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蘇楠

2018年8月30日,美國流媒體巨頭、世界最大的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宣布用“Netflix Original Series(NETFLIX原創劇集)”最高級別預購國產古裝劇《天盛長歌》,并將其譯成十幾種語言于在Netflix平臺面向全球億萬觀眾播出。這無疑對中國影視行業走出國門具有重大意義,成為國產電視劇“走出去”的又一成功案例。
說起中國影視節目“走出去”,人們最常想到的是習近平主席不久前在出訪時將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老有所依》《北京青年》作為國禮帶出國門。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影視行業快速發展,迎來自身發展的黃金期,越來越多反映時代新風貌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國產影視作品走出國門并取得了全球平臺的認可。中國影視憑借實力得到全球觀眾的認可,也逐步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角色。
曾幾何時,國產電影只能眼看著好萊塢進口大片票房屢創新高而望洋興嘆,如今,大量中國優秀的電影作品也開始走出國門,在海外收獲了喜人的票房成績,同時也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文化。
自2015年以來,電影《天將雄師》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步熱映,覆蓋了亞洲、北美、南美、歐洲等地;電影《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在亞洲、歐洲、北美、澳洲共9個國家57個城市的89家主流影院上映;《拆彈專家》《非凡任務》《悟空傳》等電影也相繼在海外發行。2017年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42.53億元,比2016年的38.25億元增長11.19%。在國內電影市場整體繁榮向好的同時,中國電影也在不斷開拓海外市場,海外銷售收入連續5年快速增長。
2018年第一季度,《無證之罪》《河神》《殺無赦》等國產網劇和網絡電影在美國流媒體巨頭、世界最大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播出。獲得了近40億播放量的國產網劇《白夜追兇》,也被Netflix購買了海外播放權,計劃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線。而通過此次《天盛長歌》的播放權購買案更加證明中國在國際網劇市場上,從單一的“買家”開始向“買賣”雙方方向轉變。
2016年至今,愛奇藝的3部自制網劇《美人為餡》《老九門》《最好的我們》與多家海外發行商達成協議,其中《老九門》已被馬來西亞最大電視臺Astro購入播出。由CCTV-6和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網絡大電影《功夫機器俠》,也在韓國、北美和日本發行。
在自制網劇開始向海外輸出之前,國內熱播的影視劇也都經歷著“走出去”的過程。《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熱播,受到當地觀眾的追捧。《瑯琊榜》《甄傳》《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國產優秀電視劇在北美、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尼、非洲等地播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錦繡未央》《微微一笑很傾城》等在美國視頻網站Drama Fever播放時,全都進入了該網站點擊量前5名,有的甚至位居榜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韓國Naver TV上獲得了超高的關注度和上萬的點擊量,光是粉絲剪輯的“白淺”和“夜華”的甜蜜戲份,在YouTube的韓國版塊上播放量達到了10萬次。而《擇天記》被翻譯成15種語言,海外上線3天單集突破流量100萬,更是將國劇出海推向高潮。
最近大火的《延禧攻略》也火到了東南亞,前陣子豆瓣和微博都玩起了“爾晴死在了越南”的段子。有意思的是,不少心急的網友是通過越南視頻網站追更最新的劇情。從官方放出的數據來看,《延禧攻略》不止在內地熱播,更是風靡中國香港乃至海外。這讓人不由得聯想到了《延禧攻略》在越南成為當地“新晉網紅”的新聞。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版中國電視劇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咨詢報告》統計,自2010年以來,國產劇出口數量以每年30%的速率穩步提升,2016年,國產劇出口達400部,出海地區也從最初的日韓、東南亞到現在的向歐美地區發力。

與此同時,綜藝節目也正逐步實現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完美蛻變。前幾年,《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爸爸去哪兒》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綜藝節目幾乎都是“舶來品”,而今,一批扎根本土、富有中國特色的原創好節目已遠銷海外。大型音樂對戰節目《全能星戰》的節目模式賣到了以色列。英國國際傳媒集團ITV從中國燦星制作訂購了《中國好歌曲》,負責其國際發行權和英國播出權,這是ITV首次引進中國節目。
近年來,影視作品在海外漸成氣候,中國影視娛樂工業通過快速完善、提升,形成了獨具吸引力的內容風格。
2017年,由正午陽光制作的《瑯琊榜》《歡樂頌》等電視劇在完成國內播出后,在海外發行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其中,《瑯琊榜》在海外某視頻網站上的播放量達到了1.54億次,《歡樂頌》的播放量更是超過2億次。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說,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得益于近年來國產影視劇本身品質的提高,在周邊國家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凸顯了“影視文化進出口企業協作體”的紐帶和橋梁作用。
“影視文化進出口企業協作體”是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于2017年11月發起成立的行業組織,旨在打造對外傳播中國影視作品的集成平臺,推動更多中國優秀影視作品“走出去”、開創影視文化進出口創新發展的新局面。目前已吸引了超過50家影視企業和機構加入,致力于成為新時代中國影視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抓手。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司長馬黎表示,“‘影視文化進出口企業協作體’在國際化影視內容的精品創作、國際影視交流交易平臺建設、海外影視節展聯合參展等方面,取得了務實的成效,打造了中國影視文化進出口企業集群,創造了‘1+1>2’的聚合效應,我們要為這種‘抱團出海’的創新思維點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穩步邁入快車道,文化自信更加彰顯,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深入,文化出口的規模和數量迅速攀升。這其中,影視作品在對外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價值理念、樹立國家形象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作為傳遞中華文化的重要渠道,中國影視行業首先應當對中華文化充分自信,講好自己的故事。如此,中國的影視作品才能夠真正地“走出去”“走得遠”,并最終實現讓優秀的文化和商業模式在中國生根發芽,推動中國成為世界影視發動機。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非洲傳媒研究中心主任張艷秋教授表示,在國際化潮流中,中國影視要更好擔當起新時代的文化形象大使,從一開始就必須具備“影視出海”的意識。影視劇商業化“走出去”的路子值得推廣。事實也正是越來越多的影視企業開始重視海外市場,抱團出海,這也讓中國風刮得越來越勁道。

海外觀眾在觀看中國電視劇時,除了故事的走向、人物的成長以外,他們還在看什么?事實上,人們已經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就像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人從西方影視劇中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一樣,今天的海外觀眾越來越迫切地希望通過中國影視劇加深對當下中國社會的了解,這是國產影視節目走出去必須完成的功課。
“我們發行到海外的中國影視節目已經包括了各種類型題材,未來還應該更加豐富,不僅向海外觀眾展示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還向他們展示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活力。更為重要的是,無論古裝劇還是現代劇,都應力求通過展現中國人對和平、統一、繁榮的維護和捍衛,對愛情、親情、友情的重視和珍愛,傳達正確價值觀,向海外觀眾傳遞正能量。”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總裁助理申家寧表示。
由于地域與歷史原因,中國一向被世界尤其是西方視為神秘的國度。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穩步推進和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一方面激起了世界各國對中國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為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借助這些反映中國歷史文化的熱門影視作品,世界對中國有更新、更全面的認識,開啟了與世界交流的窗口。同時,這些影視作品讓中國故事真正跨出國門,向世界人民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世界人民感受到一個個美麗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