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四甲初級中學 毛秋霞
數學是一門以解決問題為主的學科,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出發點,筆者對“‘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在初三數學復習課上的實踐性研究”的微課題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在研究中筆者收獲頗多,下文結合實例談談該模式在數學復習課上的實施建議及思考,給各位參考。
“我問你答”即教師問,學生答,是數學課堂中最常見的提問方式,這種經典的提問方式以教師為主導,以問題串的形式呈現,因為是教師提前精心準備好的,所以知識覆蓋面較為全面,有利于學生系統回顧,構建較為完備的知識體系。
如在《平行四邊形》的復習課中,筆者設計了如下的問題串:
1.什么是平行四邊形?你如何描繪這個圖形?
2.平行四邊形有哪些性質?這些性質都是從哪些角度去考查的?
3.如何判定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你有哪些方法?
由于平行四邊形中的定理較多,性質定理有四條,判定定理有五條,因此在復習課的起始環節采用最為樸實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盡快集中到本節課的復習內容中來,另一方面,系統集中地提問可以讓學生對該內容有相對全面的回憶,為接下去的復習環節做好準備。這種提問模式一般可以在定理較多的復習課上使用,可以讓留存于學生腦海中的零碎知識點得到較完備的整合。
“你問我答”,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問、教師答,也就是答疑解惑的過程,旨在直接解決學生的困惑,提高教學的成效性。
如在《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的復習課中,復習重點是學會利用函數的性質和圖象解題,而性質的內容則是表層的簡單知識,直接提問知識點效果甚微,因此筆者以題目展開復習:
獨立完成下列題目后小組交流討論,說出每道題所運用的知識點,并標記有疑問的地方。
A. 6 B. 4 C.3 D.2
圖1
圖2
圖3
(1)一次函數與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2)求△AOB的面積。
以上5個問題包含了《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及性質》的知識點及常見考點,題目難度有梯度,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此環節中,學生獨立完成好以后首先小組討論交流,在“兵教兵”的過程中完善自己的不足和提高自身的能力,而后的答疑環節即為教師解決大部分學生都未理解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問比教師根據經驗講解更有效。
“自問自答”是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升華,不僅讓學生學會知識,更讓學生學會質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培養創新意識,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最有效的就是開放性問題。
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復習課中,包含根的判別式及根與系數的關系兩大板塊的內容,題型變化多樣,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發揮:
例1 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0。
(1)不解方程,判斷該方程根的情況。
(2)請利用這個條件,自己提出一個問題,并自己解答。
例2 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c=0,請利用這個條件自己提出一個問題,并自己解答。
總之,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結合點便是能力的發展,只有能力的發展,才能使成績得到更穩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