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星
基層央行的集中采購工作,是基層央行一項支持和保障組織高效運轉的系統工程,內部審計作為組織治理的基石,應通過對集中采購活動執行控制措施高度關注與審查,發現集中采購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與風險,從體制、機制等管理深層次方面查找問題與風險根源,提出破解集中采購管理問題的策略,從而規范集中采購行為,資金使用效益提高,有效地發揮內部審計促進組織優化資源配置和諧高效基層央行建設的作用。
一、基層央行集中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集中采購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
部分基層行沒有充分認識集中采購的實質內涵,沒有把集中采購工作上升到遵紀守法、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高度,對集中采購工作重視不夠。導致集中采購領導小組缺位,或集中采購領導小組工作職責不明;人員分工不清,責任不落實。
(二)集中采購計劃管理滯后
由于過去基層央行專項購置的資金預算都在下半年,甚至在臨近財務決算期下達,許多采購任務是臨時確定,導致年度集中采購計劃在年初難以產生,年度采購計劃的指導性差。
(三)集中采購管理機制建設有缺陷
基本上沿用了級行的文件和有關制度及規程,沒有將集中采購當作一項復雜的商業采購活動,沒有根據不同的采購方式的差異,制訂各自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控制管理制度和流程,導致財權與事權制衡缺失,管理與操作不相容職務兼容的現象,使集中采購管理監督形同虛設,工作措施缺乏針對性。
(四)風險防范意識不強
一是缺乏風險防范意識。部分行領導對集中采購管理的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管理粗放,對不當的采購行為風險麻木不仁,放松必要的警惕。二是個別工作人員制度意識和法規意識淡薄。集中采購工作人員對采購管理制度與規程學習不到位,憑經驗或想象處理采購業務,用人情、信任代替制度,制度執行“走捷徑”、“打折扣”,制度被簡單化、遞減式、選擇性、應付式執行。三是短缺采購管理人才。集中采購工作是一個貫穿計劃、采購、管理、驗收等各環節的系統工作,需要采購管理人員對采購實物或工程或服務專業知識的掌握與判斷,對供貨商、施工方的資質與實力、產品的質量與性能、售后服務等掌握與了解,而目前集中采購隊伍的專業管理人才匱乏,偏低的政策理論水平及專業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采購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集中采購管理監督不力
集中采購工作沒有單列納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圍,缺乏有效的激勵和處罰機制做保障,干好干壞一個樣,加之對集中采購違規問題的相關責任人查處不力,從而導致集中采購制度執行缺乏有力保障,集中采購制度和規程的“軟約束”。
二、完善基層央行集中采購管理工作的建議
(一)加強集中采購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是提高認識,強化領導。基層央行領導要充分認識集中采購是一項重要的組織治理活動,采購的實效性、效益性、合規性,直接會影響組織資源的配置優化與利用,同時集中采購也是反腐敗的重要源頭。將集中采購管理工作作為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常抓不懈。切實履行集中采購管理職責。二是進一步增強領導擔當意識,強化集中采購管理工作責任落實。集中采購管理委員會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對采購活動的組織領導,根據科學合理地制定采購方案,合理確定采購方式,同時加強對采購執行情況的日常監督管理。
(二)進一步完善集中采購內控機制
一是按照公開、公平、公正、誠信和效益的原則,強化采購活動中標準和規范建設,針對不同的采購活動和采購方式,修改和完善集中采購管理辦法,建立體現管理與操作職能分離的工作流程。二是建立權責清晰的采購運行機制??茖W地進行組織規劃和人員配備,切實解決采購工作權責不清、不當的問題,嚴格執行財權與事權相分離,招標人、評標人、使用人相分離;采購、驗收、付款相分離的隔離措施,做到不相容崗位分離、相互牽制。三是建立采購監督檢查機制。會計部門要嚴格把關預算的規劃、審核,經費及質保金的控制,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相關帳務處理;后勤部門要對實物的質量、日常使用進行管理;內審部門對采購的前期研究、中期操作、后期手續等程序實施全過程監督;紀檢部門要對相關舉報和違紀違規行為及時進行查證,促進采購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嚴格執行采購制度和采購程序,規范采購行為。
(三)加強集中采購計劃管理
隨著央行財務預算管理的不斷改善,為集中采購計劃的合理編制創造了條件,一是增強采購計劃的準確性。集中采購委員會應以組織戰略為導向,綜合考慮需求部門的實際需求,來制訂全年采購計劃;同時,加強需求部門采購需求計劃指導,提高采購資源配置的科學性。第二,加強對計劃外采購事項的控制與審核。加強對突發性臨時采購事項論證考查,確保采購事項的真實性、必需性,及時調整和追加采購計劃,確保采購計劃的剛性執行。防止和杜絕無計劃的采購行為,優化資源配置。
(四)嚴格執行集中采購工作程序
嚴格按集中采購程序辦事,認真執行集中采購項目的計劃、決策、組織實施、監督管理的每個環節的管理措施。一是恰當科學地確定采購方式,嚴格詢價、競價和工程招標投標管理,形成有效市場競爭。二是按規定管理評審人員庫,根據采購項目恰當選擇評審人員,加大評標表決的透明度。三是切實加強采購的驗收、資金結算管理。合理確定采購驗收人員,規范集中采購付款行為和采購實物的入庫管理與核算,盡可能的節約采購成本,有效控制采購執行環節風險,確保資金和資產安全。提高內控制度執行力。杜絕違規操作,防止集中采購活動領域中違法、違紀和違規行為的發生。
(五)強化集中采購工作監督檢查
一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集中采購后續評估。加強對采購活動的跟蹤檢查,建立健全合同執行管理臺帳,對合同執行、變更、違約、到期、續簽等情況進行持續性記錄和動態管理,增強落實采購合同的執行力度;二是強化對集中采購管理各項監督檢查制度落實。有效地控制和杜絕采購活動中可能出現的違規違紀風險;三是嚴格對集中采購活動中違規違紀行為查處和責任追究。把查防風險與追究責任統一起來,做到從嚴問責,絕不姑息遷就。
(六)規范和完善集中采購檔案管理
一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集中采購檔案管理。應明確集中采購檔案管理的職責,采購委辦公室應明確一名檔案人員,負責各項目文件資料的收集和資料接管驗收及整理、歸檔保管工作。二要明確集中采購項目負責人要為采購項目檔案立卷人。負責收集采購項目過程中資料,并對集中采購活動中的文件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并在采購結束后將立卷的采購文檔移交采購委辦公室。三要完善集中采購檔案樣本的設計,以便檔案資料能反映集中采購管理全過程。四要規范采購資料調閱手續,防止檔案資料遺失。
(七)積極開展集中采購管理績效審計
發揮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和資源管理中的價值增值作用,緊緊圍繞著組織的戰略發展需求與價值創造,致力于組織集中采購能力的改善與提高,以經濟性、效果性和效率性為向導,從采購活動控制與采購資源優化與配置,風險識別、評估及應對的各個方面,多層次地開展審計測試與確認,使內部審計工作向內部控制制度延伸,向采購過程延伸,向資產管理延伸,實現了向管理要效益、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