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萬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傳統電視媒體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伴隨基層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方式的改變,使得網絡背景下的新聞采訪工作的優勢得以突出,主要表現在信息傳播的速度之快、傳播手段更加多樣化、信息共享更加快捷順暢等方面。但在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對電視新聞采訪的基本特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聞采訪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基層電視臺;新聞采訪;創新思考
新聞采訪工作是基層電視臺的重要工作內容,是電視臺節目編輯的重要信息來源,是電視臺整個節目制作的基礎。新形勢下,“互聯網+”思維已經深入各個行業領域,數字信息技術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電視媒體的發展,但也給信息的傳播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為了能夠更好的進行新聞采訪工作,進行電視媒體的傳播,基層電視臺的新聞采訪工作也需要進行創新,轉變傳統的信息傳播思想,在信息來源和新聞采訪流程上進行改變,提升新聞采訪工作的效率,進而能夠更好的完成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
一、電視新聞采訪的基本特征
1.電視新聞采訪的真實性。新聞采訪的真實性是對從事新聞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新聞采訪真實性能夠直接影響記者對信息來源中涉及的新聞人物和事件進行全面的、深入的挖掘,進行詳細的訪談,從訪談中對新聞進行分析和鑒別,從而再現新聞中的人物和事件的關系和心理狀態,對采訪的新聞進行還原。真實性也體現了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不是為了吸引關注而故意夸大或者帶有主觀的個人色彩進行事件的評價,從而出現錯誤的輿論導向。
2.)電視新聞采訪的時效性。時效性是新聞采訪的重要特征。電視新聞只有第一時間將發生的事件迅速傳播給廣大群眾,才能搶占信息先機,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新聞采訪時效性的特點要求新聞記者必須具備敏銳的新聞洞察能力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對第一時間獲得的信息及時作出反應,并以最快的速度把握新聞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提升電視新聞采訪的高效性,以準確的價值來滿足廣大群眾搶先獲得新聞的心理。
二、新形勢下基層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面臨的問題
1.認識觀念的落后不利于新形勢的適應。當前的電視機的接觸率以98.6%的優勢區居首位,這說明電視媒體仍然是廣大群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這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以為電視媒體地位仍然同過于一樣不可代替。但是電視傳播的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比如電視觀眾偏老齡化和時移收視的增加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轉變新聞采訪的觀念,則不能滿足當前電視觀眾的觀賞要求,可能被日益發展的媒介中被淘汰。
2.信息來源復雜增加信息篩選的難度。在當前的網絡媒體背景下,存在著海量的信息資源,使得新聞采訪的信息來源錯綜復雜,信息來源渠道龐雜、多變,所以在開始新聞采訪之前,新聞采訪記者可能通過某些渠道獲得相關的信息,如何從這些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存在一定的難度,值得注意的是,如何不被先入為主的思想左右,保證新聞采訪的冷靜和客觀、公正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三、新形勢下基層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的創新途徑
1.具備積極向上的心態。新形勢下,媒介和信息技術的融合,推動了電視臺新聞采訪的發展,使得人們對新聞采訪工作不再感到陌生。所以,這就需要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要具備積極向上的心態,要樹立開放、包容理念,對新聞采訪工作要具備敬業態度,在網絡技術發展背景下,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接受電視媒體采訪要以真實內容為主,具備新聞采訪專業素質,以滿足電視觀眾對新聞信息需求為工作目標。
2.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在新聞的采訪工作中,要對新聞保持一種敏銳性,這就需要新聞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業務素質,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有價值的信息,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并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詳細的分析、從多個角度對信息資源進行甄別,形成換位思考的思維模式,并逐漸提升新聞采訪能力,進而對突如其發的情況能夠做到冷靜和中立的態度進行報道,進而提升新聞采訪工作的效率。
3.充分利用新的傳播平臺。隨著新媒體技術手段和工具的不斷涌現,為新聞采訪工作提供了便利。在進行新聞采訪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工具的使用,比如手機、錄音筆和電腦等。除了基層電視臺播出平臺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新的傳播渠道,發揮新媒體工具的傳播的時效性,將采訪的新聞進行簡單編輯加工后,再通過電視臺的微博和微信等平臺發布,進而得到快速的傳播,并得到廣泛關注,同時也為了后續在電視平臺發布提前預熱。在節目經過精心編輯后,在電視頻道播出,進而吸引更多時移收看的觀眾。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了電視媒體的發展。為了提高新聞采訪工作的質量,滿足廣大電視觀眾的觀賞需求,基層電視臺的新聞采訪工作要積極進行創新,轉變傳統的信息傳播思想,在信息來源和新聞采訪流程上進行改變,提升新聞采訪工作的效率,進而吸引更多的電視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