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車雅楠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兒童的活動場所中存在的問題逐漸凸現出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X,t.JD童的心理入手,深入分析兒童啟蒙親子樂園的具體設計工作,從親子樂園的發展現狀、環境心理分析、親子樂園的特殊性和親子樂園的具體設計方案這四個方面展開了具體的討論。以期為親子樂園的設計人員提供參考,繼而為國家兒童營造出良好的活動空間。
關鍵詞:兒童心理;親子樂園;互動空間
一、兒童啟蒙親子樂園的現狀與特征
1.游戲設施單一化。兒童的生長發育較快,且在不同年齡階段身體和心理上都會產生較大的變化,因此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對活動場所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不同。而現階段親子樂園中的游戲設置僅僅是最基本的游玩設備,且游戲方式和色彩搭配上都極為相似,無論是空間上還是形式上都無法滿足兒童成長中的游戲需求。
2.配套設備不充足。父母和孩子在外出時,年齡較小的孩子需要手推車、換洗衣物等,年齡較大的孩子還要攜帶小型玩具等,但在大部分的親子樂園中能夠用于放置物品的設施較少,提供給兒童就餐、飲水、整理更換衣物的空間也是嚴重匱乏,這樣對親子樂園的推廣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3.互動性空間缺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種電子設備走進國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孩子的日常娛樂不再是跳繩、跳皮筋等傳統游戲,變成了手機游戲、動畫片等娛樂項目,父母和兒童可以互動的時間逐漸縮短,家長在教育兒童方面存在著較大壓力。通過對國家現有的兒童戶外游樂場和室內的親子樂園的調查可知,大部分親子樂園中過于注重兒童自行玩耍的設施,父母只能在外面等候,很難滿足父母和孩子互動的雙重要求。
二、親子樂園面向群體的心理研究
1.兒童心理研究。兒童是樂園中的主體,因此在親子樂園的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兒童的需求,包括空間尺度、自我實現,這兩個方面,其中空間尺度中還可以劃分成為三個具體的要求,分別為:私密性、領域性和個人空間。通過調查發現,兒童對于探索類和表演類的空間較為喜愛,在這樣的空間中能夠更好的滿足兒童自我展現、探索未知和發現興趣的需求。
2.父母心理研究。通過調查問卷和具體的家長心理需求分析,在親子樂園中有多種需求,包括生理、安全、尊重及教育需求:生理需求是要有在園中要配備休息設施,并且保證樂園中空氣流通順暢;安全需求是要求孩子在樂園中不會受到傷害,游戲設施安全牢固;尊重需求是指在隱私能夠被保護,有自我空間。
3.環境心理學的研究。環境心理學屬于一門全新的交叉類學科,可以分為三個分支,分別為環境行為、場景和情緒。環境心理學家曾經對情緒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人的情緒變化和人所處環境的滿意程度有著一定的聯系。其次是場景,場景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兒童的成長軌跡造成影響。
三、兒童啟蒙親子樂園的特殊性
1.綜合性較強。親子樂園和傳統兒童樂園最直接的區別是親子樂園的綜合性較強,本設計綜合了攀爬區域、派對教室區域和閱讀區域等,讓孩子在游戲中培養獨立個性,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滿足家長和兒童的日常需求,有效提升親子關系。
2.寓教于樂。這種基于兒童心理的啟蒙親子樂園建立了一些益智類的游戲設施等,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樂趣,懂得道理,長此以往兒童就能夠養成團結合作、獨立思考的良好行為習慣。家長也能夠在這其中,以自身實際行動,更好的教育、親近孩子,同時在親子樂園中回歸童真,學會站在孩子的視角看待世界。
四、基于兒童心理啟蒙樂園具體的實施方案
1.圖書區設計。圖書區域不僅有童書還包括教育類書籍供家長閱讀,在圖書區域,利用小樹洞、蘑菇房等內部建筑,營造出了完美的個人空間,讓孩子能專享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這種獨立式的讀書環境,也能夠培養孩子產生親近自然。
2.餐廳區設計。餐廳區域圍繞著動畫片設計,吸引兒童注意力。餐廳根據兒童的需要為兒童提供餐菜的配料,以此培養孩子的生活意識和動手能力。在色彩選擇上以暖色調為主,采取跳躍式的顏色搭配。在餐廳區域內,椅子尺寸的設計以成人為標準,但是樣式要以兒童化為主,還要配備嬰兒座椅。總體使孩子思維能力和顏色辨別能力得到鍛煉。
3.攀爬游樂區設計。在攀爬游戲區域內,采用彩虹顏色的攀爬網,吸引兒童前往攀爬,此外還引入VR設備和技術,還原海底世界。還設置DJ臺,讓孩子能夠跟著屏幕中動物們的歌聲,一起搖擺跳動,基于聲音傳感技術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和音樂智能。
4.派對教室區設計。這個親子樂園中為兒童提供了舉辦派對的房間,在派對房間制定形成個性化的方案。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可以結交伙伴,通過一些團隊游戲,孩子的團隊精神也可以得到培養。
綜上所述,親子互動空間有利于親子雙方交流感情,兒童啟蒙親子樂園形式多樣化、互動設施完善,綜合了兒童心理學、環境心理學等相關理論,立足于兒童和家長的共同需求,針對現階段兒童親子樂園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的展開了設計,并且對空間類型進了全面具體的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