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發心事
您老的心事,有我們來傾聽;您老的煩惱,有我們來分擔。我是“銀發心事”欄目編輯劉國 ,您可以打電話0351—5273790找我,也可以寫信寄到雜志社。
家里老人今年快80歲了。近半年來,老人干什么事情都得讓夸贊夸贊。如果你不夸他干得好、干得漂亮,棒極了,他就會不高興,越來越覺得他像個小孩子。請問老人這樣,我們做晚輩的該如何是好?
——老李
其實,與高齡老人相處和溝通是需要掌握技巧的。這是因為高齡老人身體大不如前,性格、心理也和年輕時不一樣,所以需要家人的特殊照顧。你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和老人溝通。
【使用簡單句子】隨著年齡增長,老人記憶力、理解力等大腦認知功能逐漸下降,因此溝通中應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減輕老人溝通時的心理壓力,增加愉悅感。此外,高齡老人通常聽力不好,溝通時語速要盡量慢一點,聲音大一點,適當重復,必要時配合手勢、表情或寫字等方式幫其理解。
【夸獎】老人一生經歷風風雨雨,撐起一個家,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到老年后會出現寂寞、孤獨、敏感、自卑及恐懼死亡等復雜心理。子女要了解老人的心理特點,對父母心存感恩,經常夸獎會讓老人獲得尊嚴和價值感。夸獎時要貼切、真誠、有針對性。
【把握機會,勸改“毛病”】老人的生活習慣是長期養成的,要改變很困難。對于老人存在的不良習慣,家人要盡量包容,降低對老人的標準,不能苛求其在短時間內改變。溝通時一定要講究方法和技巧,如果老人有飯前便后不愿意洗手的習慣,可以在老人高興時告訴他不衛生的習慣不利于健康,并循序漸進地督促。
【鼓勵交友】孤獨、寂寞、不參加社交活動、不愛交流等是導致老人記憶力下降和認知功能退化的重要危險因素,老人退出工作崗位后,社會角色淡化,更應該主動建立人脈圈和社交圈。維系好老朋友,一起看看難忘的照片,共同回憶美好的往事等,對保持認知功能很有幫助;家人可多帶老人外出,結交新朋友,一起唱歌、打牌、聚會、旅游等;老人還可以和年輕人、孫輩交朋友,獲取新知識、新技能,與時俱進,充實生活。
【換位思考】子女與老人的出生年代、生活環境及受教育狀況不同,三觀有很大差異,存在代溝是必然的。這就需要子女多做一些努力,學會換位思考,而不應該以代溝為借口回避問題和矛盾。子女應更積極、主動和包容,出現問題時,坐下來耐心傾聽老人的想法和需求,真正理解老人,并想辦法解決矛盾。
【多給老人買小禮物】老人大多很節儉,舍不得為自己花錢。兒女應了解父母喜歡什么,逛街時給愛美的媽媽買件漂亮的衣服,給愛運動的爸爸買雙運動鞋等。經常買些小禮物會讓老人知道兒女一直惦記自己,情感和心靈得到慰藉。
【勸慰老人,不必過度在意年齡】擁有良好、平和、樂觀和積極向上的心態非常重要,與老人的健康、幸福息息相關。子女應勸慰老人,不必過度在意年齡,應把年齡看作一個符號,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老人可參加老年大學、興趣班,培養廣泛的愛好能減緩衰老,生活也會更快樂。
【多向老人請教】每個老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以及擅長的手藝或技能,子女應耐心尋找,并向老人請教。從高齡老人那里學到一點東西,是給老人最好的禮物,也是讓老人滿足和快樂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