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珊剛
【摘要】經濟環境與企業實際需求的不斷變化,使得企業對于職高學生的要求也發生了相應改變。與傳統技能型人才相比,現代企業更加注重人才綜合能力水平,較為傾向復合型人才,德育教育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逐漸凸顯了出來。本文將以職高德育教育意義介紹為切入點,通過對職高教育環境以及教學兩方面困境的分析,探索出針對性較強的教育困境應對策略,旨在豐厚職高德育教育“土壤”,保證學生綜合素養水平。
【關鍵詞】教育意義 德育教育 教育困境 職高
德育教育主要以品德教育活動為主,會根據一定階段以及社會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對受教育者展開道德、思想以及政治等方面教育。而職高教育主要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以及技能教育為主,德育教育是整體職高教育體系重要組成,所以德育教育工作一直都是職高教育同仁關注的重點。通過實踐發現,對職高階段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能夠滿足社會經濟建設需求,同時還具有堅定學生職業信仰以及保證教育目的落實質量等方面的作用,優勢較為突出。
1.職高實施德育教育的意義
1.1有利于社會經濟建設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在社會、政治以及經濟等領域發展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與價值。對職高學生實施德育教育,一方面能夠對學生思想進行解放,幫助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確保其能夠更好的融入到經濟社會之中;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各項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品德素質以及個人修養,保證其能夠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能夠在社會中獲得一席之地。同時通過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對學生專業道德品質進行進一步鞏固,能夠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有效帶動其職業技能綜合性發展,確保其能夠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技術型人才,能夠為經濟社會建設提供相應助力。
1.2有利于學生職業信念培養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影響之下,國內傳統企業紛紛開始改革,希望可以通過升級以及轉型的方式,為企業帶來更多商機,而在此背景下大量機械式工作人員開始被淘汰,技術型人才需求量在不斷增加。但在實際工作時,由于職業信念不堅定,部分職高學生出現了工作態度不積極、隨意辭職等方面的狀況,很多學生都面臨著失業的困境。而在對其開展德育教育之后,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自身工作的認知與認可,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克服自身職業信念不堅定以及缺乏吃苦精神等方面的狀況,這對于其今后長期工作生涯而言,都是極為有利的。
1.3有利于教育目的實現
學校德育教育主要以教書育人為主,學校會通過展開集體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理想教育等手段,幫助學生解決思想以及其他相關方面的問題。同時學校還能發揮自身帶頭作用,做好社會、家庭、學校以及學生四方面聯合,進而形成全面覆蓋德育教育網絡,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教育目的實現效果,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德育教育學習環境。
2.德育教育困境
2.1大環境方面影響
2.1.1經濟發展方面
國內經濟的迅猛發展,雖然有效改善民眾們的生活質量,但卻很容易使民眾欲望膨脹,會加深其享受以及好逸惡勞的念頭,很容易會使職高階段學生隨之受到影響,會使其出現工作懈怠以及過度追求物質等方面的情況,學生思想容易出現偏頗,會對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形成一定影響。
2.1.2學校關注點方面
雖然職高學校都加大了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但仍有部分學校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學生技能學習以及實踐操作訓練等方面,對于德育教育工作有所忽略,在課程安排以及師資力量投入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上升空間,在此種環境下德育教育課程開展質量自然可想而知。
2.1.3經濟發展方式方面
為保證學生能夠滿足企業用人需求,學校會按照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企業實際需要進行教學內容調整。目前整體社會競爭壓力相對較大,經濟發展理念以及發展方式都發生了相應改變,所以德育教育也要隨之發生變化,要緊跟行業發展以及社會發展步伐,但目前部分學校在這一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需要進行優化。
2.2教學方面影響
2.2.1教學方式相對較為單一
傳統德育教育多以灌輸式教學手段為主,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處于一種較為被動的學習狀態,很容易會使學生對課程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會對德育教育效能發揮形成直接影響。同時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也會降低學生在課堂中的存在感,會使其逐漸忽視德育教育課程的重要性,進而產生厭煩情緒。
2.2.2無法帶動起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調查發現職高學生對于德育課程的了解以及喜歡程度并不高,其并沒有認識到該課程的實際用途,課程學習存在著敷衍了事以及態度不端正等方面的狀況,學生課程學習興趣并不高。加之教學手段過于單一,整體課程教學較為沉悶,因此很難引起學生共鳴,會使學生對德育課程產生沒有實際作用以及較為落后的誤解,進而造成惡性循環。
2.2.3教學與學生實際需求不符
在職高實施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學生教育進行服務的,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部分教師并沒有將學生的實際情緒以及實際需要考慮到其中,多會按照大綱以及教材內容照本宣科,德育教育工作實際作用并沒有被挖掘出來,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培養也隨之受到了一定阻礙。
3.職高德育教育困境解決策略
