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亮
【摘要】目前我國的單位內審工作還處于起步不久的階段,很多單位即便已經建立起了內審機構,配備了一定的人員,也沒有發揮出應用的作用,甚至流于形式,因此,建立一套真正能發揮應有作用的內審工作體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內審人才隊伍,是市場經濟和反腐倡廉以及其他宏觀和微觀因素對我國各單位提出的現實要求。
【關鍵詞】內部審計 審計委員會 內審機構 人才隊伍
內部審計是和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并列的審計工作三大類之一,但是長期以來,內部審計受重視程度遠遠不如其它兩大類,內審人員無論在職業聲望、職業待遇、職業前途等方面都和國家審計以及社會審計人員差距甚遠。可喜的是,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反腐工作的客觀要求,以及宏觀政策和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各單位內審工作不受重視的局面已經有所改變。近年來,國家相繼提出“供給側改革”、“審計全覆蓋”等一系列對內部審計有很大影響的政策和規定,同時,國家對于各類組織的有效監管、對于國家財政資金資金的有效使用等,都使得各類組織曰益重視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紛紛加強各自的內審工作。
一、審計委員會的設置
在一個審計內控機制完善的組織中,審計委員會的建立通常不可或缺。審計委員會是在企業董事會(其它組織形式中應是單位最高管理層)下設的專門委員會之一,負責統籌指揮組織內部有關審計的所有具體事項。“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組織內設置審計委員會以后,將能更有效加強對單位審計事項進行監管和處理,從而讓董事會成員避免陷入日常且自己不熟悉的事務之中。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僅是具體的單位,就是從國家層面來說,對單位審計委員會的重視程度也不足。目前為止,我國出臺的關于單位設置審計委員會的規定很少,只是在2002年《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中見到相關描述,該文件僅有關部委發布的行業規定,而且還只針對上市公司,對于其他企業以及大量行政事業單位毫無法律效力,難以起到加強審計監督、維護經濟秩序、促進反腐建設的有效作用。
因此,筆者建議:設置審計委員會是單位內審工作體系建設的基礎環節,國家應盡快出臺專門針對關于各類型單位設置審計委員會的法規,以此來指導和促使各單位加強內部審計的領導和監督作用,有力地促進單位的內部制度建設。
二、內審機構的設置
組織在設置了統籌審計工作全局的審計委員會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設置具體內部審計及構,配備相應的人員。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各類組織機構對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歷來不夠重視,特別是企業,往往認為設置內審機構、招募內審人員,那是支出大于收益的事情,白白增加了不少的人力成本。但隨著整個國家經濟、政治等各種環境的影響,內審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步被大多數單位管理層所理解,一些比較正規的組織都開始設置內部審計或者執行類似職能的部門。
設置了內審機構還應該賦予該機構實實在在的職權,現在很多單位雖然也設置了內審機構,但單位管理層實際上并不重視,在單位中處于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因此,設置一個專門的內審機構,并按單位實際情況賦予其職權,在單位內審工作體系中一個是最重要的環節。
三、人才隊伍建設
1.內部人員優先,老員工優先
單位需要內部審計人員,是從單位已有員工中選拔,還是直接從單位外部招募?這個問題往往困擾著單位人事和內審部門。
如果從單位內部員工中挑選,優點很多,主要有:(1)對于單位本身來說,對內部員工都已經比較了解,從已有員工中挑選內審人員,能夠降低招募的風險,因為招募了錯誤的人員而給單位造成損失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特別是內審崗位,屬于單位關鍵工作環節之一,萬一用人不慎,恐怕造成的損失很難估計;(2)從內審崗位本身來說,需要較高的專業素養,也需要員工對本單位和本崗位較強的認同感,從內部員工中選拔,就能使得新上崗人員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無需較多的培訓,降低了單位在時間、精力、經濟等各方面的成本。如果從單位外部直接招募內審人員,好處是選擇范圍非常大,可能選拔到更加優秀的審計人員,同時,招募外部人員進入單位可能會帶來各種新思想,新方法,有利于審計工作創新;另外,招募外部人員也有助于消除內部人員由于過度競爭內審崗位而帶來的種種負面作用。但是,從外部招募內審員工也有著很多的缺點:因用人失誤造成單位損失的風險非常大;所消耗的各種時間、培訓、精力成本都非常高,嚴重挫傷了內部員工的積極性等。
經過以上的綜合分析,筆者認為,單位招募內審人員時,應該首先從內部挖掘潛力,也就是內部人員優先;還要堅持“老員32"優先的原則,這里的“老員工”不是指年齡大,而是指在單位工作時間長、對單位忠誠度高的員工,這樣做既可以大幅降低用人風險,又會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集體榮譽感。
2.重素質,輕學歷
內審人員隊伍建設中另外一個容易走進歧途的是“唯學歷”論,單位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首先看學歷,學歷越高越好,盲目追求高學歷,至于招來的這些博士、碩士們是否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那就不管了,反正單位里有這么多高學歷,單位的面子是有了,里子有沒有不在乎,這種現象在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特別明顯,企業也大有跟風之勢。筆者認為,學歷只能代表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要想做好內審工作,還需要具備其它更重要的一些綜合素質,比如一個人的政治信仰、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專業技術水平和專業經驗、性格特點、身體狀況等,所以,單位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內審隊伍時,絕不能把學歷放在太重要的位置,而應注重隊伍成員的那些更為重要的綜合素質高低。
四、結束語
我國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體系建立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雖然經過多年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市場經濟情況下激烈的市場競爭、為反腐工作提供堅實的保障等等,都對單位內審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我們相關人員不斷地在理論和實踐中的摸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