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采取多樣性護理方式的影響。 方法 抽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該院進行治療的90例糖尿病患者,觀察組45例施予多樣化護理,參照組45例施予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均優于參照組患者(P<0.05)。 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施予多樣化護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多樣性護理;糖尿??;血糖水平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5(a)-0148-02
糖尿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若患者沒有予以有效的治療措施,容易導致視網膜、腎以及神經等發生病變,最終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據現有的研究文獻顯示:在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施予有效的護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1]。該文主要分析多樣性護理方式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分析2016年7月—2017年7月間在該院進行治療的90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在該院進行治療的90例糖尿病患者,觀察組45例施予多樣化護理,參照組45例施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數為23例,女性患者例數為22例,最小年齡為40歲,最大年齡為70歲,病程1.5~10年;參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數為26例,女性患者例數為19例,最小年齡為45歲,最大年齡為70歲,病程2~10年。兩組患者關于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分析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患者施予常規的護理措施,具體包括:患者血糖水平的定期測量,叮囑患者遵照醫囑用藥以及日常注意事項。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施予多樣化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健康宣教。醫護人員耐心告知患者疾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分型以及并發癥等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程度,進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同時告知患者自我檢測血糖水平的方式,如此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益于患者及時就醫。②用藥指導。醫護人員通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指導患者使用適合自身病情的藥物進行治療。臨床上使用胰島素治療該疾病并取得較佳的臨床效果,其具有較小的副作用,患者不會對其產生依賴性,且對機體其他器官產生的影響也較小。醫護人員可以向患者詳講藥物的相關機制,并采取不同的方式告知患者該藥物治療疾病的重要意義,以此提高患者自身的護理能力,指導患者正確注射胰島素的方式,并嚴格監測自身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對胰島素這一藥物的認知程度,告知患者使用該藥物進行治療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指導其正確護理不良反應的措施。③健康飲食。醫護人員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幫助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告誡患者攝入高維生素、高蛋白、低糖低脂等食物的重要性,建議患者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④心理疏導。由于糖尿病患者依賴藥物進行長期的治療,患者難免會出現煩躁不安的不良情緒,因此醫護人員應增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耐心聆聽患者的傾訴,并對患者存在的疑慮予以針對性的解答,可以通過向患者列舉疾病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確?;颊弑3至己玫男膽B接受治療。⑤運動指導。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適當的有氧運動有益于控制血糖水平的平衡,并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年齡等制定適宜患者自身的運動計劃,活動項目可以是慢跑、游泳或者羽毛球等。建議患者每次的運動時間保持在30 min左右最佳,運動的時間選在餐后1h,避免低血糖的發生。⑥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醫院通過對所有醫護人員的專業護理技能進行評價,并結合實際的人力資源情況科學分組,每組由經驗豐富的人員來擔任組長,組長負責將護理任務落實,要求組員嚴密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治療、護理方案等。
1.3 療效評估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在護理措施實施后的效果,測量并記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統計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治療依從性;觀察患者的并發癥方式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均有了明顯的改善,且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均優于參照組患者(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治療依從性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為95.56%,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的82.22%(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
經過護理,兩組患者的高滲性昏迷、酮癥酸中毒等癥狀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為4.44%,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的13.33%(P<0.05)。見表3。
3 討論
在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患者若患有該疾病則難以痊愈,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無法正常的飲食,生活上也出現諸多的不便,且還需要依賴藥物的長期治療、控制[2]。糖尿病患者發病的緣由在很大程度上與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存在較為緊密的聯系,因此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有效、科學的干預,有益于控制其血糖水平。經過多年的臨床護理研究發現,多樣化護理措施是結合了患者自身、家屬以及醫院等各方面資源的一種護理思路,其在多方面資源的調動下,協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3]。多樣化護理措施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具有較佳效果,通過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增加患者的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最終實現提高治療依從性的目標[4]。配合飲食指導,幫助患者形成健康飲食習慣,飲食的有效控制對血糖水平的控制十分有益[5]。心理疏導可以有效調整患者的不良情緒,樹立患者的治療信心,同時配合健康運動,促進患者體抗力的增強,有益于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6]。
該次分析中,觀察組施予多樣化護理,參照組施予常規護理,通過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均優于參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為95.56%,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的82.22%(P<0.05);經過護理,兩組患者的高滲性昏迷、酮癥酸中毒等癥狀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為4.44%,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的13.33%(P<0.05)??紤]多樣化護理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護理中充分利用了醫療、家庭以及社會的有利資源,以健康教育為基礎,從而控制血糖水平。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施予多樣化護理措施,對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促進作用,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詠梅.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4):13-16.
[2] 劉秀榮.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6):222-223.
[3] 李英.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24):181-182.
[4] 王小群.多樣性護理方式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預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4):100-101.
[5] 李晶.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36):139-140.
[6] 吳淑燕,吳春芳,李冰玉.多樣性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1):168-170.
(收稿日期:201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