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薇玉
摘要:音樂課堂教學是音樂教學理念與宗旨宣傳的主陣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合唱教學因其獨特的教育功能而備受教師的關注和青睞。小學生正處在藝術修養養成的初始階段,良好的音樂課堂教學對他們的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生上好合唱課,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體質,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對合唱教學中的所追求的和諧、洪亮等因素也能激發小學生團結、奮進的心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合唱教學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的提高合唱教學的效果是我們應當考慮的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以期能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質量,為廣大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綜合素質
一、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重要性
1.合唱教學能夠增強學生體質。古語有云“善歌者必先調其氣也”,呼吸訓練是合唱訓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當學生練習唱歌的呼吸時,他們的肺活量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強學生肺活量的作用。同時,呼吸訓練對學生的聲帶也會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在演唱歌曲時學生需要控制氣息,日常的講話中我們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胸式呼吸,氣息較淺,但是合唱要求我們使用的是腹式呼吸,氣息從吸入到呼出的時間較長,這對學生增強自身對腰肌、腹肌的控制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在合唱教學中正確科學的練習發聲能夠增強學生肺活量,保護學生的嗓子,讓學生的腰肌、腹肌都得到很好的鍛煉。合唱教學對學生的語音也有很大的幫助,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時,咬字吐字的要求也有很大差異,掌握正確的咬字吐字方法能夠讓學生變得口齒伶俐,小學生聲帶發育還未成熟,部分孩子還處在聲帶發育的關鍵時期,科學合理的合唱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很好的發音。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合唱教學對增強小學生體質有很大的作用。
2.合唱教學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練習合唱時,學生不僅要用耳朵去聽、去感受音樂節奏,還要用眼睛去看樂譜、看指揮。耳朵能夠辨別出自身對音樂的內心感受,而眼睛則可以直觀的看到自身與大團隊的和諧程度,視唱是合唱的基礎,只有當學生掌握自身的聲部并熟悉其他的聲部時,合唱的過程才能順利、協調。合唱中需要有良好的視唱練耳訓練,通過視唱、練耳,學生對節奏、音準有了更好的把握,眼、耳、腦、口各個器官相互協調,進而達成與一個大團隊都十分和諧的目的,這必然會使學生思維敏捷,反應能力得到提高。
3.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合唱隊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作用極大,在合唱教學中,學生會注意去傾聽他人的聲音,讓自己聲音能夠與他人相融合,每一個學生的相輔相成才能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生必須明白在合唱中自己必須與他人合作,以達到心靈上的契合和共鳴,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在合唱的排練中注重對學生集體意識的訓練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承擔其該承擔的責任,這也讓集體意識和和責任感在學生心中萌芽了,在往后的社會生活中,他們也會讓像參加合唱隊一樣,扛起自己的責任,以集體利益作為出發點,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二、提升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效果的措施
1.綜合教學方式的運用。在合唱教學時,教師要注重使用綜合教學方式,在完美的合唱一首歌,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演唱和欣賞音樂作品,還需要學習與作詞家、作曲者相關的知識,這會讓他們對各地區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涉獵和了解。讓學生多接觸音樂題材、風格等基礎知識會讓他們對音樂作品產生的政治背景、經濟發展狀況、當地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各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這勢必會讓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要想更好的表現出合唱作品,學生們必須對科學文化知識有更深層次的掌握,這也為其綜合素質的培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豐富合唱課堂的形式。過于死板、單一的教學形式是沒有辦法讓學生感興趣的,單純的讓學生練習視唱練耳可能會讓部分學生感覺很枯燥,從而導致整個課堂秩序的混亂,不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小學音樂課堂的合唱教學可以豐富和創新教學形式,讓學生更好的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自然情景模式就是非常好的形式。
3.用積極的評價鼓勵學生。小學生都十分渴望得到教師的贊許和鼓勵,在合唱教學中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能夠讓他們產生自信,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變成更加積極進取的人。在合唱教學中,當學生的表現有進步時,教師應當及時的肯定、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信心和集體榮譽感。當學生在練習中出錯時,不要使用批評的語言,而是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告訴他們怎樣才能做到更好。這種做法不僅能夠使學生心理上得到滿足,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活力,從而使他們實現更好的配合,心靈契合度也得到提高,讓學生時刻用愉悅的心情去對待合唱,這對他們的進步是很有幫助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合唱教學感興趣,用生動,有趣味的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用積極的評價去鼓勵學生,這才能讓學生學好,讓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