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清
【摘要】房屋是人們生活的重要場所,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于房屋建筑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礎工程雖然是一項隱蔽的工程,但是對于房屋建筑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卻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本文針對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進行相關分析,旨在為現代房屋建筑工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隨著城市化的規模不斷擴大,房屋建造工程逐步發展,而地基基礎工程建設作為整個房屋建筑的基礎環節,只有做到牢固穩定,才能夠有效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施工技術在房屋建造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因此,施工操作團隊應該進一步研究運用施工技術,了解施工要點以及注意事項,確保工程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一、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特點
地基建造在一些地質結構簡單的地區可以實現良好的控制,但是在地質結構相對復雜、環境差的地區,施工會變得復雜、困難,在地基建造過程中,會受到自然環境、機械設備、交通運輸等的影響。地基施工具有以下特點:①地基施工的復雜性,這主要是由地質條件的差異造成,我國的.地質復雜多樣,有淤泥土、熔巖土、黃土、凍土等類型,地區間存在較大差異,對于地基施工中的勘測形成了較大的壓力,增加了施工的難度;②事故的多發性,在地基的方案設計中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會形成潛在的危險,引發安全事故;③地基施工的隱蔽性,地基處于房屋建筑的主體之下,因此施工存在隱蔽性,整個流程又十分復雜,對于地基的二次檢查非常困難;④地基工程的嚴重性,地基是整個房屋建筑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一旦地基失去了穩定性,會損害整體設計,并且這種損害是很難進行修復的;⑤地基建造的困難性,房屋地基施工是一種地下的施工,環境相對惡劣,受到空間制約,因此施工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與障礙。
二、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的常用方法
(一)注漿法
注漿法是工程地基建筑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指利用氣壓或者液壓配以滲透或者擠壓等方式,將能夠凝固的混凝土漿體均勻地注入填充到巖土層中,擠出其中的水分和氣體,提高房屋建造基礎的穩固性,特別適用于處理軟土地基。在施工前應該確定鉆孔點,并且根據房屋的實際情況計算其深度,精確注漿的配比工作。在注漿時應該防范漏漿狀況,防止漿液上冒,出現相關問題及時進行調整,確保注漿的順利進行。
(二)強夯法
強夯法是指利用重力的作用,將重錘從一定高度下落,夯擊土層使得地基迅速固結從而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度的方法。首先,應該對夯擊點進行準確的定位,然后鋪平地面中凹凸不平的區域,在地基中存在游離水和結合水,可以利用豎井排水和沙石填充的方法,使用吸水性能好的砂石進行地基的填充,厚度在零點五到二毫米,再進行后續的找平,保持地基的水平,有效預防地基強夯所帶來的地基下陷問題。最后,應該從四周向中間進行夯實,首次夯實后,用夯錘多次夯擊,使地面受力均勻,提高地基的承載力。
(三)分段施工法
分段施工法要求從邊緣向中心進行施工,同時施工要從一邊展開向另一邊擴展,是在強夯完成一次之后,進行找平的處理方法,依次加固深土層、中土層、表層土。分別運用推土機、大錘、小錘進行夯實加固,在夯擊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加固的參數進行施工作業,多次進行夯實工作,合理運用夯錘的類型保證夯實的效果。
三、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施工技術
(一)地質勘察技術
在房屋地基建造之前應該填寫工程地質勘查報告,報告需要包括勘查建筑地基的類型、分布情況、水文環境以及地質狀況等方面,并且依據這些數據設計制定合理的房屋建筑方案。因此,必須要做好地基的勘察工作,確保其準確性,尤其是對于軟弱性、復雜性的地基基礎,更需要嚴謹精確,慎重勘察,不能夠忽視甚至虛假填報。對于出現的不良地基應該加以處理,確定地基的允許誤差,結合上部建筑的結構、類型、功能等確定地基的負載力要求,明確地基的誤差范圍,并把實際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
(二)房屋結構設計技術
地基的設計應該考慮到房屋的實際承重需求,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承重設計,確保房屋能夠更加長久牢固地使用。地基的建造應該首先考慮到房屋的結構變化,使地基在建造過程中與上部結構相一致,有足夠的能力承受上部帶來的壓力,避免出現破裂或是下陷現象。相關的設計者應該謹慎進行調查設計,結合各方面的條件與制約因素,對地基應該具備的承重量進行系統地估算,并在設計地基時發現調查報告中值得懷疑的地方,重新進行多次測評,與相關專家一同進行研究探討直到設計出嚴密的建造方案。
(三)地基基礎工程選型
施工地基承擔著其自身以及上部建筑的總重量,地基的選型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建筑是豎向設計,并且地基基礎比較薄弱,應該選擇獨立式地基基礎;如果房屋結構較為軟弱,上部建筑又很高的狀況下,應該采取筏形基礎形式;對于土質較好的建筑,可以采用支撐式混凝土灌注樁實施連接。我國的地基處理,對于普通地基采用鉆孔灌注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注以及沉管灌注樁,對于復合地基多采取深層攪拌法。不管采取何種方法,都需要在施工之后實施澆帶并且設置永久變形縫,否則很可能會導致房屋的傾斜。
(四)地基處理技術
地基的建造需要進行后續的相關處理工作,使其能夠更加嚴謹科學,主要采用的技術手段有換土墊層技術以及鋪墊材料技術。換土墊層技術是指將不符合標準的土層替換掉,并且用符合施工標準的土層進行填充,現在可以用于替換的材料有砂碩、碎石、素土等物質,由于其硬度較高,能夠滿足施工的實際需求,在施工時,應該選擇合適的施工方式,嚴格控制含水量,保證地基的質量。鋪墊材料技術是為了防止地基的下陷、沉降問題,如果房屋為軟體結構時,一般需要鋪設材料來保障地基的穩固性,鋪墊的材料多選擇耐腐蝕、抗拉性、整體的連續性好的材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地基基礎工程與房屋建筑的質量直接相關,因此應該格外注重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在施工前要對周邊環境進行充分的綜合勘察,施工中注意運用相關的合理的施工技術,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并及時解決,在施工完成之后對其進行檢查,保證地基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更好地保障人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