具體的實用功能、又有一定的審美功能的窗造型才使得民間剪紙藝術在造型上必須適形而造。中國人民所設計出的剪紙藝術在富有想象力同時還能夠表達出對生活的美好認識,如窗花剪紙,以有限的空間創造出簡單大方的形狀。
2.以圖案創造圖形。圖像適合圖形是中國剪紙藝術的造型中的一大特點,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與局部的和諧分不開。通過對中國剪紙藝術的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剪紙的圖形不論多大其內部的圖像都非常完整,西方造型手法中的局部描繪現象不會在中國剪紙藝術中出現。如剪紙獅子圖案相輔相成,最后形成飽滿的小獅子形象。
(二)民間剪紙藝術的造型語言
1.太極陰陽性:所謂陰陽性起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陰陽學說。太極是一種人、自然、社會、宇宙之間構成的簡潔而又富有概括性的事物,其中反映了事物之間的陰陽對立面,蘊藏著深刻的哲學原理。陰刻剪紙和陽刻剪紙是根據太極陰陽性延伸出來的一種剪紙技術,陽刻剪紙的制作方法較為簡便,即剪去線條以外的塊面部分,連接線條保留整體的造型。陰刻剪紙與陽刻剪紙的制作方法正好相反,其特征是作品的線條未必都相互連接而且整體大多呈現塊狀,其特點是色彩對比較為強烈。例如:剪紙藝術中陽刻剪紙中的線條明朗,能夠完美的表現出人物的輪廓表情,而陰刻剪紙技術用于印章雕刻最為合適,能夠清晰地突出文字,結合陰刻剪紙與陽刻剪紙的技術可根據畫稿虛實關系的需要從而使其畫面效果更豐富。
2.象征性:中國的性格形成與中國的各區域的地理環境及濃厚的文化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剪紙藝人根據各地方的習俗,采用更多的象征手法進行剪裁,使得作品帶有更強烈的趣味化和創新化。
例如:人們借托剪紙將豐衣足食、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的祈愿抒發出來。因為民間鹿與鶴有福祿長壽之意所以民間剪紙多以鹿與鶴的各種形象來傳達出對生命的渴望,虔敬的信仰以及崇奉和贊揚生命,展現出生的歡樂。
三、結論
透過剪紙藝術的歷史延伸脈絡可以看出剪紙藝術在不斷進行更新、拓展,是因為民族歷史長期積累的內涵與精神得出的結果。要使中國剪紙藝術在現代得以發展,打造出新的民族形式,應該在理解生活的基礎上提取其“形態”,延伸其“意境_從而傳遞其“精神”。對民間剪紙造型在重新認識后進行深刻剖析并不斷地進行深化提升是剪紙藝術所必不可少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