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公共電臺新聞網10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在硅谷大展宏圖 中國領導人已提出雄心勃勃的計劃,目標是使中國在機器人、生物技術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領域世界領先。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中國事務專家詹姆斯·劉易斯表示,中國認識到技術領先給予美國保持國家安全領域的優勢,如今想躋身其中。五角大樓的國防創新部門負責人邁克爾·布朗說,中國政府一直通過舉辦聯誼活動、同美國大學合作來與西方智庫結成全球伙伴關系、招徠關鍵人才。華盛頓擔心中國會從美國獲取太多敏感技術。這種擔心反映在硅谷核心地帶,那里是美國眾多科技巨頭所在地。
4年前百度公司在硅谷開設創新中心。其他中國科技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和華為,也在硅谷設立研發中心。這些中國科技巨頭并非收購既有的美國企業,而是從零開始建新公司,就是所稱的“綠地”投資。劉易斯說,這些中國科技公司雇了許多美國人才,這些人不然就會為美國公司工作。
過去幾年來,中國的風險投資還令美國科技初創企業的少數股權投資激增,這些公司可能在開發突破性技術。榮鼎集團高級分析師亞當·李森科說,美國機構仍是初創科技公司的最大風投,但中國投資已占到約15%。過去8年里,美初創企業的1300輪融資里至少都有一家中方投資人,中方投資總額達約110億美元。
2017年中國對美國初創企業的風險投資創下紀錄,榮鼎集團預測2018年還將創紀錄。李森科稱這引起國家安全界擔心,因為新興技術往往是(軍民)兩用的。李森科說據他所知,目前并無中國風投惡意從美國獲取敏感技術的“確鑿”案例。美國的風投仍遠超來自中國的投資。但舊金山的初創公司Skymind負責人克里斯·尼克爾森表示,許多美國科技創業公司(如今)依賴中國投資生存。
幾十年來,美國科技公司的融資常來自國防部。現在,五角大樓想恢復與商業科技界的關系,國會著力抑制中國投資。凱易律師事務所主管國際貿易和國家安全事務的馬里奧·曼庫索說,特朗普已簽署對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法律改革,允許它更嚴密地審查中國涉足美國科技領域的所有活動,“一些有中國投資者參與的交易將面臨更大困難。”許多美國科技公司反對這種對外資更嚴的立法,稱那會扼殺創新,可能嚇跑潛在投資者。
尼克爾森認為,技術方面確有國家安全利益需立法,但科技正在眾多國家飛快流動。他警告美國可能被甩在后面,“在華盛頓,有人覺得創新是美國獨家壟斷——以為人們不可能到別處創新。”但事實并非如此,“所以,若我們自己關上大門,(中國)資金就會從別的門流走,流出美國的管控范圍。”▲(作者杰基·諾瑟姆,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