3.1做好信息化教育宣傳,打造良好德育教育氛圍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之下,學校管理者以及教師很容易會出現德育教育認識不足以及信息化手段運用不當等方面的問題,所以各學校要加大對一系列問題的調整力度,要在積極做好信息化宣傳的同時,幫助教師以及學生改變傳統對于德育教育課程的錯誤認知,確保他們能夠真正認識到德育教育課程的重要性以及實際價值,能夠主動投入到課程教學與學習之中,進而形成良好的課程教學范圍,保證學生能夠以積極、飽滿的態度,認真進行每一節課程的學習,以確保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熏陶。同時學校還要加大對配套教育規范制度的完善力度,要幫助學生準確區分道德行為以及不道德行為,確保他們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道德認知。此外還應定期開展德育教育宣傳月或其他類型宣傳活動,要進一步加強對德育教育的宣傳力度,以為后期各項教育工作開展營造出良好的環境。
3.2加入行業資源,做好教學內容整合
一方面要按照學生所學專業,利用校企合作平臺,將員工培訓內容引入到學生學習之中,確保德育教育內容能夠按照學生所學專業,作出適當調整,能夠按照相應行業職業道德標準,對學生展開針對性培養與訓練,確保學生可以提前知曉相關行業競爭情況以及實際工作情況,能夠在進入社會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另一方面要對學校所在地行業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例如在學習相關法律知識時,可以與當地法律機構取得聯系,以便學生通過對案件審理進行旁聽的方式,讓其在真實情境中完成相應知識學習,進而改變以往較為枯燥的教學方式。
3.3樹立道德典范,形成良好模范作用
老師作為德育教育主要執行者與參與者,其一言一行會對學生思想形成直接影響,因此老師要加大對自身的約束力,要按照相應道德規范對自身進行嚴格要求,要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確保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影響之下,樹立起良好的品德意識。同時老師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要明確學生實際需求以及思想困惑,并要對其展開針對性指導與教育,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學校的溫暖,能夠在老師的幫助與指導下,克服各項心理、思想問題以及障礙,進而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高素質人才。
3.4改變單一教學模式,實施多樣化教學手段
老師要明確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問題,要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加大對各種先進教學手段的利用力度,以帶動起學生學習興趣,確保德育教育教學效果可以達到最優。目前較為常用的德育教育手段相對較多,像多媒體技術、情景教學法、實踐教學法以及案例教學法等。老師要按照學生實際情況以及課程教學具體要求,科學對各種教學手段進行選擇與組合,以對課程教學質量進行保證。
以案例教學法為例。案例教學法屬于基礎型教學手段,老師會按照教學內容選擇學生身邊典型案例進行教學,會通過引入相應情景的方式,引導學生共同進行討論,以鼓勵學生運用自身所學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此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確保學生可以真正參與到教學之中,同時還可以利用實際情景,帶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認識意愿,更加便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可以達到預期德育教育目標。
3.5加強校企之間合作,保證德育教育實效性
加強校企之間合作,做好企業資源引進與運用工作,是保證德育教育實效性的有效手段。但在實際進行校企合作時,卻容易因學生所學專業與實習操作崗位不符以及學生對工作環境不適應等情況,而出現工作態度不積極以及擅自離廠的問題,與教育初衷出現了相悖狀況。
為妥善解決實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確保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得到真正落實,學校與企業首先要做好事先準備工作,要通過組織座談會以及召開班會等方式,告知學生所要進行實習的崗位、性質以及其他注意事項,并要告知學生相關紀律規定,確保其能夠對實習工作予以正確認知,能夠真正認識到實習意義與價值,進而認真對待各項工作;其次要在實習過程中與學生保持實時聯系,要針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出現的狀況,對其展開針對性指導,以利用實際事跡對學生展開一系列的德育教育,并引導學生展開實習心得交流,以幫助他們逐步適應實習生活;再次要對實習生展開評比,要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學生積極進行工作,確保他們能夠以飽滿的態度應對各項實際問題,能夠在老師以及其他同學的幫助之下不斷認識到自身不足,進而有意識的增強自身道德品質以及職業素養,從而不斷增強自身實力;最后要在學生實習完成之后,通過讓其書寫實習報告的方式,引導他們對實習階段各項表現進行總結與反思,保證他們能夠樹立起正確的工作態度以及思想意識,以確保其日后能夠迅速融入到社會環境之中。
此外,學校還要定期聘請企業領導以及優秀畢業生到校進行演講,確保他們能夠將自身實際事跡帶入到德育教育課程之中,確保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職業素養以及職業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從而更加主動的對德育內容進行學習,以為其日后長久工作做好鋪墊。
3.6培養學生誠信意識,增強學生職業道德水準
一方面要對學生誠信意識進行培養,應使其明確認識到誠信乃是做人之本,要加大對誠信培養的關注力度,不僅要引導學生遵守各項條例規定,防止其出現考試作弊以及其他不規范行為,同時還要通過讓其寫論文以及觀影感受的方式,加深其對于誠信的認知與理解,確保他們能夠樹立起良好的立業守信意識,能夠養成重信守諾的良好品質;另一方面要對其愛崗敬業精神進行培養,要幫助其養成安分守己、不怕辛苦、不怕累的良好習慣,確保他們能夠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之下,逐漸擺脫以往所存在的斤斤計較以及好高鶩遠等方面的問題,能夠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積極投入到本職工作之中,進而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以為其在企業中的長遠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職高德育教育相關內容的論述,使我們對德育教育所具有的教學價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職高要明確認識到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發展與成長的重要性,要在對德育教育教學問題進行深度剖析的基礎上,通過引入行業資源、增強信息化宣傳以及豐富課堂教育方式等手段,切實改善職高德育教育現狀,從而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模式與環境,確保學生可以得到更好地熏陶與教育,能夠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及道德素養,能夠樹立起正確的職業觀與三觀,以為企業以及社會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