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瑩
摘要:從目前我國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從事幼兒園教育的老師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技能,才能在啟蒙教育階段更好地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潛力,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改革當前目標單一,過程僵化,公式機械的培養模式。”實用性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從學前教育專業來講,是向社會輸送本專業的合格師資。鋼琴課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及發展的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并以此突出其職業化的特征。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技能
鋼琴是音學前教育專業必修的專業課之一,準確定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更新教材資料、完善教學手段,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鋼琴教學水平。
一、音樂理論與鋼琴實踐結合不緊密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之前沒有接受過任何音樂技能的訓練,所以對音樂理論學習更加困難。因此,可以把樂理學習的難度相應降低,達到對幼兒歌曲彈唱和伴奏時的簡單編配即可。單獨學習樂理時,學生頭腦里沒有構建具體鍵盤的形象,學習起來還是抽象地把樂理融入鋼琴課程中,例如在學習《四季歌》時,左手需要配以伴奏,如果聯系之前講到的樂理知識和弦及轉位,教師就可以通過再次講解、范奏,直觀形象地把樂理知識自然融入鋼琴彈奏中,使學生在第一時間得到練習和教師指導,達到快速、實用、運用自如的效果。這樣,單純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彈奏歌曲之中,學生聽到通過自己學習的樂理知識與鋼琴彈奏相結合的樂曲,就會有直觀的視聽效果,對學習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學生對課后練琴重視不足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夠理解掌握新知識的彈奏方法,只是不熟而已。但是,課堂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既要帶領學生對上一次的內容進行復習,又要講授新知識,還要指導學生實踐彈奏。因此,課后練習很重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高效地進行課后練習彈奏,才能熟能生巧。而且練習的方法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學生練琴時應掌握以下幾個重要環節:一是慢練:(1)確定指法:(2)確定分句:(3)確定基本動作的走向:(4)確定困難片段的彈奏方法。二是分解細部練習:(1)分手練習:(2)分句練習:(3)分聲部練習。三是把感覺連順。課后練習時,可以分組練習,幾人一組,由一名組長掌握每次練習的情況: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相互監督:教師可以把平時練琴的情況計入鋼琴課成績中。
三、學生對讀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樂譜是符號、圖形,是視覺不是聲音,如何把看到的樂譜變成聲音甚至音樂,唯一的途徑就是唱譜。通過唱譜才能真正把符號變成聲音,而演奏鋼琴是把己唱會的“內心音樂”提取出來,變成特定的樂器聲音,再通過耳朵的辨別、糾正,形成好的音樂。因此,唱譜好比安裝軟件,在演奏時打開軟件。如果不唱譜,直接從樂譜到演奏樂器的過程,其實心里是沒有音樂的,或者音樂沒有真正深入內心。樂譜是作曲家留給人類的“公開信”,樂譜上記載著作曲家希望傳遞給他人的全部信息。彈奏新的、不熟悉的樂譜,是一個由陌生到精通的過程。養成良好的讀譜習慣可以使學生具備閱讀樂譜的能力,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發現演奏中所不易感覺的問題。
四、務實創新,豐富和完善鋼琴教學的內容
(一)教材的選用和自編需要突出兩個原則
其一,貼切原則:在中職音樂教育中應該注意到,大多數學生其實在音樂與演奏方面的常識和技術很少,在鋼琴方面的常識和技術更是缺少。由此看來,選用或運用鋼琴教育的資料理應依照非音樂專業學生的要求進行鋼琴教育,盡可能降低鋼琴教育的難度,所采用的鋼琴曲目也要盡量采用改編后的少兒歌曲,以免由于鋼琴曲目的難度而減低了學生的學習熱心。其二,實用原則:中職學生特別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相對于將來所從事的幼兒教育工作來說,學習鋼琴更多地會運用在伴奏方面。可見,在教育中應適當增加伴奏的曲目,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多供給一些練習伴奏的機會。
(二)強化鋼琴教學方法的教授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幼兒教師。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今后的職業取向,大多是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因此,她們必須認真扎實地學習鋼琴演奏的基礎知識,熟練地運用鋼琴演奏方法。作為鋼琴教師,要加強鋼琴教學方法的教學或傳授,要教育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獲取教學經驗,同時需要教授學生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如何解決在學前兒童鋼琴學習教材中可能遇到的音樂與律動的編配問題或其他疑難問題,使學生熟練掌握在演奏鋼琴時可能遇到的一些教法常規問題的解決方法。
五、結語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對鞏固義務教育的成果,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和提高國民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教育專長,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等音樂技能和健康的藝術審美觀點以及藝術欣賞和藝術表現能力,能夠適應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幼兒園音樂教師的重要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