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雅靜 紀光偉

衛生間的衛生狀況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健康,關注衛生間這個小環境的衛生,對于人體的健康有重要意義。
馬桶是清除人體排泄物的用品,也是細菌容易存留的地方。在這個“藏污納垢”之處,不干凈是肯定的,但您知道有多不干凈嗎?有實驗證明,馬桶內壁上的細菌數量明顯多于馬桶上沿與蓄水池,這是因為馬桶的內壁適合于細菌的生長。這些細菌包括大腸桿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念球菌等。有研究發現,32%的馬桶上沾有痢疾桿菌,其中宋內氏痢疾桿菌在馬桶圈上的存活時間達17天。
馬桶的衛生狀況與衛生間空氣的污染情況密切相關。現代家庭使用的虹吸式馬桶在沖洗時,會產生一股強勁的氣流,將馬桶內的大量細菌擴散到空氣中,對空氣造成污染。有研究發現,馬桶在沖水時,馬桶內的微生物可以被沖水帶到數米的高空。這些細菌在空中漂浮可達數小時之久,最后沉積在浴室的墻面上,以及牙刷、漱口杯、毛巾等生活用品上,造成污染。這些細菌進入人體后,就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
衛生間內洗澡、洗手和馬桶的沖洗,會使用大量的水,這些水總會有一些殘留在衛生間的墻面和地面上。同時,毛巾、牙刷使用后都是潮濕的,加上衛生間的通風不良,使得這些物品不易干燥。
在潮濕的環境下,細菌尤其是霉菌是容易滋生的,我們在接觸有大量病源微生物的物品后,就可能將致病菌引入體內,導致疾病的發生。
掌握正確的沖馬桶的方法非常重要。大家或許會說,既然沖洗馬桶會將微生物帶到空中,那么,沖馬桶的時候蓋上蓋子不就解決了嗎?其實,這一看似簡單的問題,也是有著爭議的。
有研究者對虹吸式抽水馬桶和舊式沖水式馬桶進行比對研究,結果發現沖水馬桶主要是靠巨大的水流壓力進行沖洗。在開蓋沖水的情況下,馬桶不會有水花外濺,但會發生水花上濺。因此,使用沖水馬桶時,建議蓋上馬桶蓋,以防水花上濺,污染衛生間。
但使用虹吸式抽水馬桶時就不一樣了。有實驗按照常規微生物學的標準檢驗方法,將混合有大腸桿菌的溶液倒入馬桶中,然后在馬桶上方每隔25厘米處設置一個空氣采樣點。實驗分為蓋馬桶蓋和不蓋馬桶蓋沖水兩組進行。經過24小時的菌落數觀察發現,開蓋沖馬桶的菌落數總和,遠小于蓋蓋沖馬桶,得出的結論是,不蓋蓋沖馬桶的細菌數量更少。
我們知道,虹吸式抽水馬桶是通過虹吸作用來完成工作的,打開馬桶蓋沖水時,虹吸作用的吸力,大于水流出來時對馬桶上方空氣的攪動作用,水中的污物被強大的吸力直接吸入排水管,水分和微生物不會向外污染。如果蓋上馬桶蓋沖水,馬桶蓋阻隔了馬桶上方的空氣,導致虹吸的力量減弱,使微生物可能會有部分留存在空氣中。因此,使用虹吸式抽水馬桶時,開蓋要比不開蓋更好。
使用馬桶后盡管用水沖洗,但總有沖洗不干凈的時候,如果沖水后發現馬桶上仍有殘留,要及時使用馬桶刷刷洗干凈,否則容易結垢,而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生長。尤其在管道口和馬桶內緣出水口處附近,常常清洗不到位,應該重點清洗。
馬桶圈是與人體皮膚最親密的接觸點,也是致病微生物傳播的重要途徑,因此應該定期對馬桶圈進行消毒處理。
為了舒適,有些人冬天喜歡在馬桶圈上套個絨布墊圈,這樣更容易吸附、滯留排泄物,傳播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不建議使用;如果實在要使用,也要經常清洗,減少細菌的污染。
1.衛生間內不要設廢紙簍。大多數家庭為了防止馬桶被堵,都會在衛生間內放置一個廢紙簍,存放使用過的廁紙。但由于不能及時清理,這些紙張會造成細菌的繁殖,影響衛生間的環境,且存放時間越長,對健康的危害就越大。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廁紙丟進馬桶內沖走,一般來說,廁紙是比較柔軟的,遇水則變得更軟,不會堵塞馬桶。如果使用的衛生巾或者太厚廁紙,或者衛生間的管道不暢,可以準備一個衛生袋,這樣就可以隨時清除。
2.保持馬桶刷的干燥和清潔。馬桶刷可以及時清洗馬桶的污漬,是保持馬桶清潔的重要工具。但每次刷完馬桶后,刷子上難免會沾染上馬桶內的臟物,有人就隨意將它放置在角落里,這樣是不衛生的。正確的做法是在使用后,及時清洗干凈,將它懸掛起來,便于干燥,同時應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3.洗澡后要開啟排氣扇。很多家庭的衛生間是如廁和洗澡在一起的,洗澡后衛生間內充滿了水分,但很多人沒有開啟排氣扇的習慣,讓這些水分滋養著衛生間內的病源微生物,讓它們迅速繁殖。因此,洗澡后應該開啟排氣扇15~20分鐘,保持衛生間的干燥。
4.注意衛生間衛生細節。如化妝品不要放在衛生間,洗澡的洗浴球、搓澡巾要定期更換,晾干毛巾,定期清洗浴簾等,都是保持衛生間這個小環境避免病原微生物侵害的有效方法。