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捷
[摘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業,大學生是其中的重要力量。”當代大學生有著較強的知識學習能力和一定的知識儲備,也有著較強的創新能力,是適合創新創業的社會主要群體。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由于大學生知識面有限、社會經驗較為缺乏,而且創新創業所需資金欠缺。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限制條件和困難,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積極應對,幫助大學生選準創新創業項目并輔助創業。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困境;對策
一、引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在互聯網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下,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成為大學生就業的新動向。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曾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業,大學生是其中的重要力量。”當代大學生有著較強的知識學習能力和一定的知識儲備,也有著較強的創新能力,是適合創新創業的社會主要群體。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由于大學生知識面有限、社會經驗較為缺乏,而且創新創業所需資金欠缺。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限制條件和困難,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積極應對,從社會到學校等各方面共同發力,從而幫助大學生選準創新創業項目并輔助其成功創業。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所面臨的主要困境
從當前大學生的自身優劣勢和所處的社會環境看,本文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所面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項目發現與選擇困境
大學生愿意接納新事物,了解和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也較強,因此,也能比其他的社會群體更早于發現創新創業項目。但其中存在創新創業項目是否可行的問題,即能否在商業上實現成功,具有可行的商業模式。從創業的理論和實踐上看,創業既不能太早于市場,也不能晚于市場。這就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選擇時機提出了挑戰。
(二)創業團隊組建與運營困境
創業的過程,需要市場、資金、技術等各方面的資源和人才,大學生創新創業也需要組建創業團隊。首先,可能就面臨組建團隊的困境,大學生能否在他們的可信任的朋友圈中找到合適人選,往往會成為難點。其次,組建團隊之后,如何維持團隊的正常運轉和項目的運營,這也是對創業團隊較大的考驗和難題。
(三)創業資金的籌集困境
應當說,這可能是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面對最大的困境。資金問題不解決,大學生創新創業就只能停留于紙面或者空想。從歐美發達國家支持創新創業的實踐看,主要是依賴于其強大的風險投資金融市場,社會資金匯集于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等投資機構,再由投資機構選擇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進行投資。但是,我國目前風險投資市場并不完善,而且未形成系統化的篩選機制,因此,資金問題仍是大學生創業創業過程中面臨的最大的“攔路虎”。
(四)創新創業相關支持缺乏困境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提倡大學生創新創業之后,各大高校紛紛成立自己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這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理論指導。但是,從實踐中來看,由于高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一般都是選用高校教師進行授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的實踐性就大打折扣。而且,各大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基本不能提供資金支持,僅僅是以創新創業等各類創業大賽獎金的方式提供獎金,這對于大學生真正開啟創新創業項目所需資金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
三、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建議采取的扶持政策
從前面分析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境來看,光靠高校的力量是很難解決的,我們呼吁社會的各界人士和各高等院校聯手,共同發力,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為精準的扶持政策,營造更為寬松的創新創業環境。
(一)創新性的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知識需要積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也需要有實踐的積累。建議各高等院校在其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中,更多的聘請社會上具有創新創業實踐的人士來擔任專職或者兼職教師。一方面,具有創新創業實踐的社會人士能夠更好的理解創新創業課程,傳授創新創業知識也更加具有生動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大學生在創新創業的項目篩選和創業運營過程中,這類教師能夠提供更具專業性和實踐性的經驗和指導,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幾率。
(二)鼓勵大學生跨學科輔修
當前,我國大學教育基本實現了以專業為基礎的學分制教育,只要學分修滿并順利通過畢業答辯,就能獲得畢業證書。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中,往往需要多學科或者跨學科的知識,比如技術類專業、經濟類專業或者管理類專業等方面的知識積累。因此,建議高校在實施學分制的基礎上,可以靈活安排跨學科的學分輔修制度,即設置一些基礎性的各學科課程對非本專業的學生開放,并只要通過考試或者考察就能拿到相應的學分從而順利畢業。
(三)鼓勵大學生參與各類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活動對于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具有較大的幫助。高校應與企業和社會團體合作,積極為大學生提供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從而能幫助大學生提高社會適應性、開闊認知眼界、提升對社會規則認知度。此外,也應在高校內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并聘請知名校友尤其是企業界校友擔任評委,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同時也為較為優秀具有商業前景或應用前景的創新創業項目提供專業性的建議或者意見,輔助大學生實施創新創業。
(四)建立高校創新創業孵化篩選機制
建議高校可以在校園內,通過設置固定場所免費提供給大學生創新創業辦公使用,并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在一定期限內給予稅費減免政策。同時,應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尤其是加強與各類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創投類金融企業合作,建立常規化的孵化賽選機制。對于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脫穎而出的項目,優先提供給這類創投機構,幫助大學生獲取創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