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影影
暑假,本是讓孩子放松休整的好時機。但是,家長卻是苦思冥想、費盡心思為孩子選擇暑期班和夏令營。原因很簡單,讓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別輸在起跑線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家長的心愿。許多家長心里其實并不想孩子太過勞累,也希望他們能有一個愉快的假期,但周遭孩子都在如火如荼地上興趣班、補課,自家孩子怎能落后呢?家長不得不順應“潮流”,選擇暑期學習。
更重要的是,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以分論高低”,優者勝劣者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個學習階段都需要分數來衡量是否能準入,而且從小學到大學,只要有考試,皆有分數排名。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孩子怎能浪費這長達2個月的暑假時光。所以說,家長給孩子報暑期班、夏令營也實屬無奈,他們只是想讓孩子接受超前教育,搶先學習。
無論是家長的從眾心理,還是無奈之舉,暑期培訓或者夏令營對孩子而言,真能取得良好效果嗎?筆者認為,適當地為孩子選擇暑期培訓班,查漏補缺及時趕上薄弱的課程,或者培養孩子興趣、獨立的生活,是可以支持和理解的。
但是如果盲目的、過度地選擇暑期班,只會適得其反。近幾年,教育部門大力整頓學校“課上不講課后講”行為,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內容,基本夠孩子消化吸收。如果暑期再進行“填鴨式”的教學、“超前學習”,就會“揠苗助長”,透支學生學習的興趣、動力和愿望,使其成為應試工具,最終會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態度和效果,乃至終身的發展,后果嚴重。
學習高學段或高年級的課程內容,開設難度較大的課程,這種僭越教育規律的學習模式,最終會擾亂正常教育秩序、危及教育公平。對于這種“超前教育”的校外培訓機構,教育部門和執法部門應該堅決取締,還教育一片寧靜。但是火爆的暑期班和夏令營,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市場,不可能簡單地靠“禁”和“堵”徹底解決問題。只有多方努力,積極規范和引導,才能為基礎教育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教育部門應當開展學校課堂教學質量評估,適時增刪教學內容,以滿足教育需要,同時還要嚴格規范課堂教學,確保教育效果能夠保質保量。教師還要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嚴格按照教學任務安排,講全教學知識點,杜絕“課上不講課后講”行為,讓學生踏實地在課堂學習,讓家長放心課堂教育。家長應綜合考慮孩子的學習情況、興趣方向以及家庭經濟情況,征求孩子意見,選擇適合孩子發展的暑期班,讓孩子愉悅學習,快樂成長。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